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財報,網絡設備製造商Arista Networks的股價卻意外大跌,這不僅反映了市場對AI相關股票的極高期望,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其未來增長動力的審視。
在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Arista Networks公佈其營收同比增長27%至23.1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75美分。這兩項關鍵指標均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普遍預期的22.6億美元和72美分。
然而,這份強勁的業績報告並未能提振其股價,財報發佈後,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滑,並在次日交易中延續跌勢,跌幅超過8%。
市場的負面反應,主要源於其未能滿足投資者更高的期望。Arista給出的第四季度營收指引區間為23億至24億美元,中值為23.5億美元,僅略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3.3億美元。此外,公司決定維持其2026年銷售額增長20%的長期預測,這在渴望看到「業績超預期並上調指引」的投資者看來,顯然不夠驚豔。
與市場的短期悲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司管理層對未來充滿信心。Arista首席執行官Jayshree Ullal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宣稱,公司正處在一個「不可否認且爆發性的AI大趨勢」之中,並將其形容為「網絡連接的黃金時代」。其表示,AI的崛起將推動網絡行業的潛在市場總額(TAM)在未來幾年內增長至超過1000億美元。
增長指引未能滿足市場高期望
對於一隻在2025年財報發佈前已飆升近40%的股票而言,僅僅「符合」或「略超」預期的指引,已不足以支撐其高估值。
Evercore ISI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財報後的負面股票反應,反映出遠期盈利預測沒有出現實質性上調的現實」。
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也認為,股價下跌可能是「過高期望和基本面沒有真正轉變的結果」。他們維持對該股「與大市持平」的評級。
在投資者看來,Arista維持2026年20%的銷售增長預測,意味着未來的增長速度可能不會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進一步加速。
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引發擔憂
更深層次的擔憂,來自公司收入結構的細節。據Raymond James分析師透露,Arista的業績超預期主要得益於服務收入,該部分收入比其模型預測高出18%;而包括其旗艦網絡交換機在內的產品收入,則未達到他們的預期。
Arista的核心業務是為數據中心提供網絡交換機等硬件設備,其主要客戶包括微軟和Meta等科技巨頭。因此,產品銷售的相對疲軟,可能會讓部分投資者擔憂其核心硬件業務的短期需求,儘管公司整體收入仍在強勁增長。
CEO看好AI驅動的「黃金時代」
儘管市場反應冷淡,Arista管理層依然堅定看好由人工智能驅動的長期機遇。
CEO Jayshree Ullal在電話會上表示,隨着AI模型規模和複雜性的增長,對網絡規模的需求也在同步擴大。Ullal強調,公司為2025年設定的15億美元AI相關總收入目標「正在順利推進」。
William Blair的分析師Sebastien Naji在研究報告中寫道,Arista管理層相信「我們仍處於AI大趨勢的早期階段」。
他指出,Arista不僅在AI後端網絡市場佔據有利位置,也正受益於AI前端網絡(部分由推理需求增長驅動)需求的增加。
押注以太網鞏固AI網絡地位
為了抓住AI帶來的機遇,Arista正積極佈局下一代網絡技術。
據媒體最新報道,Arista在本季度聯合AMD、英偉達、思科、Meta、微軟等行業巨頭,共同發起了「可擴展網絡以太網(ESUN)」倡議,旨在推動以太網技術更好地服務於AI基礎設施。
Ullal透露,Arista的以太網產品組合完全兼容超以太網聯盟(UEC)的規範,並將繼續增加合規性功能。其預計,圍繞以太網的各種AI網絡設計將在2026年具體化,並在2027年真正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