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資本局-石韜
2025年11月6日,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貨運解決方案科技公司Deepway深向(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表,成為國內首家衝擊港股的智能新能源重卡新勢力。
招股書顯示,Deepway成立五年間實現跨越式增長,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營收從4.26億元飆升至15.06億元,累計交付新能源重卡約6400臺,憑藉「正向定義」技術路線穩居全球相關市場銷量第一,在零碳物流與智能駕駛浪潮中搶佔行業先機。
一、營收三年複合增超300%,毛利持續提升虧損仍擴大
營收方面,Deepway三年中取得營收爆發式增長:2023年營收4.26億元,2024年同比激增362.2%至19.69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15.06億元,同比增長96.6%,三年間營收規模擴大超35倍,展現出強勁市場拓展能力。
營收增長的同時,公司的毛利穩步改善,2023年毛利182萬元,2024年增至979萬元,2025年上半年毛利大幅提升至4414萬元,三電系統自研落地帶動成本控制初見成效,盈利能力持續優化。
不容忽視的是,深向的虧損規模仍在擴大:2022年至2024年期間虧損分別為2.66億元、3.89億元、6.75億元,2025年上半年虧損3.71億元,主要因研發投入持續加碼,2022-2024年研發費用累計達9.48億元,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1.79億元,研發人員佔比超40%。
二、累計交付6400臺,正向定義技術構築行業壁壘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核心產品落地成效顯著,推出深向星辰、深向星途兩款主力車型,2023年交付509臺,2024年交付3002臺,2025年上半年交付2873臺,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計交付約6400臺,在手訂單1400臺,覆蓋快遞、港口、幹線、寒區等全場景需求。
同時,深向全球首家實現正向定義智能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貨箱容積率較油改電重卡提升9.6%,分佈式驅動動力鏈能量轉化效率提升14%;全棧自研三電系統,2025年起搭載新款車型,技術降本效果顯著。
智能化方面,深向自主研發天璣智能駕駛矩陣,2000餘臺交付車輛搭載輔助駕駛系統「天璣・隨行」,編隊運輸系統「天璣・雁行」進入多場景用戶適配測試,無人駕駛系統「天璣・獨行」獲北京、天津、合肥等地測試牌照並開展常態化測試,是唯一實現ADAS功能量產交付的智能新能源重卡企業。
據悉,深向2024年新增客戶187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92家,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同時在新加坡、泰國、阿聯酋等6國建立海外銷售渠道,成為中國首家實現海外交付的正向定義新能源重卡企業。
三、四年孖展超20億,百度聯想加持
•核心股東持股穩定:萬鈞、上海鈞緯、北京成嶽及員工激勵平臺構成DeepWay的單一最大股東集團,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彼等共同擁有並有權控制DeepWay的已發行股本總額約26.22%的權益。
百度持股17.28%,貔頭持股為0.69%,啓明旗下QM208持股為4.8%,BOCOM International、蘇州慕華分別持股為0.69%,聯想天津持股2.83%,無錫核芯持股0.67%,光躍投資持股為1.15%。
•多輪孖展補血發展:2020年Pre-A輪獲百度、獅橋集團聯合投資;2022年A輪孖展4.6億元,投資方包括聯想創投、交銀國際等;2023年A+輪孖展7.7億元,由魏橋創業、軟銀中國資本領投;2024年B輪孖展7.5億元,中安資本、普華資本聯合領投;2025年完成數十億元C輪孖展,國家級產業投資基金領投,四年累計孖展超20億元,為研發與產能擴張提供充足資金支持。
•核心管理層:董事長兼CEO萬鈞,同時擔任獅橋孖展租賃公司CEO,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專業,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位,具備豐富的物流行業運營與資本運作經驗,為公司戰略方向掌舵。
四、現金儲備5.93億元,客戶分散支撐可持續運營
招股書顯示,深向現金儲備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等價物為5.93億元,且2025上半年經營現金流轉正,疊加2025年數十億元C輪孖展,可有效覆蓋短期研發投入、銷售網絡建設及基礎設施擴建需求。
客戶結構方面,公司2024年新增客戶187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92家,客戶羣體持續擴大,未出現單一客戶依賴風險,市場覆蓋廣度持續提升。
觀點:高增長與高投入並存,智能化+全球化成破局關鍵
AI資本局認為,Deepway深向的招股書呈現出科技創業公司「高增長、高投入、未盈利」的典型特徵。從優勢來看,公司憑藉正向定義技術路線實現差異化競爭,累計交付6400臺的成績驗證了產品市場認可度,營收三年複合增長率超300%展現強勁增長勢能,疊加百度Apollo智能駕駛技術授權、核心三電系統自研及多輪資本加持,在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快速提升的賽道中卡位優勢明顯。
但需注意,公司仍處於投入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17億元,研發投入持續高位,規模化效應尚未完全釋放,盈利拐點尚未顯現。此外,新能源重卡長途場景補能基礎設施不足、行業競爭加劇、高階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等風險,仍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節奏。
從近期動作來看,公司赴港上市募資、推進三電工廠建設、拓展海外市場、加碼智能駕駛技術研發,戰略方向清晰。未來預判,短期內公司將聚焦三大核心任務:
1.加速湖州三電智慧工廠投產,通過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降低生產成本,推動毛利持續提升;
2.推進智能編隊運輸系統商業化落地,探索軟件訂閱服務等新收入來源,優化盈利結構;
3.深化海外渠道佈局,藉助技術自研優勢獲取原產地認證,搶佔全球新能源重卡增量市場。
長期來看,隨着新能源重卡滲透率提升、補能基礎設施完善及智能駕駛技術成熟,公司有望實現「規模效應+技術溢價」雙輪驅動的盈利突破,但需在維持高增長的同時有效控制虧損,這將是其上市後估值能否持續支撐的核心看點。
AI資本局是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資本市場動態的專業觀察與分析平臺。我們密切追蹤AI企業的孖展、上市、併購等資本運作,深入分析行業趨勢與投資機會,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有價值的洞見。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與資本深度融合的時代,我們致力於成為連接AI創新與資本市場的橋樑,助力中國AI企業實現價值發現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