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潮新消費
作為零食量販賽道唯一的上市公司,萬辰集團在A股市場備受追捧,其股價從2024年初的不到40元,一路攀升至目前的接近175元,相比歷史低點最高更是上漲了10倍之多。
10月28日,零食新王鳴鳴很忙在港交所更新IPO招股書,補充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相關數據等。

鳴鳴很忙有着一份比萬辰集團更亮眼的財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4年GMV計,鳴鳴很忙是中國最大的休閒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並位列中國第四大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今年9月,沙利文再次認證其為行業首家突破2萬店的企業。
2022年-2024年,鳴鳴很忙營收從42.86億元暴增至393.44億元,年複合增速高達203%,今年上半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交出的成績單同樣毫不遜色,增長勢頭和盈利能力依然十分強勁。
公司2024年門店零售額(GMV)555億元人民幣,全年營收393.44億元,淨利潤8.29億元,期末門店總數14394家;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零售額411億元,收入281.24億元,經調整淨利潤10.34億元,同時門店總數增長2389家至16783家。
據艾媒諮詢數據及預測,國內量販零食門店在2021年底,總規模僅有2500家左右,2025年卻將達到4.5萬家。據廣發證券在2025年1月的測算,量販零食門店數已超4萬家。這意味着,鳴鳴很忙還未到天花板。
鳴鳴很忙在規模和速度上已展現出量販零食模式的爆發力,下沉門店網絡、SKU快迭代與數字化加盟體系書寫了目前最具說服力的增長故事;但加盟商管控、供應鏈波動與激烈價格戰等也構成了多重不確定性。
效率定生死,做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萬店零食帝國的打造,源自兩位85後的「聯姻」。
2017年,第一家「零食很忙」門店在湖南長沙悄然開業,其創始人晏周也是長沙人,曾在房地產行業做過多年營銷策劃,湖南成熟的零食生產鏈為晏周提供了獨特的發展機遇。
湖南實在太會做零食了,辣條、鴨脖、小魚乾、魔芋素毛肚等「國民級零食」,都來自湖南。在中國量販零食品牌前十名中,除了晏周,零食有鳴、戴永紅、愛零食、零食優選等頭部品牌的老闆也是湖南人。
早期,零食很忙通過直營和謹慎開放加盟逐步擴張。據統計,2018年底,零食很忙的門店數突破百家,到2020年前後,全國門店數接近400家。
相比晏周跨界創業,趙一鳴零食則有着較豐富的零食行業經歷。其創始人趙定是安徽蕪湖人,出生於1989年。早在2008年跟父母學做炒貨,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炒貨零食店,2015年在江西開出了一家量販零食店「傻子瓜子」,單日營業額最高達5萬元。
那段時間,趙定嘗試開放加盟店,但因經驗不足,五六家加盟店基本都虧本。隨後幾年裏,經過反覆學習,趙定以兒子名字命名,在江西成立趙一鳴零食。這一次,他把品牌定位為「零食界的蜜雪冰城」。
既然對標蜜雪冰城,加盟模式是必走之路。幸運的是,成立不久的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很快就迎來了行業的風口。
2021年前後,受經濟環境影響,大量食品廠家出現了產品滯銷、庫存高企的問題。量販零食店們打出「臨期食品」「尾貨」等招牌,以比同區商超便宜25%左右的價格優勢,吸引了大量客流,門店規模迅速擴大。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趙一鳴零食全面開放加盟,2022年12月全國門店總數就突破700家。而零食很忙僅2022年一年,就淨增門店1200多家,相當於每天至少有3家新店開業,造就了和奶茶店一樣遍地開花的市場「景觀」。
眼見量販零食行業的天花板越來越高,連萬辰集團也跑過來分羹。
萬辰集團原本從事食用菌培育業務,?2021年4月上市後成立「陸小饞」品牌,並開啓大規模收購,2023年9月把來優品、好想來、吖嘀吖嘀、陸小饞四大零食品牌進行合併,統一品牌為「好想來」,同時收購了老婆大人,彼時門店數量總計達到了3300家,問鼎行業第一。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面對萬辰集團的兇猛擴張,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在2023年11月10日正式宣佈合併,改名為鳴鳴很忙集團,門店總數達6500家,成功坐上「零食新王」的寶座。
鳴鳴很忙並沒有就此鬆懈,而是進入更快的擴張節奏。2024年6月12日,鳴鳴很忙全國門店突破10000家的大關,成為中國零食連鎖行業首個「萬店品牌」。也就是說,短短7個月時間,鳴鳴很忙新拓了3500家門店,按日算每天拓店超過16家。
從2024年6月12日突破萬店,到今年9月門店超2萬家,鳴鳴很忙用15個月時間完成第二個萬店成就,再次刷新了拓店速度。
品牌瘋狂在前頭跑,考驗的是後頭「看不見」的功夫。所謂門店規模之戰,實際是供應鏈效應之戰。
和蜜雪冰城一樣,量販零食店主打的也是性價比,舉例來說,在外面超市一瓶娃哈哈礦泉水一般是2元,在量販零食店只需1.2元。
但和蜜雪冰城大部分原材料可以自產自足不同,量販零食店主要靠外部購買,繞開傳統商超渠道等中間環節,直接從廠商手裏拿貨,來降低成本。等通過加盟形成規模優勢,零食店又藉此在供應鏈端獲得更多的議價權,進一步壓縮成本。
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合併後,打通了供應鏈,規模效應凸顯,採購量增大,所獲得的採購價格和供貨質量都更有利。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已與超過2300家廠商建立合作關係,入選胡潤的中國食品行業百強榜企業中,有約50%的公司都是其供應商。
當供應鏈與門店擴張形成較好的循環,業績爆發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在過去三個財年中,鳴鳴很忙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分別達到64.47億元、153.25億元與555.31億元,訂單量從1.75億單增至16.15億單。
2024年,萬辰集團業績也創新高,全年營業收入323.29億元,同比增長247.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4億元,同比增長453.95%,實現扭虧為盈。公司來自量販零食行業的營收佔比超過97%,原來的主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鳴鳴很忙們的崛起,證明了在中國下沉市場,「低價+供應鏈高效」仍是王道,蜜雪冰城的擴張公式再次得到驗證。
賣零食,比賣奶茶還難賺
然而,鳴鳴很忙7.5%-7.6%的毛利率,暴露了這門生意的「脆弱性」。規模擴張一旦放緩,利潤可能瞬間蒸發。
正如蜜雪冰城並非靠直接售賣奶茶盈利,而是通過向加盟商出售原料賺錢一樣,鳴鳴很忙的商業模式也是通過向加盟商供貨來賺取差價。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鳴鳴很忙的商品銷售額分別為42.74億元、102.61億元和391.51億元,分別佔比99.7%、99.7%、99.5%和99.3%,加盟費和服務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中,向加盟商銷售的商品佔了大頭。報告期內,加盟商貢獻了42.43億元、102.00億元、388.88億元和278.05億元的銷售額。
和蜜雪冰城相似的是,鳴鳴很忙的門店數量幾乎都是加盟店,2022年-2024年的自營店僅有4家、16家和15家。
這種商業模式決定了鳴鳴很忙需要藉助加盟模式來迅速開店。為了迅速鋪開門店,首先鳴鳴很忙得先向潛在的加盟商證明自己是一門好生意,而大肆擴張是直白不過的證據。
鳴鳴很忙和萬辰集團兩大零食陣營都對「行業第一」的寶座虎視眈眈,只有穩住行業第一,才能在加盟招商時更具有品牌號召力。對於即將上市的鳴鳴很忙來說,意義則更加重大,因為可以藉此抬高估值。
伴隨門店的快速擴張,要實現平均單店營收額的持續增長,難度會越來越大。據極海品牌監測數據,55%的好想來門店分佈在三四線城市,其中一半位於鳴鳴很忙門店一公里內。
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的收入分別為42.86億元、102.95億元、393.44億元,加盟店數量分別為1898個、6569個和14379個。
按此粗略計算,對應的單店收入分別為225.82萬元、156.72萬元、273.62萬元。可以看出,在迅猛擴張的時候,起初單店收入是下降的,直到合併後,業績才大幅回暖。
加盟一家量販零食店,成本並不低,以鳴鳴很忙旗下的趙一鳴為例,非標門店要求150平方米以上,比普通奶茶店面積大得多,租金成本就多出不少。
由於鳴鳴很忙2024年推出優惠加盟政策,出現0加盟費、免除管理費的情況,除去這些費用,另有保證金、裝修費、設備費、首次進貨費用,總計要50萬至55萬。如果水電、房租、人工等成本,費用只會更高。

圖片來源:官方公衆號
然而,量販零食賽道的商品並沒有多少壁壘,都是依賴「低價大品牌引流品+腰肩部品牌+白牌」的引流模式,用1.5元的可樂吸引顧客,賣大量的白牌商品盈利。
2024年,鳴鳴很忙有273家加盟店關停,今年上半年則關停了128家,都遠高於2023年的44家。門店「快進快出」的背後,表明其標準化與盈利模型尚未完全穩固。
為吸引和留住加盟商,只能品牌自己出血。量販零食本質上是一門苦生意,通過大量投入來提升供應鏈和運營效率來省錢,省出的錢一部分留給加盟商,另一部分得讓利給消費者,公司能放進口袋的利潤非常薄。

圖片來源:鳴鳴很忙集團招股書
儘管一年收入近400億,但鳴鳴很忙的毛利率和淨利潤率並不高,2024年毛利率為7.6%,淨利潤率為2.1%,低於其他零售業態,如蜜雪冰城2024年毛利率達32.5%。
同行業裏,鳴鳴很忙的毛利率也低於傳統零食品牌,良品鋪子毛利率有27.8%,鹽津鋪子毛利率為30.69%,連萬辰集團的毛利率都有10.76%。今年上半年,鳴鳴很忙毛利率為9.3%,儘管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依然處於行業低位。
顯然,集團為規模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到2024年年底,萬辰集團門店共計14196家,略低於鳴鳴很忙,行業第一之爭暫時告一段落,鳴鳴很忙守住了地位。
在鳴鳴很忙與萬辰集團的對決中,其他玩家們被迫「要麼做大,要麼出局」。方正證券的數據顯示,2024年量販零食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在前十大品牌中,CR2已經從2023年3月份的59%提升到2024年11月份的70%,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被擠得愈發狹窄。
跟蜜雪冰城與其他品牌拉開一大段距離不同,蜜雪冰城超過4萬家店,排在第二名的古茗剛突破1萬家門店,鳴鳴很忙與萬辰處於貼身肉搏的狀態,贏家遠未決出。
量販零食的下一站學習山姆或社區雜貨店?
當然,玩家們也早就累了。不論是鳴鳴很忙內部,還是其他品牌加盟商們,都在盼望鳴鳴很忙的上市能夠帶來這一輪價格戰的終結。
但量販零食行業的殘酷之處在於,商品同質化極高,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品牌忠誠度幾乎為零。
被兩大巨頭擠壓得喘不過氣的二線品牌愛零食,來了一次失敗的漲價嘗試。3月12日,愛零食在公衆號發佈「漲價通知」,宣佈從3月17日起對部分商品價格進行上調,包括60%產品的價格上調4%。
幾小時後,這則通知便遭到刪除。而在這則通知的兩天前,其創始人唐光亮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視頻,呼籲頭部品牌們放棄價格競爭,把精力放在提升門店定價及毛利率上,這則視頻也被刪除了。
究其原因,量販零食本身帶有「低價」標籤,消費者習慣已經養成,漲價絕非易事。要有漲價的勇氣,首先得有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比如蜜雪冰城在一線城市部分漲價,整體得到了消費者的原諒。
其實鳴鳴很忙也等不到IPO成功的那一刻,就已着手尋找優化利潤的辦法了。除了「做渠道」,鳴鳴很忙嘗試「做品牌」,比如推出大零食、做自營品牌。
2025年1月,萬辰集團開出首家來優品省錢超市。一個月後,鳴鳴很忙集團正式推出「趙一鳴省錢超市」。

圖片來源:趙一鳴零食官網
更早些時候,苦於低價競爭的二線品牌們,早已踏入硬折扣超市的河流。2024年6月,零食有鳴在成都開出首家批發超市,隨後迅速突破千家,帶動業內一批玩家跟進。零食優選推出惠真批發超市,喜喜零食開出物小超批發部,來伊份開出首家倉儲會員店。
以鳴鳴很忙為例,除了零食,新增百貨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雞蛋等多元化產品,還增設了鮮食和低溫凍品專區,報告期內在庫SKU數已從1000多猛增到3605種。
本質上,量販零食和硬折扣超市針對的都是對價格敏感的人羣,豐富的品類能吸引更多客流。
但跨品類管理可能稀釋其零食主業的效率優勢,且生鮮等高損耗品類對供應鏈要求更高。不止如此,硬折扣超市需要更大面積,超過200平方米,對加盟商的資金要求更高。
而支撐品牌擴充門店、吸引加盟商的核心,仍在於單店的盈利能力。現在,零食店們尚未能很好證明這一點。
做自有商品是量販零食的重要發力點,隨着頭部企業銷售規模的急劇膨脹,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的提升,鳴鳴很忙、好想來等開始具備與工廠合作開發自有產品的能力。
其好處相當明顯,全品類的價格帶都可以變寬。鳴鳴很忙的烘焙、餅乾、堅果、休閒膨化食品、糖果、飲料、速食和熟食等品類,每件或每斤的價格,能從一兩元拓寬至四五十元甚至六七十元。
且自有品牌更能把控成本,也能打造護城河,與超市業態結合,則帶來更多品類的自有產品可能性。
在今年2月17日的發佈會上,鳴鳴很忙展示了1.9元的烏龍茶、9.9元的白酒、9.9元的牛肉乾等自營產品,試圖複製山姆會員店的路徑。
新的業務探索,意味着商業模式的變化。山姆靠會員費盈利,社區雜貨店依賴高頻復購,鳴鳴很忙難以短時間內拋棄低價的立命之本,未來可能會介於山姆與社區雜貨店之間,利用自有品牌實現高頻復購。
不過,從「渠道商」逐步轉型為「品牌商」,需要有強大的研發和品控能力。招股書顯示,鳴鳴很忙2022年至2024年的技術開支分別為960萬元、2570萬元和 5330萬元,雖增長迅速,但2024年佔營收比例僅0.16%。
量販零食是被風口推着長大的業態,此次鳴鳴很忙衝擊上市,或是一場真正的成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