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更喜歡會講故事的企業。
當AI大火之後,關於人工智能落地的項目就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從無人駕駛到機器人,這些曾經只出現在想象中的未來科技正逐步走進現實。
當機器人還在以表演為主的進行技術炫技時,越來越多的無人駕駛Robotaxi似乎離我們的生活更加近一些,也更能成為AI照進現實的第一步。
在第八屆進博會上,不屑於參加國內車展的特斯拉再度來到展會,並且帶來了處於概念的Cybercab賽博無人駕駛電動車,引起了國內外參展人員的關注,成為移動出行展館最火的展臺。
隨着年初特斯拉FSD在中國的落地,自動駕駛技術依然是國內汽車最卷的部分,雖然政策上在不斷收緊,但是車企並不會放鬆對於技術研發的投入,因為沒有什麼技術能比得上自動駕駛帶來的競爭力更強。
當國內車企的「自動駕駛」被一夜打回輔助駕駛之後,唯一的破局出路就是向L3級甚至是更高級的自動駕駛邁進。
兩地上市,投資熱土
11月6日,對於港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兩家致力於Robotaxi的無人駕駛科技公司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都在港股上市,對於行業來說,這是輝煌的時刻。
從2021年全球無人駕駛技術進入寒冬以來,在無數倒下去的明星科技公司後,兩家公司卻走上了美股,又登陸港股,用結果向市場證明,無人駕駛的春天已經來臨了。
彼時的無人駕駛技術,是硅谷最被關注的科技熱點,谷歌、亞馬遜等頭部互聯網公司都在投資和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幾乎每過幾個月就有新的公司成立,然後孖展、上市,成為熱錢匯聚的地方。
如今,像Argo AI、Cruise這樣的公司都已經成為歷史,硅谷還維持運營的Robotaxi公司也就只剩下背靠谷歌的Waymo和亞馬遜旗下的Zoox了。
但是,當特斯拉以汽車製造商的身份切入Robotaxi業務後,Robotaxi市場呈現出一種井噴的狀態,特別是特斯拉稱用於無人駕駛的技術方案與FSD同源後,國內的新能源車企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時,兩家還在默默耕耘無人駕駛的公司就再度出現在公衆面前,2024年10月,文遠知行美股上市,一個月後小馬智行也在美股上市,而這一年正是國內輔助駕駛爆發的時間。
當端到端大模型突然爆火,各家車企都開始卷向新的方向,端到端初期的成長速度快的驚人,曾經困難的城區輔助駕駛的難點被一步步攻克,市場上充滿着希望,似乎無人駕駛很快就要到來。
然而隨着一次次意外的發生,讓公衆意識到現有的能夠買到的智能輔助駕駛,距離無人駕駛還有很大的差距。
與此同時,Robotaxi的試運營區域卻在國內快速發展,從運營數量上來看,僅半年時間就增長了67%,試運營面積也增長了數倍,例如在上海,Robotaxi的運營區域就從之前的嘉定擴展到了浦東,深入到中心城區和商務區。
其中除了百度運營的蘿蔔快跑規模最大之外,接下來就是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兩家公司。
在運營上,小馬智行與北汽、廣汽展開了深度的合作,共同打造第七代Robotaxi車型,生產成本較之前下降70%,單車成本壓縮至30萬元。
在這樣快速發展的狀態下,兩家公司也都選擇了在港股上市,向亞洲市場進行孖展,從孖展規模來看,文遠知行募集資金22.6億港元,小馬智行募集資金64.5億港元,側面證明了Robotaxi在資本市場中依然能獲得大額投資。
而這只是開始,從年初的曹操出行上市,到享道出行提交招股書,都反映了Robotaxi市場潛力巨大,能夠打動投資人。
破發之下,風險依舊
當然,就在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港股上市的第一天,就雙雙破發,小馬智行報收126.1港元每股,跌幅9.28%,文遠知行報收24.4港元每股,跌幅9.96%。
下跌的背後,是兩家公司,同時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就是長期虧損,無論是九年長跑的小馬智行,還是八年奮戰的文遠知行,都無法擺脫虧損的財報。
根據財報顯示 從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文遠知行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65.57億元,並且虧損呈擴大的狀態。
小馬智行雖然虧損比文遠知行少,但三年半也累計虧損45.87億元。
虧損的背後,是長期的大額研發投入,面對市場的變化,Robotaxi需要持續更新軟件算法和硬件芯片、傳感器等,而這每一項都是燒錢的存在,特別是當大模型算法引入後,對於算力的長期投入,更加重了研發資金的壓力。
在運營的壓力下,小馬智行選擇用規模換盈利,希望通過擴大運營規模,來實現車隊運營突破盈虧點,根據小馬智行預計,當規模增長到1000輛時,能夠跨越盈虧平衡點。
這一點也成為行業的共識,日前高德地圖就與小馬智行和小米展開合作,打造Robotaxi聚合平臺,減輕企業的運營成本,並且幫助企業快速開展市場。
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Robotaxi公司能夠將經歷專注於研發之上,這種模式不僅吸引了像文遠知行這樣的研發科技公司,在小鵬汽車科技日上,小鵬也宣佈加入到Robotaxi的競爭中,並與高德地圖開展合作。
從規模上來看,無論是小馬智行還是文遠知行都不再侷限於國內市場,紛紛佈局海外市場,文遠知行在海外7個國家都獲得了自動駕駛拍照,而小米智行也在中東。東南亞等國家開展Robotaxi運營。
在國際化的帶動下,讓更多人看到Robotaxi的技術才能帶來更多的關注和資金的投入。
短期來看,Robotaxi的發展有利於汽車產業供應鏈的提前佈局,像激光雷達、高性能傳感器和算力芯片都在飛速發展,為這部分供應鏈指明瞭發展的方向,也為未來大規模量產奠定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Robotaxi的發展將會帶來新的汽車銷量增長,雖然從規模上來看,還難以養活一個車企,但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也讓車企提前進入到未來汽車研發的探索中。
從長期來看,Robotaxi的發展為行業在試點新的價值模式,軟件將會比產品本身更具有價值,當然這或許會帶來整個汽車產業價值的鉅變。
如果汽車的價值核心從駕駛體驗轉向移動服務能力,那麼傳統車企的品牌溢價可能會被削弱。產業利潤可能向上遊的技術提供商和下游的出行運營平臺轉移。
這也是為何特斯拉的Cybercab會備受關注的原因,從目前來看,特斯拉這條新能源的鯰魚依然在國內市場發揮着作用,從產品到軟件,誰也說不清楚在FSD順利進入中國後,特斯拉的Robotaxi不會落地中國。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