據 TechCrunch 獨家消息,作為Y Combinator 2025 年冬季創業加速營中最受關注的初創企業之一,Adam 已完成 410 萬美元種子輪孖展,為後續發展注入動力。
這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推出的 「文本轉 3D 模型」 應用上線後,在社交媒體上的曝光量超 1000 萬次,此後便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我們甚至沒開任何會議,就通過郵件收到了投資條款清單,」Adam 首席執行官扎克・戴夫表示。
Adam 最終選擇由 TQ Ventures 牽頭此次孖展,核心原因在於雙方對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的未來發展方向達成共識。同樣重要的是,雙方對 Adam 的發展路線圖 —— 先面向消費者市場,再拓展至企業市場 —— 也持一致看法。
這種共識至關重要:Adam 最初是憑藉一款面向大衆的產品而非企業級產品吸引了市場關注。戴夫表示,這一選擇已開始見效,也為 Adam 即將推出的 「專業級 CAD 工作流輔助工具(copilot)」 鋪平了道路。
戴夫透露,Adam 從一開始就計劃進軍 B2B(企業對企業)市場,但此前認為技術尚未達到企業級應用標準,因此初期將目標用戶鎖定為 「創客」 而非工程師。不過,AI 模型的迭代速度超出預期,Adam 目前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推出這款輔助工具。
Adam 的初代工具可讓不具備 CAD 技能的創作者通過文本指令生成 3D 模型,但早期反饋顯示,文本並非與 3D 模型交互的最佳方式。「因此,在輔助工具中,我們融合了多種交互模式,例如用戶可選中 3D 物體的不同部分,並與之進行對話交互,」 戴夫解釋道。
這一設計將使 Adam 在與其他 「文本轉 CAD」 產品的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 —— 儘管 「CAD 領域 AI 輔助工具」 賽道已存在競爭。例如,MecAgent 已推出同類產品,但 Adam 可憑藉此前爆火的產品積累搶佔先機。
戴夫表示,早期積累的市場熱度尤其為招聘提供了助力(目前招聘仍在進行中)。他與聯合創始人、Adam 首席產品官(CPO)亞倫・李均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設計碩士項目,但公司仍需更多 AI 和工程領域人才,以 「為模型賦予正確的空間推理語境」。
資金與行業認可的雙重加持將為這一目標提供支撐,而 Adam 目前兩者兼備,有時甚至能同時獲得。除 TQ Ventures 外,參與此次種子輪孖展的基金還包括 468 Capital、Pioneer、Script Capital 和 Transpose Platform;此外,Adam 還獲得了多位天使投資人的支持,包括 Posthog 公司的蒂姆・格拉澤(Tim Glaser)、.ycombinator 的特雷弗・布萊克威爾(Trevor Blackwell)以及 T3 Chat 的西奧・布朗(Theo Browne)。
此外,Vercel 公司創始人吉列爾莫・勞赫(Guillermo Rauch)將 Adam 稱為 「CAD 領域的 v0」—— 這一表述致敬了 Vercel 旗下的 AI 網頁創建平臺 V0。
「它(Adam 的工具)更簡潔、更高效,能觸達更廣泛的用戶羣體,」 吉列爾莫在 X 平臺(原 Twitter)上寫道。
Adam 已在擴大用戶覆蓋方面取得進展:其標準版和專業版訂閱計劃(月費分別為 5.99 美元和 17.99 美元)目前已擁有 「數萬名個人用戶,付費用戶羣體也在不斷擴大」。戴夫表示,即將推出的企業版產品尚未啓動商業化,但已有 「測試用戶在驗證各項功能」。
顯然,測試階段必不可少:從幫助普通用戶 3D 打印皮卡丘模型,到為工程師的日常工作提供支持,兩者之間存在巨大跨越。戴夫強調,Adam 無意取代工程師,而是希望簡化耗時的重複性工作,例如 「對多個 CAD 文件執行相同修改操作」。
Adam 初期將聚焦機械工程領域,計劃幫助專業用戶在主流 CAD 軟件中生成功能豐富的參數化設計。首款適配的軟件將是 Onshape—— 該軟件以 「將 CAD 搬至雲端、重塑工作流」 而聞名。「AI 也將為 CAD 領域帶來類似的變革,」 戴夫預測道。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