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Trump稱美國政府即將結束停擺,隔夜美股反彈2%,意味着美國的逆回購流動性不足將得到緩解,市場也將看到宏觀數據重新為聯儲局指引方向。
正如之前所說,11-12月是美股的「旺季」,歷史上美股的年末是全年漲幅最好的時間節點,而最近市場的回調,反倒是給年底的收官戰提供了一定的漲幅空間,這對中國資產來說也是同樣的。
中國資產的年末收官戰
最近,中國資產有一定幅度的震盪,但從基本面上看,實際沒多大變化,只是市場短期遇到一些擔憂,一是前段時間中美談判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二是聯儲局對12月降息的不確定性,三是年底大多數基金要結賬了,所以有些震盪回調,這都是正常的。
而現在上述的影響都有明顯的結果了,接下來我們仍然看好中國資產能有好的表現。
1.中國互聯網股將在這周發業績,互聯網股的業績大概率都不會差,尤其是在發業績後就能重啓回購,能為市場帶來一定的支撐。加上最近有些回調,那市場對業績的預期也不會打的太滿,反倒有利於業績落後的表現。
2.優秀的中國資產進入了新一輪的成長股,正在進入更高估值的定價模式。
這怎麼理解呢,打個比方,AI硬件出海有中際旭創,全球新能源電池也有寧德時代,但中國最優秀的公司在過去都得不到該有的全球龍頭估值。
例如,在美股像中際旭創、寧德時代這類型的龍頭公司,起碼給30倍pe都是合理的,而在我們A股反倒是隻給20倍PE是天花板了,所以今年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去到港股上市,讓外資也能更容易參與進來,這也有助於拔估值。例如,寧德時代上港股後,港股的估值就比A股要更高,這都是合理的。
再像阿里、騰訊這類的互聯網股公司,現在騰訊的PE也就16-17倍pe,這對於美股常年在25-30倍PE的科技公司來說,也是有不小的估值差,若我們不追求太高,只修復到明年的20-25倍PE,其實也有很客觀空間,這過程就需要中國資產走向海外,讓更多的國外資金進來重估中國資產。
3.外資目前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還是主要市場裏最低的。從下圖中看,全球基金對中資股的配置比例還是低配1.24%;尤其是主動資金低配約2%,被動資金低配約1%。
實際上,被動資金對中國資產的低配程度是有很明顯修復的。原因很簡單,今年A/H股指數跑贏其他市場,對於他們來說如果不做個股配置,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買MSCI指數這類的整體配置。
在中國資產不斷跑出好表現的情況下,外資也會被迫慢慢的回補中國資產。另外,聯儲局進入新一輪的降息週期,中概資產顯現韌性。
而這對於我們散戶投資者來說也是同樣的,從去年開始指數型配置對中國資產的影響是越來越重要,這也是長期追趕美股的好趨勢。
在做資料的時候發現最近有一隻佈局中國科技的ETF CNQQ在納斯達克上市,這隻ETF以Solactive ChinaAMC Transformative China Tech Index為底層指數,這隻ETF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新的配置中國資產的通道。
該指數採用非傳統的市值加權法。成份股篩選方面,在公司總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基礎上,考慮企業3年研發支出佔比,並根據調整後的總市值,選擇排名前100位的股票,單隻成份股權重以10%為上限。
這隻CNQQ ETF被稱為是中國版的納指100ETF,甚至大家稱為白天雙創恆科,夜盤就看CNQQ,這兩類產品讓外資在24小時都能交易中國科技。
外資可以通過CNQQ來配置到A/H股上市的中國優質科技公司。從持倉來看,ETF的重倉股有騰訊、阿里、寧德時代、中際旭創、寒武紀,像今天大漲的小鵬汽車也在成分股內。
我們從這ETF的重倉股裏能看到,現在外資對我們中國資產最青睞的公司是哪些,所以CNQQ ETF的重倉股還是值得當參照物看看的,以往大家可能只記得KWEB,但未來應該會越來越多人也記得CNQQ是代表中國科技資產的ETF。
風險提示: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