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25年11月2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實現業界首個基於5G-A網絡的人形機器人火炬傳遞,這標誌着5G-A技術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融合發展迎來新突破,為網聯機器人的規模應用打造示範標杆。
此次活動中亮相的機器人火炬手,憑藉穩定的5G-A連接保障以及全新的運動控制算法,首次打破對手持遙控器現場控制的依賴,在無技術人員陪跑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完成火炬傳遞全流程任務,實現步伐穩健、動作自然的擬人奔跑。
5G-A低時延高可靠網絡作為機器人自主火炬傳遞的通信底座,確保機器人在火炬接力過程中動作的精準性及連貫性。
一是網絡連接增強,機器人需要在戶外環境進行實時數據傳輸,中國移動通過2.6GHz+4.9GHz雙頻組網,實現5G-A全域連續覆蓋及網絡容量提升,令機器人不再受限於固定空間環境的束縛。
二是智能業務保障,機器人需要同時進行高清視頻、關節姿態與控制指令等多類型關鍵數據的實時傳輸,中國移動創新提出5G-A「通感算智」融合基站硬件架構,基站設備支持通信、感知、計算、智能融合能力,為智能業務保障提供可靠硬件基座。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多模態數據的分類分級保障需求,中國移動創新提出智能業務特徵感知、資源智能調度、業務精細化保障等5G-A新能力,根據實時變化的業務需求動態適配資源,為機器人多模態數據的精準傳輸和雲端決策的瞬時下發構建智能數據傳輸通道。
三是確定性時延保障,機器人流暢精準的動作依賴於指令和數據的穩定傳輸,對網絡時延確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中國移動創新應用數據本地分流、自適應編碼調製、關鍵包重保等5G-A新技術,提升可靠性、降低時延及抖動,實現端到端網絡時延從傳統的「盡力而為」到「言出必行」,讓機器人能夠「超穩定、超流暢」地完成火炬傳遞任務。
5G-A網聯能力助力機器人支持「雲端大腦」與「輕量機身」,通過無線數據傳輸與雲端算力卸載,實現更強的續航與可靠性、更低的本體複雜度與綜合成本、更廣的場景適配能力,為機器人深入各行各業、重塑生產與生活方式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5G-A具身智能機器人火炬傳遞,是首次在國家級賽事中實現機器人與真人的實時交互與協同作業。火炬傳遞任務的圓滿完成,生動展現了移動通信與具身智能兩大產業深度融合所迸發的創新活力,為構建開放協同、融合創新的5G-A具身智能產業生態奠定了堅實基礎,代表着「5G-A×AI」的融合範式正逐步形成清晰可行的技術發展與應用實踐路徑,為千行百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持續注入新動能。
作為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充分發揮自身在網絡、算力、AI等方面的核心優勢,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5G基站規模超265萬個,建成超330個城市最大規模5G-A網絡;積極推進智算中心建設,建成技術領先的萬卡集羣;持續鍛造「九天」多模態大模型,增強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能力。
未來,中國移動將攜手產業合作伙伴,持續深化5G-A與具身智能融合領域的技術研發與合作創新,為機器人在更廣領域、更多場景的規模應用提供堅實的信息基座。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