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AI鬧 ,作者:張卓,頭圖來自:AI生成
一場數萬億規模的大促,第一次由一張表格調度。
在經歷了「大小模型」戰爭,「Agent 亂戰」之後,AI 行業真正成熟且被證明行之有效為企業提效的工具是「AI表格」。而這張表格第一次大規模應用,是2025年電商行業的第17個雙十一。
11月5日,釘釘 AI 表格宣佈和阿里雲技術團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成為業內首個單表容量上線 1000 萬熱行的智能表格。面對雙十一這樣的業務數據「洪峯」,品牌不再需要「人工分表」,真正實現所有數據跑在一張表格上。
誰更懂電商?
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今年天貓「雙11」大規模啓用AI技術,全面賦能商家,AI工具首次規模應用。
就在雙十一開始前的幾個月,釘釘AI表格等產品調用產生的用量曲線陡然上升。與此同時,面對市場真實迫切的需求,釘釘和阿里雲ADB-PG 數據庫團隊通過100多天的技術攻堅,把AI表格的單表容量拉昇至1000萬熱行。
表格的智能化不是釘釘的獨創,但為什麼釘釘 AI 表格在電商行業首先風靡起來?因為落地電商最直接的難度不在技術,而在誰更懂電商。
因為新技術往往從數據密度最高、反饋週期最短的行業起始,電商行業每年數萬億次交易、成千上百萬個 SKU、上百個營銷節點,尤其進入雙 11 ,買賣雙端的實時數據和反饋需求更是日常的百倍甚至千倍。以 2024 年雙 11 為例,阿里在全網交易額已近 1.44 萬億元,是日常交易量的 1.5 倍。
但是在過去,電商行業是由無數 Excel、CRM 和ERP 拼接而成:上手繁瑣,反饋慢,數據口徑不一,錯誤率極高,本該是提效工具,卻成為了隱性的消耗環節。
首先,電商行業的數據極度碎片化——系統之間字段不統一、口徑不一致、權限隔離,要讓 AI 表格接入這些異構數據、並能實時更新,幾乎等於在撬動企業的「數據基建」;其次是流程的非結構化,千行百業各有不同,服裝和快消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門類,尤其在雙 11 期間,涉及大促排期、達人合作、庫存調撥、客服預警、售後補償,每一個節點的信息散落在羣聊與郵件中,大部分決策要靠人判斷,沒有足夠的電商 Know-How,絕無可能重構商家的後臺。
而釘釘恰恰因為背靠阿里生態,成為全球 AI 表單領域中少數可以直連電商底層數據結構的平臺,它既懂零售—與貨架、庫存、用戶反饋、營銷鏈路實時相連,又理解中國商家靈活多變的訴求。以上這些決定了釘釘的 AI 表格天然比其他平臺的 AI 表格更懂「電商」。
所以,當釘釘實現用一張「AI 表格」接管 2025 年的雙 11 時,其背後深層的邏輯是希望改變中國電商行業的陳舊的後臺操作系統——由 AI 驅動人做聰明的決策,而不是人被繁雜的協同事務拖累,將海量的數據金礦擱置。
AI表格在重構電商行業工作方式的同時,電商行業也在催促着釘釘AI表格的進化。現在的 AI 表格早已演變為一個能思考、能執行、能協同的輕型Agent,它不再被認為是傳統的SaaS工具,而被視為一個全新的商業操作系統的入口。
目前,包括森馬、銀泰百貨、新銳潮牌Almondrocks等在內,都在用釘釘AI表格備戰雙11。
一個人=一家 MCN 公司
今年 8 月,我們曾採訪過釘釘的 CEO 無招,他強調釘釘 AI化的解題思路:第一是要圍着 AI 做,做AI Native 產品,第二是人要幫助 AI 去理解真實世界,讓 AI 快速接受工作,人更多去做決策;第三是不能傲慢,要真的走進千行百業。
釘釘的 AI 表格也遵循這三條原則:做一個AI原生產品,解決真問題,幫助企業拿到真結果。
AlmondRocks 是一箇中國原創設計師潮牌,主打「好穿、有設計感、價格合理」,最早從襪子切入,如今延展至家居服、打底衣等品類。它既是「設計品牌」,也是「內容品牌」—主要靠小紅書種草、抖音直播與達人合作起量,是一個典型的全域運營型品牌。
品牌創始人張琪一直以來的苦惱「運營效率」,他們一年要合作 6000 多個達人,只有 4 - 5 個員工負責,每個平臺的數據都是分散:報價表在 Excel,物流單在 WPS,達人腳本在微信文檔。一個商務一天要導七八個表。錯誤是常態。
使用上釘釘後,他們把所有達人信息——報價、寄樣、物流、反饋、內容產出、轉化數據——全部搬進 AI 表格,原先員工手動錄入的幾十個字段,現在只需輸入 5 、 6 個字段,其他信息由 AI 表格自動抓取:另外,AI 表格還能自動生成一個達人效能熱力圖,用算法識別哪些達人值得長期合作;更重要的是不同工種商務、法務、運營可以在一張表上工作,所有信息實時更新。
比如釘釘及時監測到某款襪子賣得不錯,後臺人員可以迅速看到實時的庫存週轉率、渠道銷量分佈和價格彈性敏感度等,放大單品爆款——這個原本三天要作出的決策,可以一天內完成。
像 AlmondRocks 這樣的新潮品牌,在中國的電商生態中數以萬計,他們原本沒有專職的 IT 人員。是釘釘的 AI 表格讓他們擁有了「自己的數據中臺」。創始人張琪總結得很直接,釘釘的 AI 表格更像一個聰明的員工,「它是數據驅動決策的智能中樞,是打贏每一場電商戰役的核心競爭力。」
AlmondRocks 證明了釘釘的 AI 表格可以讓中小品牌擁有更強的運營力。銀泰百貨則證明了,當釘釘的 AI 表格進入一個千人組織時,也可以提升協同力。
銀泰百貨是中國最傳統的零售百貨品牌,在全國擁有 60 +商體。李凱是銀泰百貨的內容運營負責人,2024 年,他決定用一張釘釘 AI 表格——讓全國 62 家商場在團購直播中同步行動。
李凱做的第一件事,是讓所有線下商場在同一個 AI 表格工作:讓每個商場填寫自己參與團購商品的價格、庫存、卡券組合,系統自動匯總、校對、生成總表,自動識別異常字段、庫存缺口、甚至價格衝突。搭建這樣一個完整的直播業務系統,是李凱一個人用釘釘 AI 表格完成的,「你可以總結為,AI 表格助力我成為一家 MCN 公司。」
每次直播前,釘釘AI 表格還會自動提醒,主動推進項目;直播活動結束後兩小時內,會自動輸出GMV、覈銷率、ROI 對比。在傳統的百貨業態,這樣一套工作,意味着上百輪溝通、數週準備、幾十個版本的 Excel。而現在,李凱只帶領一個人,用五天就能完成,且從過去一個月只能做 3 場團購直播,變成月均 10 場。
國內服裝行業領軍企業森馬則是把 AI 表格直接作用於產品改版。
長期以來,傳統服飾品牌正處在一個兩難的十字路口:一邊是市場持續下跌—— 2024 年中國服裝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 2.1% ,創近十年新低;另一邊是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很快——社交媒體縮短了流行週期,一條熱門視頻就能改變一個季度的爆款方向。也因此,服裝品牌的競爭核心正在從「渠道產能」轉向「市場感知力」。誰能最快捕捉消費者的反饋,誰就能做出更多爆款。
在沒有引入釘釘的 AI 表格之前,一個客服一天最多能處理 400 - 500 條用戶反饋,工作繁瑣而無趣,要把截圖、錄音、評價複製進 Excel,再分類匯總,不同平臺(天貓、抖音、小紅書)口徑不同,字段不同,尤其是雙十一期間,客服常常被留言淹沒。
「用戶的反饋,完全沒法結構化,也沒有辦法直接反作用到生產。」森馬股份客服中心客服督導呂萬龍說,他在森馬做客服管理十年,見證了從紙質登記到 Excel 的階段,「另外,我們還希望沉澱更長週期的用戶反饋,比如一年甚至五年,但 Excel 操作非常繁瑣。」
釘釘 AI 表格幫助森馬第一次把用戶反饋變成「產品指令」。先解決的是「聽懂用戶在說什麼」:AI 表單可以每天自動抓取全平臺反饋,AI 到語義模型會識別情緒傾向、問題類型、涉及到負面信息會自動打標籤,嚴重時發出預警;每天自動更新的可視化圖表,幫助品牌迅速定位問題。
舉個例子,假如雙 11 前一週,AI 表格發現一款女款羽絨服的「尺碼偏小」的標籤在三小時內增加了87 條反饋,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表格會自動生成了一份異常報告。理想狀況下,生產部門可以在第二天調整版型模板,並通過 AI 表格的「供應鏈聯動字段」同步給合作工廠,修改肩寬和胸圍參數,在不更換原料的前提下,重新打樣,這樣可以保證他們在雙 11 期間做到改款,而不是等大促之後。
現在,森馬的前端崗位如客服、運營不再是一個重複工種,而是用戶數據收集最重要的接口,人的每一次回覆,也在訓練 AI 表格更理解消費者,最終解放人,讓企業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決策。
操作系統換了,競爭邏輯也變了
截至2025 年8月,已有超過30萬家企業使用釘釘 AI 表格,覆蓋電商、製造、零售、教育、地產等行業。其中電商與零售企業的增長最快,同比上漲280% 。根據釘釘內部預測,到 2026 年底,智能表格類應用滲透率將在零售電商行業達到 80% ,所有高頻協同的場景包括銷售、客服、生產、財務都會被 智能表格接管。
這意味着,釘釘的 AI 表格已初步形成網絡效應。這樣的增長機制,是任何單點 SaaS 都無法比擬的。
釘釘的 AI 表格也已經完全覆蓋電商行業所需要的核心場景——從前臺客服到後臺財務。根據釘釘的內部數據,AI 表格幫助企業的信息流轉效率提升 10 至 15 倍,平均決策週期縮短 60%以上。
換言之,未來決定一家企業成敗的關鍵,不再是規模,而是速度。在傳統電商「流量戰」之後,新的競爭在打響,勝負由兩條曲線決定:決策速度的曲線與執行自動化的曲線。
釘釘的 AI 表格正在這兩條曲線上同時加速。
未來,組織不再依賴層級運轉,而更多依賴 AI 表格的智能驅動:一個用戶的情緒波動、一場直播的庫存變化、一個 SKU 的異常反饋,都會在幾分鐘內形成新的決策。
另外,釘釘的 AI 表格最獨特的優勢是,它一面連接着通義千問的大模型能力、阿里媽媽的營銷算法、天貓的交易數,一面又連接菜鳥的供應鏈網絡與支付寶的結算與信用體系。
如果說微軟的 Copilot 擅長文檔,Notion 重塑了知識的組織方式,Airtable 讓程序更易於構建,那釘釘 AI 表格正在重寫零售企業的運行方式——它不是在自動化一個任務,而是在電商生態中,實時調度模型、數據、物流與財務,讓整個系統以 AI 的速度思考行動。
表格,曾是人類最樸素的計算方式。幾十年來,所有商業邏輯都建立在那一格格單元之上——記錄庫存、統計損益、計算增長。
而當表格開始自己計算、分析、決策,人類也正步入一種全新的工作形態。
今年的雙十一,是釘釘的 AI 表格第一次和商家並肩作戰,也是中國電商行業第一次嘗試用 AI 重新操作系統:一個能看懂用戶、理解商品、自行行動的智能中樞,能完全取代 Excel、ERP 嗎?
答案尚未確定,但是這個進程正在加速到來。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