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鎂經
作者:王一行

////
三季度,五糧液營收暴跌52.66%,淨利潤驟降65.62%。業績慘淡固然刺眼,但電商平臺上已經低至640元/瓶的核心產品「普五」,纔是最大的麻煩。
「雙十一大促」疊加三季報出爐,五糧液(000858.SZ)正遭受業績和價格的雙重打擊。
今年三季度,五糧液營收僅為81.74億元,同比暴跌52.66%。利潤更是慘淡,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僅20.19億元,同比下滑65.62%。
不過,對於賬上躺着1300多億現金的五糧液來說,短期的業績暴跌,還不至於傷筋動骨。更嚴峻的問題,是其核心產品價格的崩盤。
隨着「雙十一」大促打響,五糧液核心產品八代普五的價格,再次遭受衝擊。在拼多多、京東、淘寶、抖音商城等電商平臺上,普五的價格越來越低。在京東上,甚至有消費者以640元/瓶的價格買到了八代普五。
業績暴跌後,五糧液緊急拋出了百億派息,暫時穩住了股民情緒和股價,但核心產品的價格何時企穩,還是未知數。
價格又又又崩了
在三季報出爐前,八代普五的批價就先崩盤了。
據「今日酒價」的數據,7月份普五的批價還在930元/瓶左右,8月份大幅跳水至860元/瓶,之後一度跌至840元/瓶。截至11月6日,五糧液八代普五的批價為855元/瓶,相比於6月4日的950元/瓶,下降了95元,降幅10%。

▲八代普五的線下批價,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五糧液而言,更頭疼的,是來自電商平臺的衝擊。
每逢「618」「雙十一」等電商大促,八代普五的價格都會受到嚴重衝擊。
例如今年618期間,在大促開始前,八代普五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售價普遍在979元-1000元之間。618大促開始後,八代普五在京東的價格下跌至920元/瓶,在淘寶的價格則下跌至898元/瓶。在拼多多「百億補貼」下,八代普五的價格低至816元/瓶。
當時,有不少消費者在疊加了京東plus會員專享、大額優惠券或者京東超市卡的儲值金後,買到了756元/瓶的八代普五。

▲今年618期間京東限時大促將八代普五價格打到756元/瓶。
到了「雙十一」,電商平臺之間的價格戰打得更激烈了,白酒價格也跌得更狠了。
11月5日,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八代普五的價格普遍低於618期間。在拼多多上,兩瓶裝的八代普五售價1478元,單瓶售價低至739元。在京東和淘寶上,八代五糧液單瓶價格在840元-850元,比半年前低了不少。在美團閃購上,八代普五的價格已經低至758元/瓶;在抖音商城,五糧液第八代52度500ml兩支裝價格僅1469元,單瓶價格不到750元。

▲今年雙十一期間八代普五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價格,圖源各平臺截圖。
消費者能買到的最便宜的普五,其實不是來自拼多多,而是京東。
小紅書上,不少網友曬出了他們的「擼酒戰績」:疊加京東Plus會員專享價、川酒券等多重優惠後,不少人以680元、670元,甚至低至640元的價格就拿下了八代普五,還是從五糧液京東自營旗艦店上購買的。

▲
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搶到的低價普五,圖片來自小紅書。
電商平臺低價補貼將嚴重衝擊線下經銷商生存空間,破壞酒企長期構建的價格體系。另外,線上線下的價格混亂還會形成惡性循環,動搖消費者對品牌價值的認知。
廣發證券在《白酒持續調整,大衆品表現分化——2025年三季報業績前瞻》中就提到普五價格倒掛問題依然嚴重,今年實際銷售價下降了近百元,經銷商們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真的沒招了
為了保價,五糧液採取了諸多措施,比如將2024年的經銷商合同計劃量,同比減量20%。
今年1月,五糧液曾暫停供貨第八代五糧液,並通知經銷商回收市場上900元以內的普五產品,可以算2025年的合同量。
停止供貨後,五糧液還推出了嚴格的減量政策,針對不同渠道的經銷商設定了不同的減量比例,特別是針對簽約量超過1000件的商家,超額部分調減比例將超過30%。
這些措施本質上只是庫存騰挪,如果這些酒沒被消費者喝掉,最終還是停留在經銷商手裏。
此外,今年五糧液還在北京、成都、廣州、杭州、合肥等20個市場試點終端直配模式,想提升廠家對終端的管控能力。
這些組合拳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效果,八代普五的批發價從2025年初的900元/瓶左右逐步回升,一度達到950元-960元/瓶,但很快價格又繼續下跌至900元以下。
儘管五糧液在穩價、控量等方面動作頻頻,但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不少消費者寧願冒着買到假酒的風險,也要去線上購買,只因價格更低。
面對電商平臺的亂價,五糧液也沒有什麼好的應對辦法。前幾年,它的態度還強硬些,一旦有電商平臺私自降價銷售,立馬採取措施,要麼終止合作,要麼扣錢罰款。
例如,2022年」雙十一「期間,因京東低價銷售普五產品,五糧液向京東發出通報,「經市場檢查,貴司在2022下半年違反合同約定,針對該行為扣除其365萬元市場支持費用,不予覈報。」
近一兩年,五糧液的態度沒那麼強硬了,只剩下口頭呼籲,或者發佈打假聲明。
比如在今年4月召開的「十四屆中國白酒T9峯會」上,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呼籲其他酒企一起對抗電商。他指出,名酒企業要做好示範,不內卷、不內戰、不內耗,聯合應對電商平臺「百億補貼」等低價促銷衝擊。
每逢「618」「雙十一」等電商大促,五糧液、劍南春等酒廠都會提前發一份「打假未授權電商店鋪」的聲明。
今年「雙十一大促」開始前,五糧液又發佈了「致消費者告知書」,直接點名46家非官方授權店鋪,各大電商的第三方店鋪都有「上榜」,包括抖音的抖音超市、美團的美團名酒行、1919酒類直供和歪馬送酒、天貓淘寶的百億補貼官方頻道等。
中國酒業獨立分析師肖竹青認為,五糧液等頭部酒企在「雙十一」前點名非授權店鋪,有三個目的:一是保護消費者,避免他們因買到假貨而遷怒品牌方;二是保護經銷商,穩定價格,防止渠道「踩踏式」拋貨;三是倒逼平臺合作,通過「官方授權名單」施壓電商。
廈門豐德酒業總經理武永磊分析稱,五糧液此舉更多是無奈之舉。像京東、美團這樣的平臺能幫賣貨,品牌當然樂見其成,但價格倒掛讓線下經銷商無從交代,品牌只能發公告,算是表態了。
事實證明,這一做法確實沒有什麼效果。
經銷商和酒廠都扛不住了
白酒價格倒掛,最先受傷的,是經銷商。
根據機構調研數據,當前五糧液渠道庫存普遍在5至6個月,遠高於2至3個月的健康水平。
當經銷商倉庫裏堆滿滯銷產品,現金流喫緊,打款意願自然下降。
在面臨虧損的狀態下,經銷商通常只有三種做法:一是等待消費回暖價格回升,但是非常考驗經銷商的資金實力;二是降價甩賣回籠資金;三是選擇離場。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經銷商數量合計3587家,較2024年末減少了124家。
然而,一旦經銷商大規模甩貨,就會導致批價進一步下滑,加深出廠價與批價的倒掛,最後將壓力傳導至酒廠。
這種壓力,已經清晰地反映在五糧液的財報中。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負債(經銷商預付款)降至92.68億元,環比二季度末減少8.09億元,且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這意味着經銷商的打款能力在不斷減弱。
面對這種情況,五糧液只能幫助經銷商清理庫存,因此在第三季度大幅減少了給經銷商的發貨量。結果就是,三季度單季營收同比暴跌52.66%。
實際上,從2024年一季度開始,五糧液的單季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便一路走低,從兩位數跌至一位數,再到今年第三季度的暴跌。
進入三季度後,白酒企業都撐不住了。連貴州茅臺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率都不到1%,有些酒企的淨利潤甚至出現三位數的跌幅。

▲上市酒企三季度的業績表現,鎂經小組製圖。
這輪白酒週期始於2022年,但大部分上市酒企直到2024年都還保持着不錯的業績增長,因為經銷商替酒廠扛住了很大一部分壓力,充當了庫存的「蓄水池」。
但經銷商們始終有扛不住的一天。三季度的業績暴雷,也意味着酒企「提價—壓貨—增長」的模式,徹底失效了。
三季度業績暴跌,意味着五糧液試圖通過短期的劇痛,來換取價格體系的穩定和渠道信心的迴歸。
只是,這條路註定不會輕鬆,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寒冬有多漫長。
太平洋證券預測,五糧液2025年-2027年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6.2%、2.0%、4.3%,市場對短期復甦持謹慎態度。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提到,白酒行業當前正處於過去三十年以來第三輪大週期的築底階段。本輪行業基本面底有望出現在2025年三季度,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報表業績壓力最大的階段,預計最早2026年一季度有望看到動銷拐點。
換句話說,苦日子還沒結束,酒廠和經銷商們還得繼續熬。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