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超20%,對新加坡近1.3倍,湖北出口暴增啥原因?

觀察者網
11/06

【文/觀察者網 林琛力 編輯/陶立烽】

10月21日,湖北省統計局發佈2025年前三季度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其中,湖北前三季度出口4351.0億元,增長30.8%,表現亮眼。

據武漢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湖北省進出口總額6176.9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出口4351.0億元,增長30.8%;進口1825.9億元,增長14.0%。民營企業進出口4347.8億元,增長29.2%,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70.4%。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9.0%,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4.6%,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9.8%,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0.4%。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抓住關稅政策調整機遇,前9月對美出口同比增長超20%,成為全國少數實現對美出口正增長的省份之一。另外,湖北對新加坡出口同比增長129.7%,得益於兩國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

機電產品出口增長顯著,民營企業助力技術創新

從出口品類來看,佔湖北出口總額「半壁江山」的機電產品顯然是拉動出口增長的主力軍。武漢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湖北省出口機電產品1947.3億元,增長23%,佔同期湖北省出口總值的50%。

其中,集成電路、鋰離子蓄電池、平板電腦增量最大,分別出口163.3億、97.3億、45.5億元,分別增長34.9%、107.3%、82.2%,共貢獻出口增量113.1億元,合計拉動出口總額增長3.9個百分點。

此外,高新技術產業出口926.9億元,增長17.4%,拉動出口總額增長4.8個百分點。勞密產品出口521.3億元,增長19.4%,佔出口總值13.4%。

數據顯示,在湖北外貿市場主體中,民營企業是其中的主要動力。前8個月,湖北省民企進出口3875.7億元,增長30.4%,在進出口總值中佔比超7成,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突破910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09家。

民企也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在民企加速「出海」下,也帶動了湖北出口產品的結構優化。

在鋰電池領域,寧德時代落子宜昌、億緯鋰能深耕荊門,中創新航追投武漢,多個百億級鋰電項目在湖北落地,既擴充了產能,也通過龍頭企業的鏈式效應提升了產業鏈的集聚性和競爭力。

在電子製造領域,聯想武漢產業基地已成為聯想集團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移動智能終端研發製造基地,自2013年底在武漢光谷建成投產以來,已累計創造出口額近500億美元,連續十年位居湖北省第一;也有湖北構建完整的「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羣的功勞,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企業的佈局,補充了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

相關產品出口加速背後,也是湖北工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穩健發展的成果。《湖北日報》指出,湖北正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帶動產業向「高」攀登,出口向「強」升級。

前三季度,湖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5%、10.9%。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集成電路圓片、光電子器件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也與相關產品的出口提速相互印證。

武漢東湖高新區是我國四大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之一。 東湖高新區網站

產業集羣、政策支持,筆記本電腦出口增長14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8月,湖北筆記本電腦出口1.8億元,增速高達1450.2%。

據瞭解,湖北筆記本產業主要分佈在武漢、鄂州、孝感等地。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湖北筆記本產業充分發揮產業集羣效應,使得產量和出口均飛速增長。

武漢是湖北筆記本產業的重要聚集地。2023年6月,寶龍達集團南遷北京總部,在武漢東西湖區設立全球總部、全球研發中心和全國製造基地,該集團從事筆記本電腦等信息技術產品的生產,產品出口至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紮根武漢以後,寶龍達集團不斷擴充新產線、研發新產品,產能持續提升。作為國內電腦整機產業「巨無霸」,寶龍達集團今年開年訂單陡增10%,既有15條產線產能飽和,8條新產線正在或即將動工。

寶龍達集團副總裁向東介紹,武漢製造基地二期工程將在5月開工,2025年計劃生產電腦220萬臺、電路板170萬片,產值預計增長10%、突破90億元。「伴隨外貿環境變化,寶龍達集團正在復甦的海外業務,將在未來3年形成幾何級增長。」

此外,武漢東西湖區已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成長沃土。寶龍達集團正發揮自身品牌集聚效應,加快引進適配測試平臺,同時引入上下游關聯產業,培育供應鏈企業,着力強鏈、延鏈、補鏈,通過實體製造業帶動一批智能製造企業聚集,打造規模化電子信息產業集羣與科技創新高地。向東透露,武漢總部二期項目建成後,將引進50餘家PC終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

鄂州華容區也是如此,依託武漢新城的區位優勢,該區以彤諾電子為龍頭,吸引了12家上下游企業落戶,形成了「3公里產業圈」,從顯示屏外觀塑膠件,到線材、主板、電源等內部構件,都能夠在3公里內完成採購。彤諾電子鄂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陽熙表示:「今年產品的發展重心是迷你PC和筆記本電腦,核心的幾個原材料是CPU、內存、硬盤,我們希望把整個鏈條打通。」

產業的蓬勃發展自然也離不開良好的政策支持,今年以來,華容區持續壯大「3公里產業圈」。2月中旬,華容區聯動金融機構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授信63億元。華容區還將聚焦光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繼續推進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力爭相關產業鏈企業超過20家,產值突破50億元。

此外,武漢海關近年來推行的「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也為筆記本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進出口提供了便利,節約了企業成本。在該模式下,貨物在口岸僅需作外觀查驗,實質開箱查驗則延後至運抵目的地再進行,可使企業口岸倉儲費、配套人力資源等費用大幅降低。

數據顯示,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全面推廣以來,截至今年2月底,已惠及湖北省內14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享惠貨值累計達673.8億元,企業口岸通關時間壓縮90%以上,累計節約成本超1000萬元。

打破貿易壁壘,出口地區多點開花

從出口地區來看,湖北前三季度對外貿易多元共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佔比提升。

武漢海關數據顯示,前8個月,湖北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993.3億元,增長31.5%,佔54.8%,比去年同期提升1.7個百分點。同期,對東盟、歐盟分別進出口1216.9億、714.1億元,分別增長42%、44.7%,分別佔22.3%、13.1%。

具體而言,1-8月,在湖北出口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佔據七席。

其中,馬來西亞排名第二,湖北對馬來西亞出口323.7億元,增長50.7%。新加坡、巴西、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依次位列第5至第10位,湖北分別出口159.5億、155.4億、150.7億、110.8億、105.2億、96億元,分別增長158.8%、35.2%、38.4%、20.1%、41.5%、0.4%。

湖北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南非和智利的出口增長同樣亮眼,增速均在50%以上。

同期,湖北對歐盟國家的出口額也大幅增長。其中,對德國出口83.5億元,增長31.8%;對法國出口76.9億元,增長71.2%;對比利時出口61.8億元,增長64.4%;對荷蘭出口61.1億元,增長15.9%;對西班牙出口45.5億元,增長64.1%;對意大利出口45.2億元,增長42.8%。

美國仍為湖北出口額最多的國家,前八月湖北對美國出口420.3億元,增長29.8%。此外,湖北同期對澳大利亞出口71.8億元,增長62.9%;對加拿大出口56.1億元,增長124.3%。

今年7月,湖北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福生在介紹上半年湖北外貿數據時表示,湖北正以「破」突圍,全省上下靈活應對打破貿易壁壘,支持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在「破」字上下功夫,闖出一條開放發展新路子,化保護主義之危為合作共贏之機。

抓住關稅政策調整機遇,對美出口增長超20%

2025年以來,湖北省對美出口呈現出逆勢增長的強勁態勢。今年1-9月,湖北對美出口462.3億元,增長23.1%,成為全國少數實現對美出口正增長的省份之一。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湖北做好了充足準備應對中美關稅政策調整。據湖北衛視報道,在5月《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雙方互降關稅舉措落地後,湖北企業加速「出海」。

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當晚,荊州的柯麗服飾、嬰貝樂等18家外貿企業,迅速重啓了美國市場供應;仙桃的剎車系統企業摩擦一號內,車間燈火通明,開機率直衝90%紅線;位於荊州的海興衛生用品車間裏,當晚子時就收到了美國客戶60萬美元加急訂單。

從湖北的優勢產業來看,除電子信息、藥品等豁免行業外,化工、汽配、農產品等行業的關稅,也回到2025年3月初的水平,出口成本明顯下降。聲明發布後,興發化工、安琪酵母香江電器等企業,已經與美國客戶重啓了訂單洽談。

荊州市荊州港車陽河港是鄂西地區唯一具備海關監管、檢驗檢疫雙重職能的口岸。5月以來,車陽河港的外貿進出口箱量已經超過了1000箱,同比增長了30%以上。

報道指出,面對此輪的訂單熱潮,湖北企業並沒有沉醉在「爆單」的喜悅中,前期加徵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讓企業清醒認識到,鍛造產品硬實力,提升不可替代性,纔是應對不確定性的必然選擇。為此,不少企業開始加速海外佈局。

位於仙桃的摩擦一號制動科技公司就成功收購了「國際制動鼻祖」德雷威公司位於墨西哥的剎車片製造基地。該公司總經理張自立表示:「仙桃基地專攻核心摩擦材料,墨西哥工廠負責總成裝配。這種模式將客戶成本降低10%左右,交付週期能從45天縮短至3天,企業利潤率也可以提高10%到15%。」

興業銀行報告顯示,從出口品類上看,今年1-7月,湖北對美電子電氣、機械設備出口分別增長5.7%、48.1%。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對美特殊及未分類商品出口同期上升 354.9%,顯示跨境電商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

據極目新聞報道,產業基礎雄厚、交通位置優越的湖北省呈現強勁的出海動能,引發多家全球知名跨境電商高度重視。2024年5月,亞馬遜全球開店武漢辦公室落地光谷,加速聚合運營、物流、支付、海外倉等全鏈條服務商,為本地出海企業編織強力生態網。

今年以來,攀升科技、精臣、德迅電子、華工光合等一批武漢光電子企業,正依託亞馬遜等跨境平臺,將「高技術」淬鍊為「高價值」,走出一條品質出海道路。

作為武漢本土成長起來的「小巨人」,攀升科技自2018年就涉足海外市場,渠道搭建、合規管理、售後與物流一度成為制約瓶頸,阻礙其在新市場的擴張步伐。如今,專業的跨境平臺,為攀升科技的海外破局提供了強力支撐。

該公司海外事業部總監劉超介紹,亞馬遜企業購DTB模式讓公司直達B端用戶,極大縮短交易鏈路,賣家大學的合規工具則掃清了規則盲區。憑藉柔性供應鏈與深厚技術積澱,攀升入駐亞馬遜美國站後迎來爆發式增長,2025年首季月均增速逼近94%,3月環比飆升超123%。

機電、食品發力,對新加坡出口增近130%

今年以來,湖北省對新加坡出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態勢。1-9月,湖北對新加坡出口171.9億元,增長129.7%,增速在湖北省主要貿易伙伴中位居首位。這一增長幅度遠超湖北整體外貿增速,也顯著高於湖北對其他貿易伙伴的增速。

2024年12月31日,中國-新加坡自貿協定進一步升級議定書正式生效,成為推動湖北對新加坡出口爆發式增長的重要政策因素。

商務部介紹,根據該議定書,市場準入方面,雙方以負面清單模式作出高水平服務投資開放承諾,整體開放彼此製造業市場,減少各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限制。規則方面,雙方在服務貿易、投資、電信服務等領域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建立制度性安排,並進一步拓展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合作。

新加坡作為中國在東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機電產品是新加坡自中國進口的首位商品。湖北憑藉其在光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領域的產業優勢,在這一市場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據《湖北日報》報道,宜昌青葵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無間斷全流程有機合成機器人,將於9月底完成調試,隨後發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實現「宜昌造」AI化學機器人首次出海。

該公司董事長陳南江表示:「從全世界來看,機器人替代人工做實驗已是大勢所趨。我們非常有信心打開當地市場,目前正在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接洽。」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湖北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增長117.7%,成為拉動湖北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這一增長也與新加坡在綠色能源轉型方面的需求密切相關。

農產品和食品是湖北對新加坡出口的另一重要類別。數據顯示,2024年湖北對新加坡出口食品總額達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今年6月,在2025年度新加坡食品博覽會上,由武漢出海企業·全球經貿交流中心組織的部分湖北精品、荊楚優品精彩亮相。

該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加坡素有「亞洲美食跳板」之稱,其9成食品依賴進口,特別是對高端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湖北的富硒茶、小龍蝦等特色產品與當地消費需求高度契合,湖北食品加速進入新加坡市場正當其時。

他補充說,過去湖北食品打拼海外市場,大多靠企業「單打獨鬥」。此次通過「政府引導+平臺鋪路+企業抱團」的創新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的出海成本。

「隨着此次參展成果的逐步落地,未來湖北食品在東南亞市場的佔有率還將進一步提升。」該負責人表示,將藉此次參展之機,以新加坡為支點,鏈接馬來西亞、印尼等東盟國家資源,持續推動更多湖北食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