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 獨角金融
經過半年的空缺、5個月的公開選拔之後,誠通證券總經理一職塵埃落定,47歲投行老將席睿扛起帥印。與此同時,還有一位高管職務發生變更,8月份上任的副總經理沈浩兼任董事會祕書一職,接棒離職的秦皓。秦皓的離任,意味着原新時代時期的最後一名高管正式退出。除了一正一副總經理到任,今年以來,誠通證券持續招兵買馬。
2022年,在經歷被接管與市場化重整後,新時代證券正式由中國誠通集團接手,更名為誠通證券。此舉標誌着這家問題券商風險處置收官,正式融入國有資本運營體系。中國誠通的入主,不僅為公司注入了雄厚的資本與信用,更明確了其服務集團資本運營大局的全新戰略定位,開啓了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上半年,受資本市場回暖驅動,誠通證券營收與利潤實現雙增長。然而,若將其置於更長的時間維度審視,公司整體經營狀況仍處於修復軌道,要重回歷史高位或形成穩健向上的增長趨勢,尚需克服諸多挑戰。
1
一正一副總經理落定,「新時代」老將悉數退場
誠通證券招聘總經理,還要從半年前前任總經理葉順德的離任說起。5月14日,誠通證券公告稱,葉順德因「工作需要」離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威代為履行總經理一職。
葉順德在誠通證券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承前啓後、穩局奠基的一筆,從2012年10月加入原新時代證券,為公司效力12年有餘。
2013年3月,葉順德擔任新時代證券副總經理,2016年升任董事長併兼任總經理一職。2022年6月,在被中國誠通收購之後,公司股權結構和高層團隊重塑,葉順德轉任總經理,來自中國誠通的張威出任董事長。
葉順德的總經理任期正處在公司歷史上最為特殊和關鍵的轉折時期——從新時代證券被接管、股權變更到整合融入中國誠通,在這一充滿挑戰的過渡階段,葉順德的核心使命並非大刀闊斧地開疆拓土,而是穩住陣腳、化解風險、完成過渡。
因「工作需要」卸任後,市場一直未有消息葉順德去向哪裏。很快,6月初誠通證券就公開招聘總經理及副總經理。

圖源:罐頭圖庫
副總經理人選先一步落定。8月22日,原國新證券信用業務部總經理沈浩出任誠通證券副總經理,由中層幹部躋身高管序列。在新任總經理浮出水面的時候,沈浩又增加了一項新的職務,兼任董事會祕書,而原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秦皓辭任。
和前總經理葉順德一樣,秦皓也是一名新時代證券「老人」,此次離任的原因也是「工作需要」。秦皓的離任,意味着原時代證券時期的最後一名高管退出,誠通證券進入由中國誠通戰略引領的新紀元。

來源:誠通證券公告
此次上任的新總經理席睿今年47歲,履歷覆蓋多家知名券商投行業務管理崗位,曾任東方證券(600958.SH)投資銀行業務總部高級經理、業務總監、執行總經理,東方花旗證券董事總經理,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副總經理。
引進這樣一位投行悍將,是否意味着誠通證券打算彌補投行業務短板?近幾年,誠通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持續縮水,2024年只有571萬元。
2
一邊招兵買馬,一邊人員流失
新時代證券此前是肖建華控制下的「明天系」金融機構,隨着國家對金融領域風險的整治,「明天系」因隱藏着巨大的資本風險和違規問題被依法處置。作為「明天系」旗下的重要金融牌照,新時代證券不可避免地受到牽連,存在隱瞞實際控制人和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等問題,被認定為「問題金融機構」,存在嚴重的經營風險。
2020年7月,證監會依法對新時代證券實行託管經營,全面控制了公司的管理和運營。在監管穩住局面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是為其尋找一個健康、強大的新股東。2021年,新時代證券的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2021年10月,東興證券(601198.SH)曾公告稱,和中國誠通擬通過公開摘牌方式聯合受讓新時代證券98.24%股權。但隨後因在收購條件方面沒談攏,東興證券退出了本次收購,最終由中國誠通單獨受讓這部分股權。
2022年5月,證監會發布公告,中國誠通受讓新時代證券98.24%股權,覈准同意新時代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和其控股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融通基金」)實際控制人變更。新時代證券已完成了股權過戶和董事、監事、高管的調整,公司經營總體正常。證監會結束對其接管。

來源:證監會網站
在經歷被接管和市場化重整後,新時代證券正式由中國誠通集團接手,並更名為誠通證券,標誌着這家問題券商風險處置收官,正式融入國有資本運營體系。中國誠通的入主,不僅為公司注入了雄厚的資本與信用,更明確了其服務集團資本運營大局的全新戰略定位,開啓了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除了在董監高方面進行一番人事調整,誠通證券持續招兵買馬。2024年推出社會招聘70人計劃。
今年1月,誠通證券公開招聘多個重要崗位共12人,包括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副總經理、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各1人,各地營業部負責人6人,投行條線承攬、承做崗人員3人。
目前誠通證券官網還公佈了中國誠通的2025年招聘計劃,誠通證券在全國各地共招募105人,其中大部分崗位在總部北京,覆蓋公司大部分一級部門,包括機構業務部、投資銀行部、資產管理部、風險管理部等。

圖源:罐頭圖庫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餘豐慧認為,與大股東派駐高管相比,市場化招聘具有更加公開透明、競爭性強的特點,不僅拓寬了選才範圍,也有助於選拔出最適合崗位需求的人才,能夠有效確保所聘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同時,這種方式也體現了金融機構對於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追求,強調專業性和效率,有助於推動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然而,市場化招聘也可能面臨新任高管對企業文化適應性較差的問題,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和團隊協作。
席睿和沈浩履新之後,誠通證券高管形成「一正兩副」格局,相較於其他券商,高管數量並不多。
一邊招兵買馬,一邊卻面臨着人員流失問題。根據證券業協會公佈的數據,截至11月7日,誠通證券登記從業人員數1196人,今年以來減少了71人,2024年共減少90人。
對於這種現象,餘豐慧表示,這反映了當前證券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市場環境複雜多變的現狀。一方面,公司通過公開招聘吸引外部優秀人才,旨在注入新鮮血液、優化團隊結構,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員工離職率的上升可能是由行業整體發展放緩、企業內部管理問題或是個人職業規劃調整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則認為,這是歷史包袱導致自然減員,2022 年股權劃轉中國誠通並更名後,原「新時代證券」系人員進入集中退出通道,屬於風險出清階段的「被動流失」。中國誠通把誠通證券定位為「服務央企國有資本運營」的特色券商,原有業務結構、人員素質與這一定位差距較大,公司必須通過市場化招聘快速補齊投行、資管、機構銷售等核心條線。
3
市場推動下的業績增長能否持續?
隨着A股市場顯著回暖,市場信心回升,證券行業業績迎來普漲。市場交投活躍直接提振了證券經紀業務,而股指上行則讓券商自營投資與權益類資產公允價值持續回升,成為本輪業績向上的核心引擎。
上半年,誠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9.15億元,同比增長4.17%,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20.28%。
具體來看,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29億元,同比增長50.93%,是本輪上漲行情中表現最突出的業務。自營業務淨收入1.77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人工成本減少導致自營業務成本同比下降30.11%,是推動淨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固收投資在利率下行期止盈鎖定收益,在低位加倉權益投資,取得超額收益。
由於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基數較低,雖然上半年實現50%以上增幅,也不到200萬元;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原本基數就比較低,上半年還下降了27.93%,不足800萬元。

來源:誠通證券公司債券2025年中期報告
從誠通證券公佈的信息來看,基金業務、經紀及信用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的收入佔前三名,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06億元、2.96億元、2.06億元,不過從淨收入來看,自營業務最高,其次是經紀及信用業務、基金業務。
誠通證券通過旗下控股子公司融通基金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上半年基金業務淨收入1.15億元,同比下降9.23%。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共1500.67億元,較去年末減少50.46億元,降幅3.25%。
可以看出,雖然基金、資管等業務出現一定波動,但憑藉着經紀及信用業務、自營業務的強勢增長,推動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改善。
不過相較於證券市場整體情況,誠通證券的業績增長不算突出,營收及淨利增幅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根據證券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根據未經審計財報,上半年150家券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47%,淨利潤同比增長40.37%。
更名後的三年中,誠通證券在業績上仍有波動,2024年營業收入17.45億元,同比略降,此前兩年也升跌起伏,尤其是經紀業務收入整體增長乏力,投行業務、資管業務難見起色。不過部分業務條線的增長可圈可點,比如兩融利息收入近兩年持續增長,2024年利息淨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34.48%,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圖源:罐頭圖庫
誠通證券的巔峯時期是十年前的大牛市,2015年營業收入超40億元,歸母淨利潤超12億元,經紀、投行等業務均表現不俗。但隨着市場由牛轉熊、內部風險不斷暴露,業績持續下滑。在對各業務線進行系統性重構、持續化解項目風險之後,公司逐漸走向正軌。
公開選拔的高管普遍面臨業績壓力,既要快速兌現業績承諾,又需推動戰略轉型,既要化解歷史遺留風險,又要構建合規內控體系,新任總經理席睿的擔子不輕。
柏文喜稱,如果新任總經理、資深保代席睿能帶領投行條線實現「破冰」,把央企股東資源轉化為可落地的IPO、再孖展、混改項目,增量業務收益將支撐進一步的人才吸引,形成「正循環」;反之,若項目儲備不足,新引進的高成本人才也可能再次流失。
這位47歲的投行大將,手握一副明牌與暗牌交織的棋局——明牌是中國誠通的雄厚資源與信用背書,暗牌是尚待重塑的業務格局與人才體系,而最大的變牌,無疑是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今年的業績增長受市場推動作用較大,當市場熱度消退,席睿能否帶領誠通證券經受住考驗、保持業績持續增長?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常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