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面對出海課題,廣汽終於下決心全面跟進了。
今年的車市大環境有多惡劣?
當全行業加入價格大內鬥,各大品牌間的輿論拉鋸戰達到新峯值,面對多變的消費需求,新車型的上市直接打破了多年來所堅守的定位規則,別管終端銷售有多麼火熱,所有這一切都在表明,企業生存之艱難,現已超乎想象。
為找到破局之道,車企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隨着長時間的深度內卷讓國內市場很難向「錢」看齊,尋求出路的錨點總是被動地指向了國際。
從新勢力到傳統車企,從頭部品牌到後起之秀,只要有機會,中國汽車想得很清楚。
國際化不只是一個對外謀生的捷徑。長遠角度來說,讓世界改變對中國汽車的印象,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纔是出軍海外的最終目的。
而於廣汽來說,這兩年因車市變化帶來的陣痛,可以說在今年到達了一個頂峯。2025年的經營情況,更是讓全集團在各項業務的推進上,思索再三。
面對「出海」,廣汽已耕耘多年,時至今日,在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出海之於廣汽,已經不能算一項輔任務。
再者,配合上番禺行動的推進,新一屆職業經理人團隊的登場,標誌着廣汽從「機制改革」邁入「人才實戰」的新階段,為「三大戰役」配備強力指揮系統,那麼,在出海問題上,廣汽唯有借勢全力以赴。
現有消息稱,曾任職於奇瑞,並從0開始為捷途品牌搭建海外團隊的陳家才,即將加入廣汽並擔任海外業務的指揮官一角,或許就是這場棋局下所落下的關鍵一子。
01
廣汽「出海」需要陳家才
今年,有關中國汽車出海的話題,比以往都多了不少。基於海外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還處在上升期,每一家中國車企對於海外市場的渴望,都寫在了臉上。
前不久,被德國車企包圍的慕尼黑車展,再次因為中國品牌的強勢入駐,成了國內媒體爭相報道的寵兒。
如果這算海外汽車市場被動成為中國用戶茶餘飯後談資的縮影,那在中國企業自己的規劃中,出海的重要性在2025年這個時間節點上,一點不比拿捏國內市場來得弱。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在廣汽奔赴德國時曾說,「讓汽車品質更卓越,讓汽車更有智慧、有情感,讓汽車與環境和諧共生,這就是‘廣汽方案’,也是我們對未來移動出行的美好願景。」
往大里說,在廣汽的藍圖裏,發軔汽車業務終究是在為全社會的高效出行而進行的前期鋪墊。
落在當下這個環境,提升出海業務在全集團發展中的比重,對於現在的廣汽本就沒有任何理由怠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超過3100萬輛,汽車出口量更是達到了585.9萬輛,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而後,在新能源車加速全球擴張的2025年,同期數據在比亞迪、奇瑞等幾個出口巨頭的帶頭下,只增不減。
而這是否意味出口市場前景廣闊?答案顯而易見。
對於廣汽來說,陳家才的即將加盟勢必能加速國際化戰略落地。他在汽車出海方面有着豐富的實戰經驗,如從傳統總代商業模式到總代+6P強賦能,子公司+GTM強操盤相結合營銷模式,從傳統營銷向新媒體營銷、生態營銷轉變,可以將廣汽在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快速適配到海外,實現質變。
但更深層的是,職業經理人在思維方式上的開放和前瞻性,正是現在的廣汽亟需的。
翻看廣汽的國際化進程,早期依託產品,譬如GS8、GS5、影豹等,或借力進入中東國家,或借旗下合資公司的疏通出口到墨西哥等地,廣汽的出口之路還算比較順利,只不過,結合中國汽車出海的整體進程,廣汽國際需要提速。
此次即將引進的陳家才,他從奇瑞到賽力斯的任職經歷,不僅積累了助力廣汽國際擴寬業務的豐富經驗,更對車企開拓全球各級市場具備極為詳實的前置計劃。
在他的經驗之談中,我們很明顯很看到,從品牌故事的訴說到產品線的搭建,從海外經銷商的梳理到屬地文化的交融,從企業內部體系的重建到海外駐地的子公司確立,都以一個極為細緻的放在了企業出海的計劃列表中。
現階段,廣汽對外出口之路穩中有進,那如此一來,即將加入的陳家才,勢必會將這些曾經執行過的有效案列在廣汽國際的身上一一落定。
02
一切還只是個開始
自2024 年巴黎車展發佈「歐洲市場計劃」後,廣汽圍繞One GAC 2.0 推進歐洲深度本地化,在市場、渠道建設、服務體系及能源補給網絡建設層面成果顯著。
與此同時,從廣汽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設立Segambut(泗巖沫)工廠,到廣汽在泰國羅勇府建設產能5萬輛的智能工廠,再到去年,廣汽與柬埔寨合作伙伴TH集團正式簽署KD工廠合作協議,計劃設立4條組裝線,年產能可達1.5萬輛,可見,廣汽海外工廠的建設亦是馬不停蹄。
而從廣汽集團最近的財報中也能看得出來,廣汽正舉全集團之力開拓國際市場,上半年廣汽自主品牌海外終端銷量超5萬輛、同比增長45.8%,目前已累計進入85個國家和地區、建成超570個銷售與服務網點。
對於下半年,廣汽更是規劃打造5萬輛級至10萬輛級的核心市場及多款拳頭產品,並聚焦歐洲、澳新、巴西等市場,力爭全年新增網點超170個,可以說,廣汽出海戰略從來就沒停下。
只是,在這場戰役下,如何取得可持續性發展對於廣汽來說,同樣非常重要。
陳家才自己也坦言,要想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尊重,唯有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也就是說,再多的規劃也好,或是再有力的產品矩陣,車企系統性的長久耕耘是必不可少的。
20多年的從業經驗是陳家才幫助廣汽國際化越做越好的基礎,但相較於,在他的帶領下,奇瑞國際化的發展梯隊得以建立,捷途品牌短時間內在多個國際市場站穩腳步並取得熱銷的成功案例,更是廣汽國際所看中的。
今年,是廣汽番禺行動落地執行的第一年,在新任董事長馮興亞的指導下,廣汽非常渴望走出舒適區。
因此,陳家才的即將加入,有着現狀驅使的意思,但更多的是,整個廣汽集團在改革道路上的決心已經從口頭上滲透到了各個業務的執行層面。
進入2025年後,我們就能看到,廣汽集團緊扣「番禺行動」戰略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已面向社會公開開放超30箇中高端核心崗位。而廣汽新一屆職業經理人的招聘更聚焦多元背景人才吸納,成功吸引了外部頂尖人才加盟。陳家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而從「百萬英才匯南粵」招募科技人才到全球招聘職業經理人,從體系幹部競聘上崗到引入外部創新型管理者,廣汽確確實實在以實打實的行動,打造新時代的「廣汽人才生態」。
當然,回到廣汽的國際業務上,既然於裏於外,汽車出口是每一家中國車企必須參透的課題,更能體現出,廣汽這一系列所敲定的決策是多幺正確。而從此刻看向未來,進入「戰時狀態」的廣汽,實現「二次騰飛」或將指日可待。
責編:崔力文 編輯:何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