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太坊的企業買盤試驗似乎正在實時瓦解。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貨幣——以太坊在週二跌破3400美元,隨着華爾街對AI熱潮所推動的股票市場看漲狂熱情緒顯著消退,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行,以太坊以及「加密貨幣風向標」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均跟隨美國科技股回調勢頭同步下滑,但是加密貨幣的回調幅度相比於美股而言劇烈得多。
此番科技股與加密貨幣這兩大長期以來走勢幾乎同步的風險資產同時遭遇大舉拋售,已將以太坊價格從8月的歷史最高點全面回撤30%,回到一大波聚焦於囤積以太坊的美股上市公司買入和持有以太坊大浪潮之前的價位水平,這些近年來大舉囤積比特幣或者以太坊的「金庫公司」基本上已經失去閒置現金(全身心投入了加密貨幣),並且可能在這波暴跌潮中傾向保住利潤而進行加密貨幣拋售操作,可謂將進一步鞏固了這一頗具去中心意義的代幣步入熊市的態勢。

全球最大市值加密貨幣——比特幣在近期的跌幅雖然好於以太坊但是同樣顯得慘烈,比特幣已抹去夏季的全部漲幅,回吐了華爾街熱烈追捧比特幣以及機構們對於比特幣ETF買盤激增期間帶來的漲幅。週二紐約交易時段,這一最早的加密貨幣一度下跌7.4%,至96,794美元,為自6月以來首次跌破10萬美元關口。這較一個月前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超過20%,這一跌幅與美國股市,尤其是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100指數熊市期間回調幅度一致。
市場研究機構10x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這一逆轉令以太坊最激進的企業型支持者——在美股市場上市的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Inc. (BMNR.US)面臨逾13億美元的賬面虧損。這家上市公司由硅谷「風投教父」兼億萬富翁Peter Thiel提供資金支持,由有着「華爾街神算子」稱號的資深股票市場老兵Tom Lee全面掌舵,其戰略模仿了Michael Saylor所創立的Strategy(原MicroStrategy公司)的比特幣資產負債表「金庫公司」打法,以高達3909美元的平均價格買入了340萬枚以太坊。隨着「彈藥庫」全部投放完畢,Bitmine目前正承受着不斷加大的壓力。
撐起以太坊牛市的Bitmine遇到重大挑戰
「數月來,Bitmine 一直在推動以太坊的超級牛市敘事以及加密貨幣資金流向。」10x Research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而現在,它的現金已基本上全數投入,並且揹負逾13億美元未實現虧損,再無可用的乾粉。」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那些以高於其淨資產價值(NAV)溢價買入Bitmine股票資產的散戶投資者們遭受的打擊更為嚴重,市場當然對於「接飛刀」的興趣可謂十分有限。
兼任Bitmine董事長的Tom Lee是華爾街頂級資管機構之一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的聯合創始人及管理合夥人,他本人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Bitmine 的代表也未立即回應。
Tom Lee是華爾街近年來為數不多精準預測標普500指數牛市走勢的多頭勢力,尤其是在2022年年末悲觀情緒籠罩華爾街之時精準預測到了美股將在2023年-2024年出現牛市行情,因此被投資者們稱為「華爾街神算子」。
Bitmine Immersion可謂公開披露從挖礦業務轉向以太坊金庫戰略。Bitmine把公司股權當作「孖展發動機」,把以太坊(ETH)當作「類貨幣的高β+功能性資產」,在以太坊擴容落地、ETF與機構化提速、全球RWA上鍊大趨勢的結構性趨勢下,放大每股對ETH的敏感度;它與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金庫思路相似,但ETH的質押/應用層使其既可能帶來超額阿爾法收益,也疊加了更多執行層面的要求與合規複雜度。
Bitmine 的龐大押注從來不只是一次簡單的資產負債表交易。該公司的累積行為體現了一個更加宏大的構想:數字資產可以從投機工具轉變為一家公司的企業財務金融基礎設施,鞏固以太坊在全球金融主流領域中的價值與交易地位。Tom Lee等以太坊擁躉們認為,通過將以太坊鎖定在上市公司金庫中,企業將幫助引導出一個新的去中心化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代碼取代交易合約、以太坊代幣充當實際資產。
Bitmine這一論斷或者說是以太坊雄心壯志,幫助推動了夏季以太坊的史無前例牛市行情,將以太坊價格推升至接近 5,000 美元,同時,以太坊 ETF 僅在7月和8月就吸引了逾90億美元資金流入。但自10月10日加密市場單日大幅暴跌以來,形勢已然徹底逆轉:據 Coinglass彙編的最新數據,自那以後,以太坊ETF已出現8.5億美元資金流出,以太坊期貨未平倉合約規模也大幅減少了160億美元。
Tom Lee此前不久曾經堅定預測,以太坊將在今年年底前漲至 16,000 美元。
股價暴跌超70%的Bitmine
根據Artemis 的統計數據,Bitmine市值與淨資產價值的倍數(mNAV)已從7月的 5.6倍暴跌至當前的1.2倍,而Bitmine的股價自今年創下的歷史峯值以來已大幅下跌 70%。
與此前那些和比特幣資產掛鉤的上市公司類似,Bitmine 的股權如今的交易價格更接近其基礎持倉,隨着市場重新評估曾經附着在其資產負債表加密資產上的高昂估值倍數。

Bitmine的mNAV溢價大幅下挫
上週,另一家公開上市並且同樣持有以太坊金庫但是市值規模小得多的公司ETHZilla(ETHZ.US) 出售了價值4000萬美元的持倉規模,用於回購股票,以期使其mNAV比率恢復正常區間。該公司當時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ETHZilla計劃使用其出售以太坊所得剩餘收益進行額外的股票回購,並打算繼續出售以太坊以回購股票,直到其淨值折價恢復正常。」
即便價格已經下跌,以太坊這一熱門加密貨幣的長期基本面看起來仍然非常穩健:它處理的鏈上價值依然超過包括Solana在內的任何競爭對手的智能合約網絡,其質押機制也讓這一代幣同時具備收益屬性和通縮特徵。然而,隨着Solana等競爭對手們底層技術獲得積極進展、ETF資金流向逆轉以及散戶們投資興趣減弱,Bitmine等龐大的企業買盤可以穩定加密貨幣價格這一牛市敘事正在被嚴重動搖。
以太坊本質上而言是一個開源化的區塊鏈平臺,旨在支持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和智能合約。以太坊不僅僅是一種加密貨幣(即ETH),它提供了一個可以運行代碼的去中心化計算平臺。智能合約使得用戶可以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交易,且合同的執行完全依賴於代碼的執行,而非第三方信任。自詡為「以太坊殺手」的Solana當前同樣成為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發行的首選網絡,Solana通過創新的PoH和PoS混合共識機制,在處理速度和交易費用方面相比於以太坊具有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