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2026年展望:站在新一輪擴張的起點(要點版)

中金公司
11/07

再回擴張週期。在宏觀經濟環境、資本市場估值壓縮壓力下,互聯網板塊歷經3 年左右「降本增效」的相對收縮階段,財務狀態普遍得以良好調整。然而多數互聯網公司並不滿足於長期收縮,面對不斷湧現的行業機遇,AI、出海及即時零售成為重點投入方向,行業再次回到擴張週期。

甄別具體擴張行為。擴張本身是中性詞,市場投資的也不是「收縮」或「擴張」的選擇,而是不同策略導致後續的業績與敘事變化。綜合而言,(1)我們對圍繞國內消費市場所採取的擴張策略持謹慎態度,因為無論外部的宏觀環境抑或行業自身的滲透率,都不足以支持足夠大的增量空間,此類策略在資本市場上較為理想的狀態,就是因市場情緒高而被忽略,但更多的情況下,帶來的是相對負面的拖累;(2)我們相對看好出海類擴張,因為它打破了國內消費市場的天花板,但需要注意的是出海載體是虛擬產品、商品還是服務,虛擬產品的難點在於文化、商品的難點在於平臺能否認可跨境貿易本身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而服務的難點在於可複用的資源相對有限;(3)我們最看好AI 以及整個泛科技類的擴張,其從一開始就與國內消費市場的天花板關係不大,而且發力方向恰好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多年來相對忽視的領域。相較於大型海外科技公司在AI領域的飽和式投入,目前即使對AI 最激進的國內互聯網公司,都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AI 所帶來的自下而上的創新是大勢所趨,那麼基於模型、算力、應用部分的增量都意味着新的機遇。

站在資本市場角度上,AI 也是相對容易帶來重估的有效方式。2023-2024 期間,市場行情低迷,互聯網從曾經較為多樣的估值方式,演變成以EPS 為主的估值方式,相應的,但凡不能在當下貢獻EPS 的業務,無論本身的前景抑或競爭力如何,都更容易被市場選擇性忽視甚至給予負估值。2025 年以來,DeepSeek 點燃的AI 熱情,先是導致阿里雲計算業務開始被單獨估值,後帶來美圖快手旗下AI 應用可靈等的價值重估,我們認為未來基於AI 敘事的重估邏輯仍會不斷萌芽和演化。

風險提示:宏觀低於預期;中美關係惡化;技術可能帶來的破壞式創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