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政策效應減弱,房地產市場繼續深度調整。
11月10日晚,房產交易平臺貝殼找房(NYSE:BEKE;HKEX:2423)發佈三季度財報,在新房、二手房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得益於租賃服務收入大增,公司三季度淨收入同比增長2.1%至231億元。
三季度,貝殼實現淨利潤7.47億元,同比下滑36.1%;經調整淨利潤12.86億元,同比下滑27.8%。
房產交易額同比持平
三季度,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放鬆限購政策,持續挖掘「內需」。在此情況下,貝殼平臺實現總交易額7367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其中,存量房業務GTV達到5056億元,同比增長5.8%;但收入則同比減少3.6%至約60億元。貝殼解釋稱,這主要是加盟門店主導的成交額比重不斷提升所致。據悉,貝殼平臺向加盟門店和經紀人收取平臺服務、加盟服務及其他增值服務,三季度這部分收入增長2.7%至11.97億元。而來自直營品牌鏈家的佣金收入則同比減少5.9%至48億元。
報告期內,新房業務GTV第三季度GTV達1963億元,同比下降13.7%;收入同比減少14.1%至66億元。這主要受新房市場整體低迷及結構性分化所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至9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額6.3萬億元,同比下降7.9%,降幅較1至8月擴大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5.53萬億元,同比下降7.6%。
截至三季度末,貝殼平臺活躍門店總數59012家,同比增長25.9%;活躍經紀人總數471501人,同比增長11.4%。
貝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永東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我們通過組織結構升級、流程重構及科技創新,持續探索業務提效和客戶體驗提升的路徑。」據他介紹,三季度,上海試點「房客分離」機制後,經紀人的房源維護、營銷能力提升,房源去化率由2.6%提升至3%以上。
據彭永東介紹,未來貝殼將加速AI能力在覈心業務場景的深度滲透,推進服務者和消費者體驗的雙向提升。比如在房產交易領域,平臺今年主推的經紀人AI助手「來客」已在三季度末覆蓋41.4萬經紀人;AI智能助手「好客」識別高質量商機,識別比例雖僅佔平臺總商機的個位數,卻貢獻了超50%的成交量。
貝殼CFO徐濤在業績電話會上介紹稱,新房業務方面,貝殼平臺還有超過150個地級縣市的市場空間尚未覆蓋,公司正在嘗試通過輕運營模式「B+」產品覆蓋更多低線級城市,目前已進入4個城市試點,計劃年底前拓展至超過30城。
值得關注的是,其於2023年新設立的新業務——貝好家,通過大數據和需求事前分析,掌握客戶需求,可實現「以需定建」。貝好家近兩年頻頻出現於核心城市土拍市場,截至2025年10月底,貝好家已在北京、上海等地累計落地17個項目。
非房交易收入佔比創新高
自升級「一體三翼」戰略後,貝殼持續拓展家裝家居、租賃、貝好家等業務。三季度,貝殼非房產交易業務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至45%,創歷史新高。
其中,家裝家居業務淨收入為43億元,與2024年同期的42億元基本持平;貢獻利潤率提升至32%,同比增長0.8個百分點;城市層面(分攤總部費用前)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
據瞭解,目前貝殼家居家裝業務重點佈局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徐濤表示,二、三線城市家裝市場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
「去年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的城市中,貝殼有100萬單以上的二手交易。在這些城市,我們一賽道導流的家裝合同單量在整體家裝合同量中佔比僅約30%,二手建客成交率只有不到5%。而對比北京和上海,這個數字分別做到了20%和10%以上。」徐濤透露,貝殼目前在家裝家居業務上的資源投放仍高度聚焦於核心城市,在覈心城市跑通之後會向更多城市做規模化擴張。
三季度,貝殼房屋租賃業務收入達57億元,同比增長45.3%,城市層面(分攤總部費用前)連續兩季度實現盈利,貢獻利潤率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至8.7%。
據悉,該部分業務大增主要得益於公司「省心租」模式下的房源數量增加。截至三季度末,貝殼在管總房源規模超過66萬套。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