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的AI豪賭:軟銀(SFTBY.US)被曝密謀收購邁威爾(MRVL.US) 欲締造芯片史上最大併購

智通財經
11/06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知情人士透露,軟銀集團(SFTBY.US)今年早些時候曾探討收購美國芯片製造商邁威爾科技(MRVL.US)的可能性。若交易達成,這將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併購案。

據知情人士稱,這家日本企業集團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孫正義多年來一直斷斷續續地研究邁威爾,將其視為潛在收購目標。這是他押注能夠從人工智能(AI)熱潮中受益的硬件戰略的一部分。知情人士表示,軟銀在數月前曾向邁威爾示好,但雙方未能就交易條款達成一致。

知情人士稱,軟銀考慮收購邁威爾的意圖是將其與旗下控制的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ARM.US)合併。一些知情人士表示,儘管邁威爾和軟銀目前並未就交易進行積極談判,但重啓收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這些消息人士提到,孫正義經常同時評估數十個潛在交易機會,但多數情況下不會採取實際行動。

在亞洲交易時段,邁威爾股票在夜盤交易平臺Blue Ocean上延續漲勢。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6%,當前市值約800億美元。這一表現與英偉達(NVDA.US)、博通(AVGO.US)和Arm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公司股價今年均大幅上漲。其中,Arm目前市值達到約1700億美元。

部分知情人士還表示,邁威爾也可能吸引其他收購方的興趣。軟銀、邁威爾和Arm的代表均拒絕置評。

數據需求驅動業務增長

在首席執行官Matthew Murphy的領導下,邁威爾主要為數據中心——支撐雲計算和AI運行的大型服務器集羣——設計和開發半導體芯片及相關技術。在截至8月2日的財季中,邁威爾報告了20億美元的創紀錄營收。

若收購成功,這將是軟銀旨在拓展其AI基礎設施影響力的一系列投資中的最新舉措。今年3月,該集團已同意收購為數據中心設備製造專用處理器的半導體設計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

軟銀於2016年收購Arm,並於2023年將其上市,目前仍持有近90%的股權。據報道,孫正義與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一直在研發自家AI芯片,預計將於明年面世。

目前,英偉達已展現出AI數據中心狂熱建設帶來的巨大財富潛力,其股價在過去五年飆升1300%,使其成為全球首家市值達5萬億美元的公司。邁威爾和Arm等芯片製造商正試圖抓住來自OpenAI和微軟(MSFT.US)等客戶的相關需求。科技公司計劃未來數年內在AI芯片及其他基礎設施上投入超過1萬億美元。

近年來,得益於市場對邁威爾定製芯片業務前景的樂觀情緒——其客戶包括亞馬遜(AMZN.US)AWS和微軟——該公司股價一路走高。但今年3月,因營收預測未達市場最高預期,該公司股價遭遇了二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單日跌幅。

此外,作為邁威爾在定製AI芯片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博通已贏得OpenAI等新客戶。部分分析師對邁威爾未來業務的可預測性表示擔憂。由於客戶需求存在不確定性,TD Cowen於9月將該公司評級下調至「持有」。

芯片市場競爭格局重塑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邁威爾與Arm實現合併,這將打造出芯片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的參與者。邁威爾的核心優勢在於整合芯片設計要素——如Arm提供的技術——並將其轉化為最終設計方案,再交付給臺積電(TSM.US)等代工廠進行生產。

然而,收購邁威爾面臨多重障礙,僅潛在交易價就可能接近1000億美元。美國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因此即便孫正義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美國政府是否會批准一家日本公司收購這家美國芯片製造商仍存在不確定性。

Arm與邁威爾的合併還可能面臨反壟斷審查。2020年,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監管機構曾迫使英偉達放棄收購Arm的計劃;2018年,因中國反壟斷機構未批准,高通(QCOM.US)也終止了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I.US)的提議。

此外,部分知情人士透露,Arm與邁威爾尚未就收購後的管理團隊整合方案達成共識。Haas現年63歲,而Murphy則剛過50歲。

儘管如此,軟銀在該領域的佈局並非僅限於純粹的併購交易。今年1月,軟銀與OpenAI、甲骨文(ORCL.US)聯合宣佈了一項規模達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在美國建設數據中心。不過,儘管孫正義承諾「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該計劃的推進速度慢於預期,部分原因是各方在數據中心選址問題上存在分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