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金流指標愈加重要的年末市場,策略謹慎的基金經理開始更加看好消費。
在近期科技連續調整背景下,基金低配的消費賽道持續吸引資金關注,在弱市行情中開始跑贏前期強勢賽道,部分主動權益基金減倉、空倉嚴重的公司,更成為年末資金換倉的優選對象,而年末避險策略盛行,也讓現金流保護成為不少基金選股的關鍵因素,推動着基金行業倉位的再平衡。
低配品種獲機構資金青睞
11月以來,港股市場接連調整,公募重倉較多的科技股成為主要殺跌對象,而前期表現較弱、基金重倉較少的消費領域,卻在熱門賽道陰跌中表現出較強的抗跌屬性,11月10日,消費全面反彈,更一舉帶動港股恒生指數飆升。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引領股價彈性的標的,清一色集中在公募減倉、低配顯著的公司。11月10日,僅有ETF基金持倉的趣致集團當日收盤漲約16%,該股在過去四個月內累積跌幅一度超過75%,截至今年9月末,儘管上半年中期財報業績增長強勁,但無任何一隻主動權益基金重倉。
類似的情況,主動權益基金倉位配置較少的時代天使、IFBH、江南布衣等都具有業績好、股價差的特點,在近期也連續出現港股通淨流入的跡象,以瓶裝椰子水龍頭公司IFBH為例,南方香港成長靈活基金披露最近一次的全部持股顯示,IFBH公司在該基金倉位中的佔比排名僅為第37,倉位比例只有約0.57%。
顯而易見的是,低配已成為基金切換倉位的主要考量因素。基金經理減倉較多的中國中免、鉅子生物、布魯可、固生堂等消費龍頭股,在近期指數調整也都呈現出逆勢走強。中國中免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內連續拉昇,11月10日A股漲停,11日繼續大漲超4%。
在消費股於年末開始輪番走強時,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的全市場50強基金產品中,無任何一隻消費主題基金現身業績排行榜。更讓許多消費基金經理「憤懣」的是,今年內也有一批消費基金、消費ETF業績表現不俗,但這些消費ETF所跟蹤的市場指數實際上類同科技指數,所覆蓋的重倉大多指向科技互聯網賽道。
基金換倉是否曇花一現?
關於消費股在近期市場調整中的逆勢表現,部分基金經理認為既有賽道博弈策略下的切換行為,也包括年末避險策略尋求現金流的保護。
「科技與創新藥前期漲幅較多,公募抱團現象普遍,幾乎虹吸了消費與消費行業基金,在強勢股開始出現基金兌現籌碼的情況下,許多基金可能優先換倉配置較少的消費股。」深圳一位均衡主題基金經理認為,今年來,消費股的疲弱走勢與內需不足有關,雖然消費股大多還能呈現出尚可的業績增長,但基於對後續高增長能否保持的擔憂,許多公募產品將核心倉位優先投放到高增長趨勢較為確定的科技股、醫藥股上。
上述基金人士認為,消費股行情是否只是博弈下的短期操作,尚須進一步觀察。他認為,偏好高彈性、高成長的機構投資者,對行業景氣度以及增速十分關注,這類資金可能會有短期的換倉博弈,但基於科技股的高增長趨勢,已是全球市場的共識,而消費後續仍須宏觀層面的數據支持,這些偏好彈性的公募產品不會輕易地交出核心籌碼,核心倉位擁抱消費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儘管消費不太可能成為基金經理賽道化的選擇,但從倉位低配到迴歸平衡,對許多基金經理已經足夠。
華南一位港股主題基金經理認為,由於市場在追逐科技股中的不理性,資金在今年牛市行情中持續看淡消費後,當前消費股已逐步具有紅利股的特徵,尤其是不少新消費賽道股實際上還具有很強的成長性,這種又能展現自由現金流,又能維持快速增長的公司,在年末避險中無疑也是基金「既要又要」的主要對象。
例如,因資金對內需表現低增長的預期,潮玩龍頭布魯可、連鎖美容院SPA龍頭美麗田園醫療健康均成為基金減持對象,並相繼退出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但這些新消費公司在自由現金流上已極具吸引力,兩家公司今年中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美麗田園醫療健康更是在近期發佈公告,展現出對其自由現金流的自信,其在11月4日晚間宣佈為提升股東價值,董事會已決議於未來三年酌情動用最高12億港元實施派息派息或股票回購。
頭部基金判斷消費壓制過久
現金流也是南方基金、易方達等頭部明星基金的選股要素,這也是他們更加看好消費股的一大邏輯。
重倉江南布衣的基金經理惲雷極為看重低估值、自由現金流以及商業模式等。他認為,可對走向全球化經營的企業高看一眼,從企業經營分散風險的角度,全球化經營的企業可以有效通過地域的分散來實現更有韌性的經營,也可以通過市場成熟期的不同來實現長久期的經營。當下真正走向全球化經營的中國企業,是逐步在構築自身有壁壘競爭的能力。
「在消費行業的研究框架中,研究員總喜歡用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營銷力這樣的四力模型來分析一家公司。」惲雷認為,上述模型可以用來做消費品公司成功的歸因,但似乎沒有辦法在早期發現一家有潛力的消費品公司。最好的消費品公司商業模式分析來自一個問題:「世界上最具洗腦能力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基於這種考量,某些奢侈消費品是不是也同樣具備了這種要素。
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經理張坤認為,市場的風格難以預測,但會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尋找商業模式優秀、具有顯著的競爭力和議價能力、行業有持續成長空間以及明智地再分配資本的少數公司。通過長期持有,作為股東分享這些公司自由現金流。
「中國的內需消費市場長期仍是投資的沃土,而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邊際。如果企業依然滿足投資標準,會充分理解‘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和收益分佈的不均勻性。」張坤強調,長期來看,「市場先生」會較為準確地「稱重」一個企業的價值。但短期來看,「市場先生」的情緒時常不穩定,時而過於興奮,時而過於沮喪,有時放大短期的因素,而忽略了長期重要的結構性因素。組合中有相當比例是內需相關的公司,現階段「市場先生」挑戰的核心點在於「行業有持續成長空間」。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