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電新】鋰電行業10月洞察:終端旺季加持,鋰電價格上漲

新興產業觀察者
11/10

+

目錄

1. 本月洞察:儲能景氣超預期,材料價格預反轉

2. 行業景氣度跟蹤及覆盤

▫ 需求:全球新能源車、儲能終端跟蹤覆盤

▫ 量&價:旺季在即,排產小幅增長、價格整體維持上調

▫ 週期:行業庫存水平提升,板塊進入補庫階段

▫ 新技術:固態電池及複合集流體進入工程化及產業化關鍵窗口期

3. 覆盤:指數及個股走勢

▫ 板塊行情回顧

▫ 重點個股行情回顧

4. 投資建議

5. 風險提示

摘要

投資邏輯

本月行業重要變化:

1)鋰電:10月27日,碳酸鋰報價7.55萬元/噸,較上月上漲3%;氫氧化鋰報價7.20萬元/噸,較上月上漲0.4%。

2)整車:9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37萬輛,同/環比+22%/16%;1~9月累計批發973萬輛,同比+34%。

行情回顧:

2025年9月以來,鋰電板塊表現較為活躍,多數環節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鋰電銅箔板塊實現領升,漲幅為43%;僅低空經濟呈現下跌態勢,下跌幅度為-1%。本月鋰電相關板塊多數環節月度成交額持續增長,主要系儲能、人形機器人等板塊資金交易活躍。本月過半鋰電相關板塊的3年曆史估值分位處於高位,市場對鋰電板塊關注度較高。

本月研究專題:儲能景氣超預期,材料價格預反轉2025年上半年,中國儲能行業迎來訂單「井噴期」,累計訂單量突破250GWh,較去年同期實現跳躍式增長;儲能系統出貨量在上半年達到167GWh,同比增長86%。從開年至今,10GWh級別的大額訂單已成為行業常態,國內外市場均有亮眼表現。隨儲能景氣的超預期,鋰電池行業供需格局也持續改善,目前多環節出現漲價跡象,隨着行業需求增長,疊加供給端擴張受限,明年有望開啓持續性的漲價週期,形成「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

本月行業洞察

新能源車:9月銷量高增,中歐持續領跑全球,美國需求持續上升。9月中國/歐洲十國/美國新能源車銷量137/33/17萬輛,同比+22%/36%/37%,滲透率54%/32%/14%。中國銷量累計同比增速超預期,主要系受到政策發力和「金九銀十」前新車密集投放。歐洲十國9月同比繼續超預期,同比環比均大幅上漲;8月假期過後,歐洲市場大幅提振,英國、西班牙等國的電車補貼政策均極大地刺激市場。美國8月銷量持續回升,主要系補貼取消前消費者搶先購買,疊加經銷商通過活動或折扣的手段減少庫存,短期內顯著提振了市場需求。

儲能:9月國內儲能裝機有所回落,美國裝機量下降。9月國內裝機4.0GWh,同/環比+69%/-68%;1~9月累計68.1GWh,同比+45%。9月美國儲能併網2.3GWh,同/環比-21%/-33%;1~9月累計27.4GWh,同比+36%,8月初美國簽署修改後ITC法案,整體邊際利好儲能經濟性,項目搶裝提前併網,9月實際併網量已呈回落狀態。據ABIA,9月我國儲能及其他電池銷量36.0GWh,同/環比+36.1%/+1.0%;1~9月累計銷量281.1GWh,同比+78.9%,維持較高景氣度。

鋰電排產跟蹤:10月旺季,環比變動3%~9%,同比增長21%~50%。2025年1~10月,碳酸鋰/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預排產累計同比預計達27%~58%,其中單10月電池、負極、電解液同比超40%;各環節排產環比小幅上調,主要系因旺季在即,各廠商訂單普遍增加,需求端持續擴張。

鋰電價格:旺季當前,鋰電材料價格見漲,資源品、電芯、電解液、正極、隔膜皆有所上漲,六氟磷酸鋰月漲幅達66%,石墨材料下行。本月資源品、正負極、電解液等主要材料價格受需求影響普遍持續上漲,石墨材料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傳導效應影響價格下降。

新技術:2H25起固態電池及複合集流體進入工程化、產業化關鍵窗口期。2025年車規級全固態電池中試線與設備訂單顯著拉昇,示範裝車時間收斂至2026~2027年,且2027年全固態裝車規模由千臺預期提升至萬臺,率先開啓GWh需求。此外,產業反饋複合集流體3Q25進入量產前準備、4Q25或開始規模量產,關注集流體公司導入機會。

投資建議:

2025年,鋰電新一輪擴產潮疊加固態技術突破驅動行業Capex加速,產業鏈景氣度多元開花。重點推薦細分賽道龍頭及固態新技術公司: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科達利,及廈鎢新能等。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儲能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歐美政策制裁風險等。

正文

本月研究洞察:儲能景氣超預期,材料價格預反轉

2025年上半年,中國儲能行業迎來訂單「井噴期」,累計訂單量突破250GWh,較去年同期實現跳躍式增長;儲能系統出貨量在上半年達到167GWh,同比增長86%。從開年至今,10GWh級別的大額訂單已成為行業常態,國內外市場均有亮眼表現。

此次儲能的景氣爆發,不僅在數量上超預期,在增長區域上也較以往更為多元。根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數據,2025年1月至9月,中國儲能企業在海外市場新獲訂單總規模達215GWh,同比增長132%。其中,歐洲市場以48GWh訂單領跑,澳大利亞(43GWh)、中東(40GWh)、亞洲(除中東國家)(26GWh)和美洲(21GWh)緊隨其後。2024年之前,中國儲能企業的海外訂單幾乎只來自美國和歐洲。新興市場成為需求的核心增長引擎,是2025年儲能市場火熱的另一重要原因。特別是中東和澳大利亞客戶,單個項目規模大、技術水平高,且交付週期短,創造了大量高質量新需求。

儲能的超預期增長與近期儲能領域的技術進步關聯密切。2025年Q3,中國儲能產業在技術領域多點突破。大容量電芯技術實現規模化量產,500Ah+電芯成為行業標配,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企業的超大容量電芯相繼交付;鈉離子電池商業化加速,海辰、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均推出相關產品,其資源、成本、安全性優勢為產業帶來增量;構網型儲能技術加速落地,為電網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儲能的高增長也與產業政策環境的支持優化相關。2025年9月《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明確2027年新型儲能裝機達1.8億千瓦以上,帶動投資約2500億元;除此之外,地方配套政策亦密集出臺,各地紛紛構建"容量電價+輔助服務+峯谷套利"的多元化收益體系。海外市場同樣受政策刺激,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補貼刺激儲能需求激增;歐洲英、德等國出臺刺激政策,2025~2030年歐洲市場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23%。

隨儲能景氣的超預期,鋰電池行業供需格局也持續改善:9月排產略高於此前預期,10月排產進一步提升10%,旺季生產節奏再上臺階,各家企業對後續高景氣度延續給出明確指引。需求端,儲能需求超預期成為核心增長動力,疊加電動車市場穩步復甦,鋰電池呈現供不應求態勢,預計供給緊張局面將延續至2026年年中。

價格方面,電池價格自9月環比已上漲超15%,預計Q4仍有提升空間;材料環節也受儲能需求傳導影響,漲幅明顯:根據SMM數據顯示,氫氧化鋰與碳酸鋰9月均價環比皆增長達20%;6f(六氟磷酸鋰)價格漲幅顯着,9月價格達5萬/噸,環比增長6%,10月日均價更突破8萬/噸;隔膜、高壓密鐵鋰等環節也小幅調漲,預計2026年長協價格有望進一步上調,行業盈利水平逐步修復。

目前電池產業鏈各環節已出現的漲價跡象,隨着行業需求增長,疊加供給端擴張受限,明年很可能開啓持續性的漲價週期,形成「量價齊升」的良好局面。2025年Q4預計鋰電材料供需還將持續偏緊。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政策即將到期,預計將刺激年底前的產銷增長,形成「搶補貼」效應。另一方面,全球儲能市場也普遍面臨年底的併網交付壓力,需求集中釋放。而供給端的新增有效產能難以在Q4大規模到位,產能爬坡需要時間。

建議關注:鋰電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天賜材料恩捷股份湖南裕能尚太科技,及廈鎢新能等;漲價鏈建議關注6f、儲能電芯、隔膜,及負極等環節公司。

行業景氣度跟蹤及覆盤

2.1 需求:全球新能源車、儲能終端跟蹤覆盤

新能源車:9月銷量持續高增,中歐再度領跑全球

2025年9月,全球新能源車市場表現再度超預期,尤其國內及歐洲市場強勁增長,美國市場呈現增長趨勢。據乘聯會等數據,9月中國/歐洲十國/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分別達到137.1/33.3/16.9萬輛,同比增速分別22%/36%/37%,滲透率達54%/32%/14%。

我們在2025年中期策略中預測,2025年中國/歐洲/美國/全球新能源車增速預計分別為25%/20%/10%/23%。截至2025年1~9月,中國銷量累計同比增速達34%,顯著高於預測值,主要得益於「兩新」政策持續發力,第三批補貼於7月份下達,以及「金九銀十」新車密集投放,共同推動國內銷量形勢向好。歐洲十國1~9月累計同比增速達31%,環比、同比數據均呈現大幅上漲趨勢。8月假期過後,歐洲市場大幅提振,其中英國政府於7月15日重啓電車補貼,儘管對補貼車型和價格設有限制,但仍極大地刺激了市場。9月其新能源車市場環比增長250%,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此外,西班牙的MOVESⅢ補貼計劃以及購買電動汽車的15%個人所得稅減免延長,有力推動了當地電動化轉型,至使其同比增速持續走高至104%。除此之外,美國市場受「大而美」法案影響,美國政府從今年9月30日起將不再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為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消費者搶先購買的同時,經銷商也通過活動或折扣的手段相繼減少庫存,短期內顯著提振了市場需求。

儲能:9月國內儲能裝機有所回落,美國裝機量下降

2025年9月國內裝機為4.0GWh,同比+69%、環比-68%;1~9月累計裝機68.1GWh,累計同比+45%,較8月受四川「136號文」及甘肅、內蒙古容量電價補償政策的影響導致同環比大幅上漲相比,本月裝機量在8月基礎上有所回落。

我們在2025年中期策略中預測,中國/歐洲/美國/全球新增容量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1%/63%/70%/44%。2025年1~9月國內累計同比增速達45%,顯著高於預測值;美國8月儲能併網2.3GWh,同比-21%、環比-33%;1~9月累計裝機27.4GWh,累計同比+36%,8月初美國簽署修改後ITC法案,項目搶裝提前併網,9月實際併網量呈回落趨勢。

儲能系統招標:根據高工產研數據,2025年8月國內EPC及儲能系統中標規模為21.6GWh,同比+63%、環比+12%;1~8月累計同比+195%。EPC中標價格為870元/kWh,環比-13%;儲能系統中標價格為477元/Wh,環比+6%,儲能系統招標市場波動可能繫於「531搶裝潮」之後,市場進入項目節奏調整階段。

儲能電池銷量&出口:根據ABIA數據,2025年9月我國儲能及其他電池銷量36.0GWh,環比+1.0%,同比+36.1%;1~9月累計銷量281.1GWh,累計同比+78.9%。儲能及其他電池出口9.1GWh,環比+20.3%,同比-0.5%;1~9月累計出口70.7GWh,累計同比+76.3%。

2.2量&價:旺季在即,排產小幅增長、價格整體持續上調

10月鋰電排產跟蹤:環增3%~9%,同增21%~50%。2025年1~10月,碳酸鋰/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預排產累計同比預計達27%~58%,其中單10月電池、負極、電解液同比超40%;各環節排產環比小幅上調,主要系因金九銀十車市旺季、儲能需求超預期等,各廠商訂單普遍增加,需求端持續擴張。

10月鋰電價格跟蹤:旺季當前,鋰電材料價格見漲,資源品、電芯、電解液、正極、隔膜皆有所上漲,其中六氟磷酸鋰月漲幅達66%,唯石墨材料下行。本月資源品、正負極、電解液等主要材料價格受需求影響普遍持續上漲,石墨材料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傳導效應影響價格下降。

電解鈷:根據長江有色網,剛果(金)自2025年10月16日起實施的鈷出口配額導致中國鈷溼法冶煉中間品進口量9月同比驟降90%,國內冶煉廠原料庫存普遍不足15天,部分中小廠商被迫減產,疊加10月為行業傳統備貨高峯,高鎳三元材料需求激增帶動高端四氧化三鈷採購量攀升,供不應求造成價格大漲。

動力電芯:根據SMM鋰電回收,供應端受「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影響,電芯廠產量增加;但成本端,受剛果(金)鈷出口政策調整影響,導致鈷鹽價格出現顯著上漲,從而帶動電芯價格同步上升。

三元前驅體:根據SMM新能源,三元前驅體價格在硫酸鈷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下呈現強勁上漲態勢。10月三元市場需求延續9月良好態勢,預計產量將進一步增長。在此情況下,排產較滿的下游正極材料廠商仍存在三元前驅體的採購需求。

三元材料:根據SMM新能源,從原材料成本端看,硫酸鎳與硫酸鈷價格呈現顯著上行,尤其硫酸鈷近期漲幅突出,推動5系三元材料價格快速攀升。需求方面,國內動力市場延續傳統旺季表現,疊加部分補貼政策將於明年退坡的預期,年末或出現訂單集中釋放,對材料需求形成持續支撐。

電解液材料:根據SMM新能源,需求端來看,終端市場的雙重提振直接帶動電解液及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供應端來看,企業生產策略與市場庫存變化加劇了原材料供應緊張,尤其六氟行業供應增速不及需求增長幅度,市場庫存逐步減少,直接推動價格上漲。長期來看,隨着產能逐步釋放、供需關係趨於平衡,價格有望迴歸理性區間。

2.3週期:行業庫存水平提升,板塊步入補庫階段

2025年二季度電動車、動力電池庫存水平提升。我們通過電動車及電池產量及需求測算行業季度庫存水平,4Q24~1Q25,電動車/電池庫存係數分別由1.7/3.7觸底,回升至2.5/5.9,其中動力電池庫存位於合理水平(3.5)上方、電動車庫存水平(2.5)合理。根據乘聯會崔東樹,新能源經銷商廠家和渠道庫存明顯上升,行業庫存總體壓力逐步加大。

板塊所處庫存週期階段:週期上行階段,收入庫存同增。3Q25,鋰電板塊收入累計同比16%、產成品存貨同比為42%,收入及存貨同方向上行為板塊「主動補庫」階段(繁榮期),延續1Q24起新一輪庫存週期向上趨勢。

2.4 新技術:固態電池及複合集流體進入工程化及產業化關鍵窗口期

2H25起固態電池及複合集流體進入工程化、產業化關鍵窗口期。2025年車規級全固態電池中試線與設備訂單顯著拉昇,示範裝車時間收斂至2026~2027年,且2027年全固態裝車規模由千臺預期提升至萬臺,率先開啓GWh需求。此外,產業反饋複合集流體3Q25進入量產前準備、4Q25或開始規模量產,關注集流體公司導入機會。

覆盤:指數及個股走勢

3.1 板塊行情回顧

本期板塊升跌幅:

2025年年初至今,鋰電板塊基本面表現較為活躍,多數環節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關聯板塊中,柴發產業鏈、鋰電池和人形機器人等環節漲幅靠前,相對滬深300的升跌幅分別為91%、80%和72%。

2025年10月以來,多數環節板塊反跌,主要肇因於10月9日國家對鋰電池、正極和石墨負極材料及相關技術自11月8日起的出口管制公告,與10日特朗普表示將於11月1日開始對華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0%關稅,使市場出現避險情緒引發價格回落,惟鋰礦板塊實現領升,漲幅達7%,新能源車、充電樁、儲能漲幅隨後。本月智能駕駛板塊跌幅最大,下跌幅度達-7.6%。

本月鋰電相關板塊多數環節月度成交額回落,其中鋰電銅箔、鋰電隔膜、智能駕駛成交額下跌幅度分別達-61%、-54%、-53%,惟新能源車板塊小幅上調10%。

月度板塊估值:本期過半鋰電相關板塊的3年曆史估值分位處於高位,其中消費電子、新能源車、特斯拉概念的3年曆史估值超過97%。

3.2 重點個股行情回顧

2025年年初至今,板塊重點公司贛鋒鋰業(+88.0%)、科達利(+86.3%)、天賜材料(+79.7%)、璞泰來(+74.5%)、貝特瑞(+68.3%)、億緯鋰能(+66.9%)、寧德時代(+49.3%)、天齊鋰業(+49.1%)、湖南裕能(+36.6%)、恩捷股份(+28.0%)、容百科技(+24.4%)、中偉股份(+23.7%)、尚太科技(+23.7%)股價上漲並跑贏滬深300指數(+19.9%);比亞迪(+11.7%)股價上漲。

投資建議

2025年,鋰電新一輪擴產潮疊加固態技術突破驅動行業Capex加速,此外2023~2025年連續供給側改革促進產能收斂,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出現反轉,部分環節呈現漲價潮,產業鏈景氣度多元開花。

(一)週期:2024~2025年鋰電中游步入「復甦-繁榮」階段,對應板塊補庫。自1Q24板塊觸底以來,收入、庫存均處於向上階段,3Q25對應鋰電板塊庫存週期「繁榮」階段。

(二)成長:新技術與新場景共振,鋰電開啓第二增長極。新技術構成板塊主旋律,固態電池作為長期技術方向,具備重要戰略發展意義,將帶來工藝&材料體系的重塑,2025年起開啓固態中試線搭建,並逐步向量產線過渡,路線/供應鏈逐步明晰;複合銅箔作為顛覆性技術,歷經多年技術攻克和打磨,有望於25H2看到真正的產業化落地,量產節奏、滲透率空間及在固態的應用均有望超市場預期。此外,新場景培育未來增長極,數據中心、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及出海等催生新領域市場需求。伴隨鋰電主業企穩,板塊公司佈局第二成長曲線。

(三)格局:差異化細分賽道龍頭仍是優選配置策略。龍頭產品和成本競爭優勢明顯,行業將維持龍頭作為行業最優質產能的產能利用率率先打滿的態勢,業績兌現度最確定、彈性也最強。伴隨2H25開始鋰電各環節供需步入新一輪拐點,推薦6F、儲能電池、鐵鋰,及幹法隔膜等預期漲價高景氣賽道。

推薦: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天賜材料、恩捷股份、湖南裕能、尚太科技,及廈鎢新能等;漲價鏈建議關注電解液相關品種(6f-天際股份多氟多;添加劑及溶劑-華盛鋰電海科新源石大勝華等)、儲能電芯、隔膜,及負極等環節公司。固態新技術關注硫化鋰、鋰負極,及固態設備等環節公司。

報告全文請點擊小程序鏈接查看或聯繫國金電新團隊:

鋰電10月洞察:終端旺季加持,鋰電價格上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