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財經)

作者| 史大郎&貓哥
中植系,開始判了。
大唐財富上海第一分公司老總於某,因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判有期徒刑3年5個月,罰金20萬,退贓退賠,於某也認罪認罰。

大唐財富是中植系四大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之一,於某2015年入職大唐財富。
從2017年開始,中植系開始搞定融產品,於某就負責上海的銷售,承諾年化收益率7%-9.5%。
他的團隊倒是挺給力,5年時間,對359個上海客戶銷售了20.7億,人均577萬;南昌客戶58人,銷售1.74億,人均300萬。
到暴雷的時候,大約有8.85億沒有兌付。
2024年3月份,開始各種通報,請涉案人員「主動配合調查取證,積極退繳違法所得」。
那時候的說法是,涉「定融」就是涉案,涉案就是一個選項,退贓。
而2個月之後,上邊就開始抓人了,除了中高管們,還有企圖對抗退贓的理財顧問,於某就是在那一批被抓的。
抓得要判,贓也是要退的,退贓大戶肯定是核心高管。
「四大財富」之一的恆天財富總裁周斌,年薪9500萬,入職9年多,退贓就得按億計算了。
於某雖然是分公司老總,也只能是小卡拉米,法院認定的贓款約140萬,於某被抓後退了75萬工資,和8萬多派息,現在還有大約56萬沒補上。
而整個中植系,定融的窟窿就有2500億,員工退贓部分,近40億。
於某隻是「前菜」。
2023年中植系案發時,解直錕已經去世了,但「解某某」等核心高管就被抓了,2024年又抓了一批,一共49人,2024年11月公訴,今年9月份開庭,也快判了。
其實,今年最高檢的工作報告就已經預告過了,「指導廣東、北京等地檢察機關對「恒大系」案件42人、「中植系」案件49人審查起訴」。

這是兩個世紀大案,恒大的攤子更大,丁玉梅在香港對抗法院、轉移資產,許家印在內地,除了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挪用資金,還涉嫌非吸或非法集資。
當年,恒大金服閃現亞冠,轟動一時,承擔的是恒大的搞錢任務。

那時候,恒大金服的收益率6-8%,和恒大的孖展成本差不多,於是恒大瘋狂發產品,用戶瘋狂買,主要看中背後房企老大的擔保。
2018年,P2P開始暴雷,金服轉了財富,但是賣產品更瘋了,不僅對外拉理財,員工還有購買任務,七七八八下來,搞了也有小1000億。
2021年,恒大財富跟着恒大一起暴雷。
明面上,恒大財富的規模沒有中植系的雷那麼大,未兌付金額只有340億,但是整個恒大體系內的非吸規模,據稱有4000億。
許家印、許騰鶴、潘大榮、劉永灼等核心高管,都已經進去了。
按最高檢的速度,距離判決也不遠了。
他們是怎麼搞這麼大的呢?定融,或者說自融。
定融,其實就是定向孖展,本來也不是不能做,但是無論是恒大還是中植系,都把這套玩熟了。
企業要孖展,找金交所擔保備案,然後財富公司負責銷售理財,他們能把一整套流程,變成自己人在玩。
孖展的企業可以是自己的,財富公司是自己的,正規的金交所不好找,那就到偏遠地區找,甚至可以自己成立一家「僞金交所」,門檻不高,註冊在村裏都成。
所有的通道打通,定融就變成自融了。
錢沒流向企業,而是成為資金池,本來應該定向的錢,到底投哪兒了,誰也不知道。
靠着資金池裏的錢,中植系、恒大系得以快速擴張。
高峯期,中植系操盤萬億資金,實控10多家上市公司,而恒大直接成為房企的老大。
這麼玩,膨脹得快,但是崩盤也狠。
中植系暴雷的時候,只剩下2000億資產,卻有4600億債務,直接資不抵債了,而恒大更是留下2.4萬億的債務。
咋還?沒法還,資金池早就沒錢了。
這些產品根本找不到底層資產,沒有資產,就更別提變現了。
於某的判決書說,「退繳在案的錢款按比例發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繼續追繳或責令退賠」。
這90多人的退賠,就成了「全村的希望」了。
關注貓哥的知識星球,價格低、服務好、給得多,這次的大機會,希望與你一起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