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大證券報精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1月10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多隻龍頭股價翻倍!六氟磷酸鋰價格狂飆
數據顯示,11月7日,電解液核心材料之一的六氟磷酸鋰,現貨價格觸及12.15萬元/噸,較7月中旬的年內低點4.92萬元/噸,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裏上漲超146%。多氟多、天際股份等多隻龍頭股在此期間股價翻倍。
國資擬入主!面板龍頭維信諾今日復牌
面板龍頭維信諾11月9日晚公告稱,公司擬向合肥建曙定向發行4.19億股股票,發行價格為7.01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9.3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公司債務。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合肥建曙,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政府。
科技賽道仍是主線焦點 4000億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獲220多家機構調研
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發稿時,11月以來,超400家A股上市公司被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及保險資管公司等機構調研。其中,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獲超過200家機構調研,成為接待調研機構家數最多的公司。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收盤,立訊精密股價報59.9元/股,最新市值為4362億元。
整車購買8.99萬元!京東首款車價格出爐
11月9日,京東聯合廣汽集團、寧德時代,公佈了「國民好車」埃安UT super價格。其電池租用方式購車價僅4.99萬元,整車購買價為8.99萬元,遠低於此前市場預測價格。埃安UT super由京東攜手廣汽集團、寧德時代聯合打造,整合了京東在用戶洞察和賣車、養車等方面的優勢資源,以及廣汽整車製造能力和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及換電生態。
上海證券報
公私募年內斥資超350億元參與定增 電子行業備受青睞
結構性行情演繹過程中,公私募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熱度升溫。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按定增上市日統計,今年以來私募機構參與了53家A股公司定增,合計獲配金額超50億元。同時,今年以來已有37家公募機構參與A股上市公司定增,合計獲配金額超300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電子板塊成為公私募機構參與定增的主陣地。
注意!最後一天 這2只轉債不及時操作或虧損
11月10日,是升24轉債、彤程轉債的最後交易日。升24轉債、彤程轉債11月7日收盤價分別為116.244元/張、125.413元/張,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操作,可能分別虧損超13%和19%。此前,春秋轉債部分持有者就因未及時操作導致虧損近29%。
超萬億元資金南下 港股生態重塑進行時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港股市場迎來一場波瀾壯闊的價值重估。今年以來,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雙雙斬獲超30%的漲幅,在全球重要指數中表現搶眼,標誌着一場由產業變革、政策預期與流動性結構質變共同驅動的「中國資產再定價」變局大幕全面拉開。
黃金稅收新規落地首周觀察:銀行投資金條「價穩量足」
黃金稅收新規實施一週以來,市場關於「金條缺貨」「價格波動」的消息頻傳。上海證券報記者11月7日走訪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上海網點,探查發現投資性實物金呈現「價穩供足」的態勢,並未受到新規影響。
證券時報
責任在荷方!關於安世半導體問題 商務部持續回應!
持續回應。1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歐方關於安世半導體問題的聲明答記者問。
上海虹橋→上海浦東10分鐘 進博會「劇透」未來低空出行
「劇透」來了。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到上海浦東機場僅需10分鐘,市內航線票價50元起;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到蘇州金雞湖僅需15分鐘,票價100元起……以載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為代表的「空中出租車」,將改變未來的空中交通。
超30家上市券商取消監事會 審計委員會「接棒」 非上市機構加速跟進
近日,中信證券公告不再設定監事會,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行使監事會職權。這是又一頭部券商落實新《公司法》要求,推進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約有74%的上市券商已陸續調整內部監督機構。據證監會此前發佈的過渡期安排,上市公司應當在2026年1月1日前設審計委員會,行使監事會的職權,不設監事會或者監事。
量子科技詮釋中國「下好先手棋」 三重共振推升板塊指數創歷史新高
當「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量子隨機線路採樣」的速度以15個數量級之優勢超越經典超級計算機,當量子科技被正式寫入國家未來產業培育清單,並在「十五五」規劃建議中被明確列為排名首位的新經濟增長點——這條曾經在實驗室歷練千萬遍的賽道,正迎來歷史性拐點。
證券日報
10月份CPI同比由降轉漲 PPI同比降幅收窄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由9月份持平轉為上漲0.1%,同比下降2.1%。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的物價數據表明我國經濟活力穩步增強,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展望未來,在宏觀政策繼續保持支持力度、市場信心持續修復、國內需求全方位擴大以及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的背景下,整體價格中樞將邁上溫和抬升的新臺階。
A+H板塊持續擴容 AH溢價呈現分化
今年以來,「A+H」板塊持續擴容。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年內已有16家A股公司在港上市,首發募資額累計1040億港元,佔據港股市場全年首發募資額的48%。截至11月9日,這些新上市H股表現分化,A股溢價仍是主流,但呈現分化趨勢。除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瑞醫藥」)外,其餘14只均是A股股價高於H股股價。
從超萬億元化債看房地產新生之路
近日,融創中國及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邁過最難一關,分別削減約96億美元和117億美元債務。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截至目前,21家出險房企債務重組、重整獲批及完成,化債總規模約1.2萬億元。在筆者看來,此次萬億元級化債的核心突破在於從「債務展期」轉向「實質削債」,出險房企通過債轉股、資產抵債等多種創新方式削債(部分企業削債比例高達70%),不僅顯著減輕短期償債壓力,改善行業資產負債表,更讓行業風險出清邁入新階段。但與此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債務重組只是暫時解決流動性危機,是「止血」而非「痊癒」。房地產行業的真正新生之路,要着眼於將化債與經營轉型相結合,多線並行創收,恢復企業自身「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多家公司同日被立案彰顯監管「零容忍」
11月7日晚間,5家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或公司股東、高管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告知書,原因包括涉嫌財務造假、信披違法違規、違規減持、短線交易等。筆者認為,一天之內5家公司或公司相關方被立案調查,是資本市場嚴監管的一個縮影,彰顯了「零容忍」絕不是一句口號,釋放出監管執法「長牙帶刺」、有棱有角的明確信號。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