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近年來,六安市金安區在工業領域加快產業迭代升級,大力發展以半導體為主導的未來產業,跑出轉型發展加速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金安區面對傳統工業能耗高、效益下滑的困境,把答好「創新之問」的破題之策確定為產業向「新」而行。
緊盯融入合肥都市圈發展的政策機遇,金安經濟開發區規劃佈局了佔地550畝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園區在孖展、產業配套、人才引進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業。
安徽格恩半導體有限公司落戶這裏以來,在政府的幫助下實現了快速發展。該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經理楊力勳表示:「高科技企業的研發是一個‘燒錢’的過程,我們每年的研發投入都在大幾千萬元,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業很難單獨承擔,‘創新之問’讓我們感受到了企業與政府雙向奔赴的力量。」正是在政府助力和企業自身努力下,安徽格恩半導體有限公司把最新研發的科技產品帶到了世界製造業大會上,吸引了衆多客戶。
客商李宏元驚歎地說:「我覺得非常震撼,我們的半導體企業生產製造並推廣了一些新型產品,我覺得對於推動國內氮化鎵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與格恩半導體保持緊密合作,共推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園區已吸引了像格恩半導體這樣的芯片企業29家。今年1月至8月,這29家芯片企業產值超16億元,年均增長超過七成。六安市金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文靜表示:「金安經開區要高質量發展,必須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邊學習邊深耕這個產業,今年又建設了近5萬平米的電子信息產業園,配套建設人才公寓,為產業集聚集羣發展創造條件。」
如何鞏固擴大戰新產業優勢?金安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加速培育未來產業。
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注於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科創型企業,依託自主技術建成安徽省首個氫燃料電池產業基地,形成了面向未來的氫能產業鏈佈局。今年世界製造業大會期間,企業一舉簽下500臺氫能重卡訂單。
該公司總經理許思傳說:「‘創新之問’重在創新。我們公司今後會在燃料電池各個領域加大這個研發的投入,特別是在船舶、制氫等多個環節同時來發力,為我們國家達成‘雙碳’目標作出安徽貢獻。」
產業向新而行,改革向深發力。如何深度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直面省委提出的這一「創新之問」,金安區在深化與上海對口合作中,創新推出利益共享機制,對上海市松江區引進的項目在年終稅收上分成和統計數據分算,全力推進項目招引。安徽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對口合作利益共享機制優惠政策吸引,從西安來到這裏投資建廠。
安徽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申辰說道:「最初是上海松江幫我們引薦的,效率非常高,投產第一個月的訂單金額就已經超過1000萬元,預計今年下半年產能再翻一倍。」
安徽六松現代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海峯表示:「我們積極探索發展路徑,全力答好‘創新之問’。今年我們有兩家企業正在進行財稅分成的申報過程當中,通過利益共享機制,能夠讓政府也有積極性來推動整個長三角地區企業的梯度轉移。」
「創新之問」更是「發展之問」,金安區正以答好「創新之問」為引領,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1月至9月全區完成工業投資74.5億元,同比增長31.5%,增幅全市第3;其中技改投資15.7億元,同比增長67.8%,增幅全市第1。
六安市金安區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莉表示:「緊扣‘創新之問’,圍繞‘問題導向’抓攻堅、‘項目導向’促突破,牢牢把握工業強區主戰略,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深化跨區域產業鏈協作;以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激活傳統產業,高質量收官‘十四五’,科學謀劃‘十五五’產業藍圖,為金安工業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趙越)
編輯: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