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格切換?南向資金持續加倉港股 機構:科技核心資產仍是主場

智通財經
11/06

進入十一月以來,市場出現顯著的風格切換,多家券商表示,在臨近年底,牛市環境背景下,通常容易發生風格切換,重點佈局科技、消費及核心資產行業。

歷史數據來看,目前港股估值不算高,wind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恒生科技PE-TTM為22.9倍、處於有數據以來29%分位。縱觀全球視角,港股寬基估值分位數顯著偏低,自2005年有數據以來,恒生科技估值均低於標普500 95%、納斯達克88%、德國DAX79%、日經225 73%、印度Nifty72%。

資金面來看,2025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流入超過1.1萬億元,背後主要是由公募、險資等機構力量推動,往後看,機構端的增量資金仍有望進一步流入港股,明年南向資金淨流入規模望超1.5萬億元。外資方面,25Q3長短線外資一致性流入港股科技,可見外資對於港股科技板塊正在形成共識。

機構行為可能成為風格切換的主導。中航證券數據顯示,三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加倉最多的申萬一級行業為科技,減倉最多的行業為銀行等藍籌股;

在此背景下,如何順應市場尋找新的主線?

多數券商認為,科技成長主線的行情尚未終結,仍然具備佈局價值,港股科技、消費、核心資產具備稀缺性,再就是在AI產業趨勢下恒生科技基本面更優,近期國內外AI產業不斷加速,產業層面的不斷突破為科技股打開了新一輪的成長曲線,相關標的有望進一步加大AI領域資本投入。

此前華泰證券觀點稱,以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Meta特斯拉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七巨頭 (Magnificent7) 通過穩健增長的業績和創新能力,成為美股科技股核心資產。DeepSeek 發佈以來,資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場,類比美股 「七巨頭」 的名單包括: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均是中國科技核心資產,受到投資人關注。

附七巨頭受益邏輯如下:

小米 (01810):端側 AI 落地主要受益者之一。小米是全球最主要的手機和智能硬件廠商,2024 年成功切入智能電動車行業。2025 年關注:1) 新車發佈推動小米汽車業務再上一個臺階,2) 手機業務毛利率和全球市佔率穩步提升,3) 大家電出海推動智能硬件業務穩健增長,4) DeepSeek 在邊緣 AI 上的落地,推動 AI 眼鏡等新品類增長。

聯想 (00992):AI 投資帶動 PC 等業務需求回暖、以及中東等新興市場的增長機遇

聯想是全球最大的 PC,服務器和智能手機製造商之一。2025 年關注:1) AI 助理 / AI 智能體落地,推動公司 AI PC 和 AI 手機滲透率穩步提升,2) DeepSeek 等 AI 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有望帶動企業加大 IT 投資,帶動服務器、存儲等聯想企業級業務產品出貨量穩步增長。3) 關稅下供應鏈韌性凸顯,聯想獨特的 「中國 + N」 全球化製造佈局在當前貿易環境下展現出顯著優勢。4) 中東市場佈局加速,聯想有望充分受益於沙特及中東地區政府主導的大規模 IT 基礎設施投資和數字化轉型浪潮。

比亞迪 (01211):關注電動車龍頭智能化轉型機遇 2024 年比亞迪全球銷量 427 萬輛,同比 + 41%,是全球第五大、中國第一大銷量車企。比亞迪通過智能化轉型,加速高階智駕功能在中低端車型滲透,2025 年挑戰 550 萬銷量目標,繼續推進高端化與出海戰略。

中芯國際 (00981): 全球產業鏈重構主要受益者之一 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企業,產業鏈重構主要受益者。主要發展驅動力包括:1) 在地化生產需求驅動成熟產線稼動率維持飽滿,2) 多年研發效果顯現,先進產線良率穩步提高。

阿里巴巴 (BABA US/09988):國內領先雲服務廠商,受益 AI 需求迸發 阿里有望受益於 2025 年 AI 應用發展帶來的基礎雲服務需求釋放。展望未來:1) 公司有望引領國內雲服務廠商及互聯網AI 應用價值重估;2) 電商場景下強化應用探索,2B 降本提效 + 2C 體驗優化雙路並進,夯實其電商市場份額,進而穩定電商主業估值。期待其通過擴大且高效的 CAPEX 投入助力拓寬長期增長空間。

騰訊 (00700):AI 賦能社交廣告,混元大模型未來可期 未來更多 AI 產品浮出水面後,關注:1) AI + 視頻號:廣告加載率處於行業低位,疊加 AI 賦能後,行業中期有望同步實現價位上漲和降本增效;2) AI + 遊戲:混元開源 3D 大模型,助力遊戲開發商加速研發進度,3) AI + 雲:騰訊雲借力大模型豐富現有產品矩陣,加速 AI 在 2B 端商業化落地。

美團 (03690):本地生活消費龍頭,關注:1) 外賣下沉市場仍有增量,UE 處於爬坡通道,當前超萬億 GTV 規模下利潤釋放可觀;2) 到店業務競爭已過拐點,利潤開啓修復;3) 閃購、出海業務初具規模,「零售」+「科技」 戰略落地為公司帶來遠期成長期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