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誰主導了尿素十六年的牛熊週期?

市場資訊
11/12

熱點欄目 自選股 數據中心 行情中心 資金流向 模擬交易
客戶端

  油市小藍莓

  觀點小結

  尿素由能源而來,主要的去向則是農業。通過對近十幾年尿素的行情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知,雖然尿素是農資,但大週期的價格波動基本與能源一致,同時尿素自身的產能週期、政策週期和需求週期共同影響了尿素供需情況的變化。當前國內煤炭供給政策轉緊,尿素生產成本推高,但國際天然氣價格相對平穩,國際價格雖然依舊偏高,出口利潤缺乏進一步上漲的動力;另一方面,國內需求增長平穩,而尿素產能擴張週期仍在持續,後續能源價格變化趨勢和尿素產能投放節奏將會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圖1:尿素長週期現貨價格與煤炭價格對比(元/噸)

  2009年11月-2012年6月,上漲階段;2012年6月-2016年10月,下跌階段;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上漲階段;2018年10月-2020年7月,下跌階段;2020年7月-2022年6月,上漲階段;2022年6月-至今下跌階段。

  表1:尿素歷年產量、出口量、表需量與價格變化

  1  2009年11月-2012年6月

  本次尿素價格從1600元/噸上漲至2400元/噸,此輪上漲的啓動與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寬鬆的貨幣政策高度相關,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回升,尤其是煤炭價格的上漲推動尿素成本快速上移,同時由於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旺盛的出口及尿素出口關稅的大幅下調推動尿素供需形勢由寬鬆轉向緊張。

  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外貿出口驟降,經濟增速快速下滑,2008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宣佈實施十項擴大內需措施,總投資規模達四萬億元,執行期至2010年底。聯儲局2009年3月開始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政府支持企業債券和國債,旨在為穩定住房市場並注入流動性。全球流動性寬鬆驅動下,2009年5月,PMI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等關鍵指標均保持在50%的榮枯線以上,我國GDP增長率也再度回升至9%以上,顯示出經濟復甦的積極信號。到2009年8月,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等均達到2008年5月以來的最高值,經濟回升趨勢進一步鞏固。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升,2010年8月,煤炭和原油價格震盪走高,其中煤炭受年初極端低溫和二季度西南乾旱疊加工業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均價較2009年上漲24%。由於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尿素的限價政策令尿素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嚴重倒掛。2009年1月,國家正式取消了自2004年起實施的尿素出廠限價政策(原限價為1500元/噸,最高上浮15%),標誌着尿素價格全面市場化。同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放開化肥經營限制,允許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化肥流通,並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尿素成本在煤炭的頂託下上行。

  圖2:2009年-2012年尿素與煤炭價格對比(元/噸)

  2009年-2011年,全國尿素新增產能不斷釋放,產量由2009年的5545萬噸增加到2012年的6661萬噸,尿素國內供需雖然總體寬鬆,但出口需求出現異常增長。2010年上半年全球極端天氣的嚴重影響下,俄羅斯當年小麥產量僅6300萬噸,較2009年減少3400萬噸,8月份俄羅斯停止出口小麥,歐洲小麥價格上漲80%。國際尿素價格在大宗商品整體上漲的氛圍不斷走強。2008年11月14日開始,尿素出口的淡季關稅由185%大幅下調至出口價格不高於基準價格按10%徵收關稅,出口價格高於基準價格的較10%稍有提升,2009年和2010年,尿素出口的旺季關稅向下調整至110%,淡季關稅則進一步下調,國內企業出口積極性大幅提高,東南亞等國對中國進口需求增幅明顯,帶動尿素價格從2010年底開始加速上漲。

  2  2012年6月-2016年10月

  本輪尿素價格由2300元/噸下探至1200元/噸,全球經濟放緩帶來的煤炭等能源價格下行領先於尿素價格的走弱。全球貿易需求減少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造成煤炭需求大幅減少,煤炭和尿素產能均長期存在落後產能退出緩慢的現象,供需偏過剩令尿素價格不斷承壓。

  2012年,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元區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美國、日本經濟增速較低,全球經濟面臨二次探底危險。歐盟對華進口需求下降明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歐盟頻繁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出口面臨嚴峻挑戰。2012年,中國製造業PMI整體增速放緩,均值為50.7%,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僅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年均值,為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以來的次低點。‌

  2012-2015年,中國GDP增速從7.9%逐步放緩至6.9%,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疲軟,煤炭落後產能退出緩慢,產能逐漸進入過剩狀態,煤價一度下探至低於開採成本。伴隨着煤價走低、國際尿素價格大幅下降,國內新增低成本產能投產,2013年尿素產量達到7197萬噸,較2011年增長24.6%,價格快速下滑,2015-2016年尿素產量雖略有下滑,國內出口政策趨於寬鬆,出口量大幅增長,但日產量長期維持在20萬噸以上,供給偏向寬鬆的情況下,價格仍持續走低。由於價格一路下行,冬儲的價格往往高於旺季,由於企業擔心虧損,冬儲不積極,原本的需求高峯也不復存在。2016年上半年的尿素旺季,尿素價格卻一路下跌,因此不少成本較高的尿素企業陷入虧損,開工率低於6成,尿素產量逐漸走低。

  3  2016年11月-2018年10月

  本輪尿素價格從1200元/噸反彈至2000元/噸以上,供給側改革帶來的落後產能出清是本輪尿素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

  2016-2018年,世界經濟仍復蘇乏力,增長動力較弱;中國經濟則開始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2016年,中國開展供給側改革其核心目標是通過「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供給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改革重點聚焦在產能過剩的領域,尤其是鋼鐵和煤炭行業,國務院提出用3-5年時間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全國關閉中小煤礦數量顯著增加,通過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限產政策,煤炭產量大幅下降,2016年8月,全國原煤庫存同比下降12.2%,煤炭價格觸底回升。‌

  2016年7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尿素納入供給側改革範圍,嚴控新增產能,研究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充分利用安全、環保、節能、價格等措施,推動落後和低效產能退出,為先進產能創造更大市場空間。2017年前10個月,全國尿素產量下降12.6%,是降幅最大的化肥品種。印度招標在下半年連續進行,為淡季尿素的價格提供了有利支撐。2018年,全國尿素產量5005萬噸,較2015年的6861萬噸下降27%,低效產能出清後,生產端惡性競爭的現象基本消除,前兩年的虧損使得一部分產能已經無法恢復,全年開工率高的時候也僅有60%多。同時,環保力度加大使得一些工廠需要停工進行生產線改造,尿素的產量因此受限。

  圖3:尿素年產能(萬噸)與價格(元/噸)

  2018年,尿素價格繼續高位運行,主要原因有:1.繼續淘汰落後產能;2.環保嚴格,企業開工率下降;3.天然氣為保障居民用電,冬季氣頭裝置停車。4.液氨、甲醇價格上漲較多,導致企業轉而去生產液氨和甲醇等產品。

  2019年在環保限產趨弱,尿素生產企業利潤不錯的情況下,尿素產量穩步增長,尿素價格轉而下降。

  4  2018年11月-2020年6月

  本輪尿素價格從2090元/噸下探至1600元/噸。全球能源和中國煤炭價格疲軟,尿素成本端下移,但由於天然氣價格下降幅度明顯高於國內煤炭價格的下跌幅度,國際尿素價格承壓而降,出口利潤大幅減少導致出口數量銳減,推動此輪尿素價格下行。

  圖4:國際天然氣(便士/色姆)與煤炭價格(美元/噸)

  2016-2018年,世界經濟增長緩慢,貿易摩擦和地緣局勢緊張,中國外貿出口受到較大沖擊,國內製造業需求乏力,煤炭價格中樞緩慢下移,尿素開工率持續偏高,產量持續緩慢增長,同時國際能源價格疲軟,天然氣價格一路下行,經歷了從緩慢下跌到暴跌的過程,2020年初疫情的爆發進一步降低了天然氣的需求,價格較2018年的高點下降超過87%,國際尿素價格大幅下滑,出口利潤銳減的情況下,即使出口政策偏向寬鬆,但出口數量仍明顯偏低。

  圖5:尿素月度出口數量(萬噸)

  5  2020年7月-2022年6月

  本輪尿素價格從1570元/噸上漲至3200元/噸,能源危機是本輪尿素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由於新能源裝機容量的不斷提升,異常天氣對能源需求的波動影響大幅增加,同時,地緣局勢緊張對全球化肥、糧食貿易流向的衝擊加劇了尿素結構性的短缺。

  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的快速蔓延,中國製造業生產修復相對較快,出口顯著優於其他製造業國家,2021年出口額21.73萬億元,增長21.2%。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手機、汽車出口分別增長12.9%、9.3%和104.6%。出口大幅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用電需求,2021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3,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較2019年同期增長14.7%,兩年平均增長7.1%。電煤需求因此大幅增長,而煤炭供給增幅未能跟上,歐洲因異常高溫乾旱等極端天氣影響,對煤炭的需求同樣大幅增長,推升國際煤價居高不下,中國煤炭進口同樣受到較大影響。煤炭價格大幅走強,動力煤焦煤價格均創歷史新高,現貨最高點較年初上漲幅度超過300%。尿素成本大幅上漲,帶動尿素價格觸底回升,快速上漲突破歷史新高。

  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導致世界糧食價格大幅飆升,其中玉米價格自2020年5月的低點漲幅超過30%;全球物流受阻,多個國家為了保住國內糧食供應限制出口。局部性、暫時性供應短缺疊加糧食價格飆升引發食品通脹,導致糧食可獲性進一步下降,特別是糧食淨進口經濟困難國家,糧食安全受到威脅。與此同時,拉尼娜現象引發持續乾旱和高溫,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主要產糧國減產明顯。地區衝突不斷,驅動糧食供應緊張,俄烏在全球糧食出口中佔比較大,其中,小麥佔比33%,大麥佔比27%,玉米佔比17%。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第二大鉀肥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國,兩國衝突使得糧食和化肥的出口均受到較大影響,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糧食危機的風險。

  圖6:尿素與玉米價格對比(元/噸)

  2022年開始,煤炭保供政策實施的效果開始顯現,煤炭價格震盪回落,失去成本支撐的尿素也開始震盪下行。

  6  2022年7月-至今

  2022年開始,國家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保障煤炭供應,新增產能陸續批覆,原煤產量增幅達到10.5%,煤炭價格開始回落以後,尿素成本緩慢降低,價格中樞隨之下移。

  2016-2020年,尿素行業通過供給側改革淘汰了以固定牀為主的落後產能,尿素的產能一度下降至7000萬噸左右,自2021年末開始,置換落後產能的新型煤氣化工藝裝置陸續投產,至2025年10月,產能較低谷增加了近1000萬噸,同時由於煤價下行,尿素生產利潤較好,尤其是新型煤氣化工藝的利潤在化工品中相對較高,企業一直維持較高的開工率,產量也由2021年的5370萬噸增加到了2025年的7120萬噸,增幅達到32%。

  圖7:2016年-2025年尿素產能變化(萬噸)

  不過由於國際尿素價格仍持續偏高,出口需求始終成為左右國內尿素供需平衡的關鍵因素。2021年10月,為保障國內化肥供應,尿素法檢政策開始正式實施,由檢驗的時長間接限制了尿素的出口數量,國內保供穩價效果顯著,尿素出口量從2021年的529萬噸下降至2024年的僅24萬噸。法檢政策每一次間歇性的鬆動都帶來尿素價格的快速衝高,有關出口的傳言,成為影響尿素市場的重要消息。2025年,尿素價格已經較高點大幅回落,法檢政策再度放鬆,但對出口的流向、價格、額度作出了更精細化的管理,出口放鬆的消息雖仍對市場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但效果較以往已大打折扣。

  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煤炭供需格局發生改變,煤炭價格週期性底部確認。供給端政策由保供穩價轉為穩價託底,安全生產巡查的力度和頻率加強,環境保護督察更為嚴格,煤炭開工率明顯下滑,疊加主產區降水影響生產和南方夏季高溫長時間持續,煤炭產量近期同比明顯下滑,價格隨之明顯反彈。截至2025年11月7日,秦港5500K動力末煤平倉價已漲至817元/噸,較年中低點610元/噸已大幅上漲33.9%。尿素固定牀工藝現金流成本也相應的由1356元/噸上漲至1439元/噸,漲幅達到6.1%,尿素氣流牀工藝現金流則由1156元/噸上漲至1333元/噸,漲幅達到15.3%。

  7  結論與展望

  從需求方面來看,尿素屬於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而從生產端來看,尿素則屬於能源化工品。通過對尿素長週期歷史行情的回顧,我們發現能源價格是影響尿素大週期價格變動的最重要因素。國內煤炭價格錨定國內尿素生產成本,國際尿素生產成本則與國際天然氣價格深度綁定。國內煤炭價格與國際天然氣價格週期存在一定的不同步現象,疊加國內外尿素產能變化,尿素出口需求同樣對國內尿素價格形成較大的影響。

  近期煤炭供需格局發生改變,煤炭價格週期性底部確認。供給端政策收緊,煤炭產量近期同比明顯下滑。需求端則由於製造業需求較好而仍維持一定增量。國內尿素生產成本受到煤價的頂託,給部分尿素生產企業帶來壓力。國際端天然氣則相對平穩,漲幅有限,因此國際尿素價格雖然仍居高不下,但缺乏進一步衝高的動力。目前煤炭的需求格局已經發生較大變化,隨着新能源裝機容量的不斷提升,火力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佔比已經從2023年約70%下降至2025年的約64%,一方面用電需求量增長對火電需求的壓力大為減輕;另一方面,由於新能源發電量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較大,全球暖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具備增多的趨勢,若其對新能源發電量的影響較大帶來意外的火電需求大幅增長,則存在繼續推升尿素生產成本的可能性。

  較高的出口利潤之下,出口動力仍然十分強勁,2025年4月底以來的數次出口配額批覆對尿素市場的擾動十分明顯。但此輪尿素出口政策的相對放寬與2023年以前有着較大的區別,不僅將出口配額按照事先考慮的額度分配各各個企業(部分成本較高的氣頭企業得到一定程度的傾斜),同時還對出口價格和出口流向作出一定的限制。尿素出口政策的調整往往是尿素供需形勢變化的結果而非原因,因此在當前尿素價格已經處於歷史地位的情況來看,未來尿素出口政策或仍將維持有限度的放開。

  尿素產能仍處於2021年以來的擴張週期以內,尿素行業通過供給側改革淘汰了較多以固定牀為主的落後產能,尿素新型煤氣化工藝裝置產能陸續釋放,同時由於煤價見頂回落,尿素生產利潤較好,尤其是新型煤氣化工藝的利潤在化工品中相對較高,企業一直維持較高的開工率,產量增幅明顯大於產能提升幅度。

  2026年-2028年,現有約1000餘萬噸的尿素固定牀工藝的落後產能將逐步出清,規劃的新增產能將達到約2200萬噸,淨新增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左右,新增工藝主要集中在新疆、華北的新型煤氣化工藝,平均生產成本將進一步下移,但近期也有部分規劃新增產能取消建設,需要持續關注產能建設情況。

  圖8:2025年-2028年尿素預計新增年產能(萬噸)

  作者:康健

  從業資格證號:F03088041

  交易諮詢證號:Z0019583

  聯繫方式:kangjian@zjtfqh.com

  免責聲明

  本報告的著作權屬於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發送、翻版、複製或傳播此報告的全部或部分材料、內容。如引用、刊發,須註明出處為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本報告基於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研究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僅反映本報告作者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但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證,且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不保證這些信息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報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達意見,僅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投資者根據本報告作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紫金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及本報告作者無關。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鐵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