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從長城汽車方面獲悉,長城汽車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屆締約方會議(以下簡稱「COP30」)官方合作伙伴,在巴西帕拉州貝倫市向大會官方交付100輛新能源車輛,用於參會人員的通勤出行。同時,長城汽車在會議期間首次展示的綠色氫動力船引起廣泛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長城汽車攜手COP30,通過展示氫能等清潔能源技術成果,不僅展示了長城汽車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技術實力,也彰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積極作為。特別是船用移動式氫能發電艙成功出海,標誌着長城汽車在氫能領域長達十年的戰略投入已進入「厚積薄發」的技術收穫期。
清潔能源技術實現多場景應用
記者通過採訪瞭解到,此次在COP30展示的氫動力船,搭載由未勢能源(FTXT)提供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實現全程零碳排放,是清潔能源在多元化交通領域應用的重要實踐,標誌着清潔能源在真實交通場景中實際應用的重大突破。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艘承載着中國氫能先進技術的船舶,正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它不僅是我國氫能船舶裝備「出海」巴西的標誌性成果,更將向國際社會直觀地展現中國在海事綠色技術領域的創新實力與引領地位,成為中國氫能技術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一張重要名片。
據瞭解,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長城控股集團旗下專注於氫燃料電池技術市場化運營的高科技企業,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這一海外落地成果並非偶然,背後是未勢能源在氫能船舶賽道長期的深厚技術積澱。
此前,未勢能源已攜手海大清能,完成氫燃料電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來」號從研發、設計到系統集成的全部工作,並推動其成功下水。當前,依託平臺化、模塊化的產品開發體系,未勢能源的相關技術可靈活拓展至遊艇、渡船、高速船、船員交通船、引航船、繫泊作業船、錨泊作業船等多款船型。這為此次出海裝備的可靠性與適配性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充分印證了中國氫能船舶技術已具備廣泛的多場景應用能力。
目前,長城汽車已聯合巴西合作伙伴,為進一步拓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的多元化場景落地,開展聯合試驗。今年8月,長城商用車與未勢能源聯合開發的氫能重卡「新長征1號」亮相巴西,在當地開展了氫燃料卡車道路測試與多場景適應性驗證,與巴西市場需求實現深度融合,為全球氫能技術的跨區域應用提供標杆性經驗。
長城汽車方面表示,會持續在全球推動搭建氫能產業生態,推動「中國智造」在世界舞臺展現更強競爭力。
持續推進「生態出海」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COP30於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地區貝倫市舉行。作為聯合國框架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廣的國際會議之一,將有近200個國家的領導人、科學家、企業家及民間社會代表參會。作為本次會議官方合作伙伴,長城汽車為會議提供了100輛新能源車,包括坦克300、魏牌07、哈弗H6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實際行動助力「零碳會議」的舉辦。
作為COP30重要合作伙伴,長城汽車將在大會期間舉辦多場品牌專屬活動,並邀請多位全球政要出席,進一步深化與政府及國際機構的合作,強化長城汽車在拉美乃至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推進「生態出海」戰略。
長城汽車以COP30為平臺,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車企在綠色轉型中的創新實力與行動決心。作為中國民營汽車製造商的代表,長城汽車始終堅持「生態出海」,持續推進在地化生產與綠色產業鏈建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車輛的全生命週期,以創新科技為引領,探索全產業鏈的節能減排,實現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輸出、從市場拓展到責任共擔的全面升級。
記者瞭解到,長城汽車Hi4混動技術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已廣泛應用於全球市場,形成「油電協同」的全場景低碳出行解決方案。隨着新能源車型滲透率不斷上升,以Hi4為代表的混動技術,憑藉四驅的高性能和兩驅的油耗,展示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長城汽車的油電協同技術理念,已成為滿足全球多樣化市場需求的高效動力解決方案。
GWM品牌在貝倫市的經銷商
數據顯示,今年10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43078輛,同比增長22.50%,創歷史同期最佳銷量;新能源車型銷售46155輛,同比增長44.06%;海外銷售57158輛,同比增長28.68%,新能源及海外銷量均再創新高。
長城汽車方面表示,此次深度參與COP30,不僅是長城汽車新能源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響應全球氣候治理的切實行動。面向未來,長城汽車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堅持「全球視野、本地深耕」的發展路徑,與各方夥伴攜手共進,共同邁向低碳、智能、可持續的出行新時代。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