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王萌:解析AI加持、國產替代下的工業軟件「智造」浪潮

新浪基金
11/10

  博時基金 指數與量化投資部 基金經理 王萌

  1.工業軟件近期市場關注度攀升,主要是什麼原因?

  王萌:這是由政策、產業需求、外部環境、技術融合等多重深層宏觀邏輯共同支撐。具體來看,政策上國家明確 2027年更新約200萬套工業軟件的目標,為市場增長提供明確空間;產業層面,企業為應對市場競爭,需藉助工業軟件實現精細化管理以降本增效,內生需求強烈;外部環境上,美國對EDA等軟件的多輪管制,凸顯供應鏈安全重要性,推動自主可控從硬件延伸至軟件;同時,技術融合創新也為工業軟件發展注入動力,其戰略地位已遠超一般軟件,成為連接傳統制造與智能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止2025年10月31日)

  2.外部環境變化如何一步步推高工業軟件的戰略地位?

  王萌:外部環境從三方面逐步推高工業軟件戰略地位:一是全球製造業競爭轉向高效率、高柔性、個性化定製,傳統生產模式遇瓶頸,ERP、MES 等工業軟件成為優化生產、加速創新的核心工具,從「可有可無」變為「數字大腦」;二是國際科技競爭加劇,部分國家對中國高端製造領域實施技術封鎖,EDA、CAE等研發設計類軟件作為高端製造「源頭活水」,斷供可能導致產業鏈停擺,使其戰略地位上升至「國家安全和產業鏈安全命門」;三是設備、產線等產生的海量數據需工業軟件處理,以實現數據驅動創新,軟件開始定義和創造新業務模式。

  3.AI 大模型爆發對工業軟件有何影響?

  王萌:AI 大模型對工業軟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加速行業發展與降低應用門檻。以 DeepSeek 為代表的國產開源大模型,縮短了傳統工業軟件迭代週期,同時降低 AI 應用門檻,推動 AI 向工業軟件快速滲透。板塊的投資機會集中在多維度 AI 應用與產品服務體系。在應用場景上,生成式設計、質量根因分析、動態生產排程是企業 AI 投資前三方向;以 ERP 廠商為代表,構建了多層次 AI 產品服務體系,包括提供垂類 AI 模型、無代碼 / 低代碼 AI 開發工具、封裝 Agent 能力的 AI 應用模塊,以及全週期 AI 服務,企業可靈活組合,商業變現路徑多元,相關領域存在較多投資機遇。

  4.當前工業軟件的產業生命週期處於哪個階段?

  王萌:當前工業軟件產業處於不同類別發展不均衡、整體向高端突破的階段。具體而言,嵌入式軟件市場體量較大且有一定優勢,但多模仿海外產品,目前仍難與海外抗衡;經營管理類和生產控制類軟件國產化較普遍,不過仍需進一步發展以佔據高端市場;研發設計類軟件(如 EDA、CAD、CAE)與海外差距明顯,國產化程度低,突破關鍵在於滿足用戶可用性需求,目前國內廠商正加大研發投入,多款產品陸續發佈,加速市場拓展與國產化率提升。

  5.工業軟件具體可分為哪幾類?各類軟件的核心作用是什麼?

  王萌:工業軟件可分為研發設計類、生產控制類、數字化管理類、嵌入式軟件四大類。研發設計類軟件:工業創新核心工具,服務於產品設計研發階段,能讓工程師在虛擬環境構建產品模型,精確計算關鍵參數,實現精準設計與仿真。生產控制類軟件:工業生產核心控制系統,管控從物料投入到成品產出的全過程,保障生產高效、穩定、高質量。數字化管理類軟件:企業核心管理系統,對企業內部資源、業務流程、財務數據等進行統一數字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透明度與可控性。嵌入式軟件:嵌入在控制器、通信、傳感裝置中的軟件,負責採集、控制、通信等功能,主要應用於工業通信、能源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

  6.EDA、CAD、CAE 等 「卡脖子」 工業軟件技術壁壘高在哪兒?

  王萌:EDA、CAD、CAE 的技術壁壘是技術、知識、生態、時間共同構築的複合型高壁壘,具體體現在四重維度。一是算法與理論壁壘:核心涉及複雜數學與物理問題。以 EDA 為例,佈局佈線需解決天文數字級解空間的優化問題,依賴圖論、離散數學等算法,仿真還涉及電磁場、半導體物理相關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底層是數學公式與物理定律,需數十年基礎研究積累。二是工程與架構壁壘:理論轉化為可用軟件難度大。如 EDA 軟件需極致優化算法,利用並行計算和硬件加速保證超大規模電路仿真速度,且要確保處理複雜用戶模型時不崩潰,工業界對軟件穩定性、效率要求很高,「差不多」的結果無法滿足需求。三是知識與數據壁壘:工業軟件是工業知識(Know-how)的結晶,國產軟件難獲取一線頂級製造商的核心數據和經驗,陷入「沒人用→沒數據→不準確→沒人用」的負循環,缺乏關鍵知識與數據支撐,軟件功能難以完善。四是生態壁壘:用戶習慣與產業生態綁定緊密。工程師長期使用國外軟件形成固定工作流程,切換軟件學習成本與風險高;以 EDA為例,與芯片設計流程、晶圓廠工藝深度綁定,形成「芯片設計公司→EDA 軟件→晶圓廠」鐵三角,新玩家難以切入。

  7.工業軟件板塊的核心投資邏輯有哪些?

  王萌:工業軟件板塊有三大核心投資邏輯:

  國產替代與需求釋放(底層確定性):外部技術封鎖與國內政策催化,加速國產替代進程,國家層面目標與政策為市場需求釋放提供保障,核心工業軟件長期依賴進口,替代空間巨大,為行業發展提供底層確定性。

  產品力提升驅動增長(內生動力):國產軟件雖在功能上逐步「能用」,但在性能、穩定性、生態兼容度上仍落後於國際巨頭,國內廠商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外延併購雙輪驅動提升產品力,從「能用」向「好用」「增值」轉變,才能真正釋放商業價值,驅動企業增長。

  AI 賦能帶來新機遇(變量與溢價來源):AI 為國產工業軟件提供跳躍式發展可能,不僅助力國產替代,還可能在部分場景實現領先;AI 推動 SaaS 化、訂閱制、雲仿真等模式落地,提升企業收入可持續性;作為行業範式變革,AI 賦能讓工業軟件具備彎道超車潛力,是行業估值溢價的重要來源。

  8.國證工業軟件指數有哪些特點?

  王萌:國證工業軟件指數特點如下:市值分佈來看,成份股以中小盤為主,總市值 500 億元以下股票權重佔比超七成,1000 億元以上超大盤股、500-1000 億元大盤股權重佔比分別為 10.76%、17.20%,中小盤敞口高。從行業覆蓋來看,第一大行業為計算機,同時覆蓋機械設備、電力設備、通信等製造業行業,體現工業軟件在製造業的廣泛應用,主要覆蓋垂直應用軟件、IT 服務、工控設備(機械)子行業,橫向通用軟件子行業權重僅 5.95%,「toB」 特徵鮮明,聚焦服務製造業客戶的企業。從市場屬性與研發投入來看,科創板、創業板成份股權重合計超 2/3,與板塊科技成長屬性匹配;研發投入高且穩步提升。(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止2025年10月31日)

  注:指數相關信息來自指數編制公司,具體請以指數編制公司發佈信息為準,後續可能發生變化。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特徵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

MACD金叉信號形成,這些股漲勢不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栩彤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