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沈寅飛)記者從聯想集團獲悉,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近日發表署名文章《以「人本智能」理念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呼籲AI時代應以人本價值校準技術目標,以普惠實踐縮小「發展鴻溝」,以多元共治升級規則體系,讓「人本智能」成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基石。
楊元慶提出,本輪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創新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可以實現文生圖、文生視頻、文生代碼等創造性功能,更重要的是重構了人機交互模式,讓人機協作、人智共創成為新模式。十年前,「互聯網+」浪潮對傳統行業的變革主要體現在「連接力」——通過互聯網平臺讓個人、企業和機器在網絡空間留下數據痕跡,通過信息交換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生產過程的流程再造;十年後,「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人本力」——當機器作為有認知、決策和執行能力的主體進入網絡空間,人類馴化和駕馭人工智能的能力,也就是人機關係,已經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新質生產力。
他認為,當前混合式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實現普及普惠的有效路徑。通過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個人超級智能體和智能終端設備,通過為企業部署定製化、本地化的大模型並開發企業超級智能體,能夠幫助個人和企業使用混合式人工智能。這樣的超級智能體通過不斷學習進化,將成為個人和企業的「智能雙胞胎」。由此帶動AI產業未來向以個人和企業為中心的「人本智能」轉變。
「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型人機關係,要求我們必須構建新型人工智能發展觀。」楊元慶提出,科技企業的時代責任就是要在推動人工智能創新、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堅持「人本智能」發展理念——遵循人本設計,讓人工智能更加聰明高效,服務於人的需求;恪守人本底線,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過程中,遵循社會倫理道德和法律標準,讓人工智能更加安全可靠,保護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堅持人本理念,讓更多人易於使用人工智能,真正實現人工智能普及普惠,讓人工智能不僅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更成為保護和支持社會弱勢羣體、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後盾。
據悉,作為「人本智能」理念的首倡者和實踐者,聯想集團聯合中國ESG30人論壇、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組織於2024年11月發起《人本智能發展與治理倡議》,與衆多科技企業和機構共同承諾踐行和推廣「人本智能」發展理念,共建「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迄今已有50家企業和機構加入該倡議。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