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默沙東發佈HIF-2α抑制劑兩項Ⅲ期腎細胞癌研究關鍵結果

九洲藥業
11/07

2025 年 10 月 28 日,默沙東宣佈了兩項關於貝組替凡(Welireg)的 Ⅲ 期腎細胞癌研究關鍵結果,在腎細胞癌治療領域引發廣泛關注。這兩項研究聚焦不同階段的腎細胞癌患者,為該疾病的治療策略帶來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Jiuzhou News

在 LITESPARK-011試驗(晚期腎細胞癌)中,研究團隊評估了雙重口服療法 Welireg(貝組替凡)聯合侖伐替尼用於治療既往接受抗 PD-1/L1 療法後疾病進展的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療效。該試驗取得了重要突破,達到了無進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終點之一,與對照藥物相比,貝組替凡聯合侖伐替尼在 PFS 方面表現出統計學顯著且具有臨牀意義的改善 ,為晚期腎細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在另一主要終點總生存期(OS)方面雖觀察到了改善趨勢,但在此次中期分析時,該結果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後續將依據臨牀試驗方案繼續對 OS 進行檢驗。

關於腎細胞癌(RCC)

1. 發病率

全球概況:腎細胞癌佔全球所有惡性腫瘤的2%~3%,在泌尿系統腫瘤中僅次於膀胱癌,發病率居第三位。2020年全球年齡標準化發病率(ASIR)為男性6.1/10萬、女性3.2/10萬,死亡率(ASMR)為男性4.6/10萬、女性1.8/10萬。發達國家發病率顯著高於發展中國家,例如捷克男性發病率高達20.0/10萬。

中國情況:中國腎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預期發病率為6.68/10萬(男性4.32/10萬,女性2.36/10萬),死亡率2.34/10萬。2009—2014年發病率年均增長約7.89%,農村地區增速更快(9.15%)。

2. 全球患病人數

2020年全球新發腎癌病例約43.1萬例,死亡約17.9萬例。預計到2040年,年死亡人數將超過30萬。

3. 主要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侷限性腎癌的首選治療方式,包括根治性腎切除術或保留腎單位的部分切除術,5年生存率可達92.5%。

靶向治療: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藥物是主流,如:

VEGF抑制劑: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帕唑帕尼、卡博替尼。

mTOR抑制劑:依維莫司、替西羅莫司。

免疫治療: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如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和CTLA-4抑制劑(如伊匹木單抗)。

聯合療法:卡博替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CheckMate-9ER試驗顯示顯著延長生存期)。

其他治療:

細胞因子治療:干擾素-α(IFN-α)和白介素-2(IL-2)曾用於晚期患者,但因副作用大且療效有限,現多被靶向藥物替代。

放療與化療:化療有效率僅4%~5%,放療主要用於轉移竈的姑息治療

關於貝組替凡

1. 藥物機制

貝組替凡(Belzutifan)是一種口服、強效且選擇性的缺氧誘導因子-2α(HIF-2α)抑制劑,其核心作用機制圍繞對HIF-2α信號通路的調控:

(1)靶向HIF-2α的異常積累

VHL基因突變關聯:在VHL病或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中,VHL基因突變導致HIF-2α無法被正常降解,從而在細胞核內異常積累阻斷二聚體形成:貝組替凡通過結合HIF-2α的PAS-B結構域,阻止其與HIF-1β形成異二聚體,進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轉錄激活。

(2)調控下游致癌通路

抑制促癌基因表達:HIF-2α的異常激活會驅動血管生成(如VEGF)、細胞增殖(如cyclin D1)和糖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貝組替凡通過抑制HIF-2α,顯著降低這些基因的轉錄水平。

抗腫瘤效應:在腎細胞癌小鼠模型中,貝組替凡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腫瘤生長抑制,並降低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等生物標誌物水平。

(3)聯合治療潛力

協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輔助治療(如LITESPARK-022試驗)中,貝組替凡聯合帕博利珠單抗(PD-1抑制劑)可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

協同抗血管生成藥物:與侖伐替尼(VEGF受體抑制劑)聯用,通過雙重抑制血管生成和缺氧信號通路,延長晚期腎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2. 分子結構

貝組替凡的分子結構設計優化了其對HIF-2α的選擇性和藥代動力學特性:

(1)小分子抑制劑特性

化學類別:屬於口服小分子化合物,研發代號PT2977,分子量為406.4 g/mol。

結構優化:作為第二代HIF-2α抑制劑,其結構通過改造增強了與HIF-2α PAS-B結構域的結合親和力,IC50為9 nM,較第一代藥物顯著提升效力和穩定性。

(2)特異性結合機制

結合位點:通過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特異性結合HIF-2α的PAS-B結構域,阻斷其與HIF-1β的結合界面。

選擇性優勢:對HIF-2α的選擇性高於HIF-1α(後者在正常生理性缺氧中起主要作用),從而減少脫靶毒性。

3. 關鍵研究支持

臨牀前數據:在ccRCC異種移植模型中,貝組替凡單藥治療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並下調cyclin D1和VEGF等靶基因表達。

臨牀驗證:Ⅲ期LITESPARK-005試驗顯示,貝組替凡單藥對比依維莫司,總緩解率(ORR)顯著提高(22.7% vs. 3.5%)。

基於以上數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經正式批准了默沙東(MSD)公司申報的5.1類新藥貝組替凡片(通用名暫譯,英文原名為belzutifan)的上市申請。這款藥物在治療VHL(Von Hippel-Lindau)疾病相關的腎細胞癌(RCC)、中樞神經系統(CNS)血管母細胞瘤以及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方面展現出了顯著的療效。

結語

貝組替凡的Ⅲ期研究數據為腎細胞癌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數據顯示HIF-2α抑制劑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或抗血管生成藥物(侖伐替尼)展現協同效應。同時,為PD-1/L1耐藥患者提供新選擇,並探索術後輔助治療新方案。後續還需要繼續關注貝組替凡OS數據的成熟度(長期生存獲益)以及安全性數據披露,這也將影響最終臨牀價值評估。

參考文獻

[1] NMPA官網

[2] 默沙東官網

[3]Globa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2020.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