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飾每克漲超60元!黃金稅改,買金飾更貴了?

瀟湘晨報
11/04

11月3日,實體黃金、投資黃金價格陷入「冰火兩重天」。水貝、品牌黃金價格大漲,而多家黃金珠寶零售公司在開盤後股價紛紛下跌。

三天前,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新規公告」)正式實施,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

在金價高位波動的市場背景下,該新規如何影響國內黃金珠寶零售商以及個人黃金投資消費,成為關注焦點之一。

有水貝金飾價格上漲80元

11月3日,有網友發現,水貝黃金金價上漲了不少。「平時我買的水貝黃金,前兩天910+,今天早上直接漲了80塊!」「991了,十分鐘前才931。」當日早些時間,深圳水貝黃金交易市場大多數金店暫停出貨。有金店提醒記者,如果有回收的打算,在購買黃金後記得保留好發票、商品單據等材料。

不止水貝,多家黃金珠寶商漲價。11月3日,周大福足金首飾為1259元/克,較前一日漲價61元/克。

與線下黃金市場的持續亢奮相比,A股的黃金板塊卻繼續陷入調整。盤面消息顯示,自10月14日創階段新高後,黃金概念繼續保持調整狀態,11月3日開盤後,黃金板塊持續低迷,個股跌多漲少,老鋪黃金港股盤中跌幅一度超過9%,周大福一度跌12%,周生生也下跌至少8%。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公告》將產生三方面影響:對於非投資類的黃金飾品企業,因進項稅抵扣減少(由13%降至6%),對於成本端或有所提升;對於投資金銷售的企業,會員單位銷售金幣具備優勢;對於終端消費者而言,購買黃金飾品價格預計將提升,具體提升幅度要看黃金飾品企業的成本轉移幅度,向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購買金條不受影響。

工行、建行暫停受理實物黃金業務

11月3日,有人登入工商銀行APP辦理如意金業務時發現,今天開戶、積存和提取金條業務已暫停,各種規格的實物金條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有建行網點客戶經理透露,當日該行50g、100g的實物金條都賣斷了貨。

3日一早,工行、建行均發佈公告暫停受理業務。工行公告稱,受宏觀政策影響,自當日起,暫停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存量客戶處於有效期內的定期積存計劃的執行以及辦理贖回、銷戶不受影響。3日收盤後,工行已恢復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同時,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市場波動,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守護自身資產安全。

建行同樣公告暫停受理易存金業務實時買入、新增月供買入、實物金兌換等申請,存量客戶易存金月供計劃的執行、贖回以及銷戶不受影響;暫停個人黃金積存兌換實物貴金屬、賬戶黃金兌換實物貴金屬等申請,其他個人黃金積存業務不受影響。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兩家大行此番調整或基於雙重考量。

一方面,與近日出臺的黃金稅收新政直接相關。有業內人士分析,新政要求實物交割時區分投資性與非投資性用途,適用不同增值稅政策,銀行需重新梳理發票開具邏輯與稅務歸類。

另一方面,除稅收新政的合規挑戰外,市場風險的加劇也成為銀行收縮相關業務的重要推手。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兩家大行通過暫停部分業務,意在提醒投資者合理控制持倉規模和倉位,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普通人還能投資黃金嗎?

對普通人來說,稅收成本或將成為選擇投資渠道的重要考量。

綜合相關報道,新政實施後,通過交易所渠道投資黃金繼續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稅負較低;而通過非交易所渠道購買的黃金,其價格中已含增值稅,稅負相對較高;同時,個人轉讓黃金的所得,仍按「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20%個人所得稅。

北京市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國央企合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交易所渠道投資黃金的稅收優勢明顯,增值稅免徵,投資成本低,適合注重長期持有、希望稅負透明的投資者。但交易所開戶和交易存在一定門檻。普通投資者通過非交易所渠道購買的黃金價格中已含稅,投資成本較高,適合追求便利、對稅負不敏感的普通消費者。

中國黃金協會特聘專家戴劍鋒指出,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黃金首飾及小克重金條的購入成本已出現明顯上升。過去水貝市場普遍存在「不開票以少繳稅」的行業慣例,如今隨着監管趨嚴,若消費者要求開具發票,商家需補繳約6%的稅額,這一成本最終傳導至終端價格,推動零售端普遍漲價。

鏈接:兩部門發文:部分黃金交易免收增值稅

11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黃金有關稅收政策。

據公告,在2027年底前,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賣出方會員單位或客戶銷售標準黃金時,免徵增值稅。

在上述交易中,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交易所免徵增值稅;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區別標準黃金的投資性用途和非投資性用途,分別按規定適用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以及免徵增值稅、買入方按照6%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政策。

新政將黃金稅收分為投資性黃金與非投資性黃金兩類。

根據公告,投資性用途黃金包括直接銷售,以及加工生產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條、金塊、金錠、金片,或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發行的法定金質貨幣。非投資性用途,是指用於投資性用途以外的情形。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上述政策是對現有黃金市場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區分黃金的商品和金融屬性;且本次政策調整隻是對交易所購買黃金的增值稅政策進行了適當調整,對交易所外的黃金銷售政策沒有變化。

瀟湘晨報·辣椒財經記者李鑫智 綜合報道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