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從德邦證券《產業經濟週報:三季度業績向好復甦,科技&紅利或成演進方向》研報附件原文摘錄)
本週觀點:本週(11/3-11/7)A股指數表現分化,大盤繼續在4000點關口下方震盪蓄勢。全週上證指數漲1.08%,深證成指漲0.19%,北證50跌3.79%。本週市場日均成交額2.01萬億(上週2.32萬億),整體呈現縮量態勢。
大消費觀點:覆盤消費板塊三季報表現,細分賽道表現分化,業績靜待恢復。25年Q3母嬰/跨境/珠寶/超市/百貨板塊(取板塊代表上市公司Q3財務數據)歸母淨利潤同比+69.48%、-2.32%、-17.95%、-31.23%、-229.10%。母嬰板塊企業持續推進加盟業務,毛利率改善,收入/利潤端均有較優表現;跨境板塊內部表現分化,部分公司增收不增利,短期主要受美關稅和供應鏈轉移影響較大;珠寶板塊收入端受益於低基數和金價上漲增速亮眼,利潤端表現受產品結構和黃金租賃風險影響。超市/百貨板塊收入利潤雙承壓,傳統零售改革仍在持續。
硬科技觀點:從全球來看,AI需求持續帶動晶圓代工廠高景氣,先進製程受益明顯。臺積電Q3營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3nm/5nm營收佔比為37%/14%,先進製程業務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聯電Q3表現相對平淡,營收結構仍以22/28nm及以下的成熟製程為主,我們認為後續成熟先進製程景氣度可能持續分化,資本開支指標值得關注。從國內來看,國內晶圓廠Q3營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毛利率相比上半年有所提升。我們認為這一方面反映國內晶圓廠產能增長較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內下游需求旺盛,其原因可能是國內IC設計公司自身發展以及部分訂單轉回國內。
大健康觀點:新基藥目錄有望落地,關注高股息中藥標的。生物醫藥15個細分子版塊中,醫療研發外包(CXO),其他生物製品、其他醫療服務板塊2025前三季度保持收入同比正增長,其中CXO恢復最明顯。我國基藥經過多輪修訂,最近一版為2018版,其中囊括417種化藥,268種中藥,中藥佔比為39.1%;對比2012和2009版中藥佔比有所增加;且下一版本有望到來,或利好基藥中藥品種。當前醫藥板塊受到國際政治、支付環境等影響,板塊整體震盪,且業績端沒看到很好的恢復,建議關注高股息的防禦板塊,建議關注有增長、現金充沛、且高派息的中藥企業。
高端製造觀點:三季度高端製造行業延續穩中向好的復甦態勢,結構升級特徵愈發明顯。一方面,傳統裝備製造景氣回升,金屬切削機牀行業在汽車、3C電子等傳統領域需求回暖的同時,受人形機器人、液冷技術等新興產業帶動,新增加工需求持續釋放,龍頭企業通過產品結構優化與技術升級實現穩健增長。另一方面,以小鵬汽車為代表的整機廠商加速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推動智能製造向多元化應用延伸,產業鏈協同創新格局逐步形成。總體來看,高端製造正處於由設備更新向智能裝備升級的關鍵階段,新興場景的商業化落地正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市場競爭風險、產品創新不及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