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賀晴
語音「發車」啓動車輛,車內沒有司機也沒有安全員……賽博朋克的無人駕駛出行已經在廣州等多地實現。11月5日,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上線運營。時代財經日前在廣州南沙區體驗了一趟Robotaxi出行。
在手機通過小馬智行APP下單,叫車過程與普通打車軟件基本相同。車輛行駛途中,變道、轉彎等操作如老司機駕駛一般平穩。4公里路程,打車費13.1元,與當地普通網約車、出租車價格基本持平。
據悉,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從今年4月全球首發、6月開啓路測,用時半年即投入正式運營。小馬智行副總裁莫璐怡透露:「11月初開始第一波的落地後,接下來每週或者是每個月都會有新增的車輛在各地加入到運營團隊中。我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把今年所有量產的車輛逐步投放市場,同時我們的運營地區也會不斷擴大。」
隨着小馬智行、百度旗下蘿蔔快跑等無人駕駛出租車正式進入規模化運營階段,越來越多Robotaxi上路接單,並逐步重塑城市交通。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副駕位開放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已在廣州南沙區全域運營。日前,通過小馬智行APP,時代財經在南沙區一鍵呼叫了一輛第七代Robotaxi。外觀上,第七代Robotaxi採用了湛藍底色加上小馬智行吉祥物POPO,點亮科技感與親切度。
靠近車輛後,系統可以通過手機藍牙信號識別身份,自動解鎖車門。與此前的第六代Robotaxi副駕位不開放不同,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副駕位是開放的,多了一個乘坐座位,便於乘客在中控屏上實時查看行程、操作音樂播放、進行空調調節等。據悉,未來車輛也將全面接入語音交互。
上車後,確認關閉車門並繫好安全帶,可直接通過語音「開始行程」,Robotaxi隨即啓程,行程中,全程無人干預,經過紅綠燈路口、轉彎、變道以及禮讓行人,過程順利。
圖片來源:時代財經攝
小馬智行副總裁張寧介紹:「一直以來,我們都按照全場景能力來進行設計,這意味着車型不僅需要支持普通的城區場景,還包括市中心的鬧市場景,晚高峯、城中村、以及覆蓋場站的場景等,基本上用戶能想象得到的日常出行會去到的地方,小馬智行一定能夠處理好這些場景。包括北方冬天下大雪,廣深等地區會有颱風,這些對我們來說都已經是如數家珍的技術挑戰,都已經處理得很好了。」
據悉,為了應對各類場景和路況,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共搭載6大類34個傳感器,包括9顆激光雷達、14顆攝像頭、4顆毫米波雷達,覆蓋了從車身360°盲區到最遠650米範圍內的物體和環境檢測。
在乘坐體驗上,Robotaxi行駛平穩。時代財經瞭解到,在充分考慮路況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習慣的情況下,小馬智行Robotaxi合理規劃加減速頻率和幅度,避免乘坐純電車型普遍容易出現的眩暈感。
價格方面,時代財經打車行程約4公里,車費13.1元,與當地普通網約車或出租車大致持平。小馬智行並沒有選擇拼低價,莫璐怡稱:「我們希望用戶是為我們的高品質出行而買單,所以我們自身定價不會做得特別低。」
其還透露:「在北京同一個區域中有很多不同的自動駕駛公司,我們定價是最貴的,但是單量每天還是非常多。當有一個很好的品質服務之後,用戶是願意為此買單的。」
第七代Robotaxi目標實現盈虧平衡
隨着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投入運營,Robotaxi業務的商業化路徑以及盈利等問題受到關注。
「第七代車從設計伊始,我們對它的目標就是希望未來能夠成為一個真正能賺錢的車隊。」莫璐怡表示,「當未來有機會增加更多車輛的時候,不是不斷在燒錢,而是以一個健康的方式去進一步擴大規模,我們對Robotaxi未來的增長還是有一個不錯的預期。」
根據小馬智行的第二季度財報,其今年第二季度Robotaxi服務收入為150萬美元,同比大漲157.8%,其中來自乘客端的收費收入同比飆升超300%。小馬智行稱:「強勁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用戶採用率的擴大、一線城市需求的增長以及部署的Robotaxi車輛車隊的增加。我們還繼續優化我們在不同用戶羣中的定價和運營策略,從而提高了用戶參與度和服務效率。」
不過,與其收入上漲交織的是研發、銷售等營業費用攀升。根據財報,2025年第二季度,小馬智行運營費用為6470萬美元,同比增長75.1%,其中,研發費用為4900萬美元,同比增長69.0%;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為1570萬美元,同比增長97.3%。
更大規模的車隊投入,也意味着在車輛製造、維護、道路通行及運營人員方面的成本或將同步上升。
在降本方面,第七代Robotaxi實現突破。據悉,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採用了100%車規級零部件,具有60萬公里設計壽命,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上代下降70%。
張寧介紹,整體成本來源有幾大塊,一個是域控制器,相當於無人駕駛的大腦,它相較於上一代有80%左右的成本下降。「這個是小馬智行自研,通過車規級的芯片來實現降本。」
還有部分成本下降則來源於激光雷達成本降低,這得益於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鏈的高度發達。「早期來講,2015、2016年左右,一個激光雷達可能高達10萬美金,但是現在一個質量很不錯的車規級激光雷達也就是2000多塊錢,甚至將來可以做得更低。隨着整個技術的發展、產業規模的擴大,小馬智行也享受了這部派息利。」
在小馬智行的構想中,第七代Robotaxi在1000+臺車的規模下,車隊自己能夠做到盈虧平衡。張寧表示:「這意味着一臺車可能揹負着自己的硬件成本這筆債出生到去打工,每天掙回來的錢,在它生命週期裏面是能打平的。此外,從這1000臺車作為起點,每加一臺車自己都能養活自己。」
根據小馬智行透露,第七代Robotaxi盈虧平衡的時間點目標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其相信,新一代的車輛在各地運營起來之後,一定會使得Robotaxi的收入得到一個不錯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