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即時零售巷戰開打 美團淘寶京東競速萬億賽道

中國家電網
11/12

2025 年雙十一進入衝刺期,即時零售成為巨頭必爭之地。深圳寫字樓深夜燈火通明的美團 「品牌官旗閃電倉」 內,揀貨員與騎手接力將美妝、3C 等商品分鐘級送達消費者手中,這一幕正是今年雙十一即時零售大戰的縮影。隨着美團、淘寶、京東紛紛加碼基建與生態,這個預計 2030 年規模將破 2 萬億元的賽道,正式進入貼身肉搏階段。

巨頭們圍繞 「倉」 展開核心佈局。美團率先推出 「品牌官旗閃電倉」 模式,以 「拎包入駐」 吸引索尼、薇諾娜等超百家品牌,在全國數十城佈局純線上前置倉,3.9 公里配送費可達 11 元,訂單成為騎手爭搶的 「香餑餑」,大促首日 3C、母嬰類閃電倉銷量暴漲 500% 以上。淘寶閃購則反其道而行之,投入 20 億元推出 「淘寶便利店」,以品牌授權模式整合商家資源,不建倉不開店,依託 3.7 萬個品牌的 40 萬家門店,實現 「店 - 倉 - 配」 協同,其帶來的新用戶雙十一電商訂單已破 1 億。京東也升級首頁入口,將 「自營秒送」 置於核心位置,主打 9 分鐘極速送達的自營即時零售生態。

模式差異背後是戰略分歧:美團聚焦 「倉 - 配 - 數」 一體化基建,構建確定性履約優勢;淘寶側重生態賦能,以流量規模撬動全渠道融合;京東則強化自營基因,突出極速配送體驗。網經社分析師指出,三大玩家路徑雖異,但均瞄準消費者 「即時性」 需求升級,試圖將餐飲外賣積累的流量轉化為高利潤零售訂單。

隨着即時零售從應急需求向全場景延伸,24 小時營業、全品類覆蓋成為標配。今年雙十一不僅是成交數字的比拼,更是基礎設施與服務能力的大考。在這場萬億賽道的角逐中,誰能平衡效率與體驗、生態與盈利,誰就將在存量競爭時代佔據先機,而今年的雙十一,只是這場持久戰的盛大開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