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八屆進博會的「全勤生」,以「共創醫療科技未來」為主題,美敦力今年再次攜百餘款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亮相,其展臺面積與展品數量均創歷屆新高,全面展示美敦力在醫療科技,尤其是智能醫療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美敦力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美敦力深入推進在「研發鏈」「孵化鏈」和「供應鏈」的本土布局,堅定踐行助力中國醫療高質量發展的承諾。
延續「年年上新」的傳統,今年聚焦人工智能與醫療的深度融合,美敦力帶來了7款首展產品,展現數智醫療在臨牀上的實際應用,期待重新定義未來的診療路徑和體驗。
其中,全球首展產品Stedi超硬導絲(注:該產品尚未在國內註冊上市)是美敦力新一代用於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導絲,在具有高硬度和穩定的強支撐力的基礎上,採用創新預塑型設計,為TAVR手術提供支持。
亞太首展的美敦力全球首款閉環可充電脊髓神經刺激系統Inceptiv(注:該產品尚未在國內註冊上市),曾被《時代》雜誌評為2024年最具突破性的創新之一。該系統能夠「傾聽身體發出的聲音」,感知不同動作下脊髓生物信號的變化並實時自動調整刺激,以幫助慢性疼痛患者獲得更加持續一致的治療體驗。
▍共創本土生態,構建本土價值鏈新格局
得益於進博會強大的溢出效應,美敦力有超過30款明星展品已成功轉化為惠及中國患者的臨牀實踐。美敦力腦機接口領域的戰略性產品可充電、可感知閉環腦起搏器Percept RC在去年完成首展後,即將在國內投入臨牀應用。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Symplicity RDN療法,在進博會展出後,次年依託博鰲先行先試政策,完成「中國首例」特許手術,至今已在中國完成百餘例臨牀應用。
除了加速引入全球創新產品外,美敦力也實現了從「展商」到「投資商」的升級。
「作為進博全勤生,八年進博會之旅讓美敦力受益匪淺。以‘全球智慧本土化、中國創新全球化’為戰略方向,我們借力進博會的強磁吸效應,成功實現了從‘參展商’到‘投資商’的戰略升級,並見證了創新成果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關鍵跨越。」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如是說。
據瞭解,深耕本土研發與智造,美敦力在中國佈局了多個核心基地。其中,在美敦力康輝常州科技園誕生的NIM-ECLIPSE術中神經監測系統於今年6月獲得日本PMDA批准上市,正式進入日本市場,並於9月完成首臺臨牀落地。目前,美敦力在中國擁有近7000家供應鏈合作伙伴,其中約90%的直接採購將供給美敦力的海外工廠,中國供應鏈已深度嵌入美敦力的全球體系。
在本屆進博會上,美敦力宣佈啓動首個本土化TAVR手術AI解決方案。該方案由美敦力攜手本土醫生和人工智能企業共同開發,全力構建一條覆蓋全流程的完整診療鏈條。通過這一創新模式,美敦力致力於打造智能療法的全新生態,也為行業探索AI與醫療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美敦力始終高度重視並長期看好大灣區市場發展前景
顧宇韶表示,今年美敦力聚焦數智醫療與精準診療等關鍵領域的最新成果,期待與新老朋友共同激發中國醫療市場的澎湃活力。
顧宇韶認為,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和創新潛力的區域之一,美敦力始終高度重視並長期看好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港澳藥械通’政策是極具前瞻性和示範性的創新舉措,它極大地促進了國際前沿藥械加速惠及中國患者,為像美敦力這樣的創新醫療科技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先行先試平臺,也為深化本地合作、加速創新成果落地創造了絕佳條件。」
在這一政策的強力驅動下,美敦力的多款全球創新產品已經成功引入大灣區。如用於治療心臟性猝死的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在第六屆進博會首次展出後,通過「港澳藥械通」渠道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引進,並於2025年9月完成了全國首批植入,標誌着在預防心源性猝死領域的新突破。此外,在第七屆進博會首展的Penditure左心耳閉合系統也已通過大灣區「藥械通」的使用審批,為房顫患者預防腦卒中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
顧宇韶表示,這些案例充分印證了大灣區在接納全球頂尖醫療科技方面的卓越效率和開放態度,「基於大灣區良好的創新生態、一流的營商環境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期望能進一步依託‘港澳藥械通’等利好政策,將更多前沿的醫療解決方案更快地引入大灣區,並積極探索與本地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及產業鏈夥伴的深度合作,共同參與到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中。」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