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拆解企業招股、估值、上市表現,以專業視角記錄資本脈動。投資時間網攜手標點財經聯袂鍛造「解碼港股IPO」特別策劃,深度探尋每一次資本浪潮背後的機遇與邏輯,敬請關注。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王子西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均勝電子(A股600699.SH、港股00699.HK)也難逃破發命運。
11月6日,均勝電子在港交所上市交易,開盤便股價跳水,當日收盤於20.24港元/股(不復權,下同),跌幅8%。11月7日,港股仍未能走出上行態勢,股價一度跌至18.28港元/股,最後報收於18.50港元/股,跌幅仍超8%。連跌兩日後,11月10日開盤,均勝電子終於有了翻紅跡象,不過截至午盤,該股股價報18.52港元/股,微漲0.11%,市值約為287億港元。
此次,均勝電子全球發行為綠鞋機制行使前約1.55億H股,發行價22港元/股,募資用於汽車智能解決方案和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改善生產製造能力及成本效益以及優化供應鏈管理等。中金公司認為,公司完成「A+H」上市,有助於其搭建境外資本平臺,夯實智能汽車科技主業龍頭地位,並為機器人業務增長注入新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4年營收增長乏力,僅同比微增0.24%至約559億元;歸母淨利潤則下滑至9.60億元,同比降幅一成多。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淨利潤雙增,分別增至458.44億元、11.20億元,前者增速低於後者。
淨利潤增長離不開各項盈利改善措施取得的成效。前三季度,公司整體毛利率提升至18.3%,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兩核心業務中,汽車安全業務毛利率提升至約16.4%,同比上行約2.4個百分點。但因期間費用率未能縮減等影響,公司前三季度的淨利率為2.97%,同比下降。
均勝電子港股上市以來股價情況(港元)
數據來源:Wind
毛利率遞增
均勝電子是智能汽車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業務可拆分為汽車安全和汽車電子。汽車安全業務主要包括安全帶、安全氣囊、智能方向盤和集成式安全解決方案相關產品;汽車電子業務主要包括汽車智能解決方案(涵蓋智能座艙域控、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領域)、人機交互產品以及新能源管理系統。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4年收入計,公司位列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第41位,是中國第二大、全球第四大的智能座艙域控制系統供應商,也是中國和全球第二大汽車被動安全產品供應商。今年初,公司定位升級為「汽車+機器人Tier1」,將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積累的研發實力與高端製造能力,系統性拓展至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意欲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業績端來看,2022年公司營收恢復增長,2022年、2023年營收同比增速為9.03%和11.9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則均在一倍以上、分別為110.50%和174.79%。但進入2024年,公司營收增速驟降至0.24%、錄得約559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則降至9.60億元,同比下滑11.33%,業績表現乏力。
今年前三季度,均勝電子實現營收458.44億元,同比增長11.45%;歸母淨利潤11.20億元,同比增長18.98%。其中,第三季度的營收與歸母淨利潤為154.97億元、4.13億元,同比增幅10.25%和35.40%。
在解釋利潤增長原因時,公司提及,隨着材料降本、運營效率提升、產能轉移優化等各項盈利改善措施在全球各業務區域逐步取得成效,不管是整體毛利率、還是相關業務毛利率均改善明顯。具體來看,公司前三季度整體毛利率提升至18.3%,同比提升約2.7個百分點;兩業務中汽車安全表現最佳、提升至約16.4%,也同比上行逾2個百分點。
另外,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自2022年以來,該公司毛利率就在穩步增長,但公司淨利率變動不大,2023年、2024年均為2.4%以下水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率為2.97%,同比還有所減少。究其原因,離不開公司期間費用率未能縮減影響。
均勝電子2022年以來毛利率和淨利率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機器人營收佔比尚小
機器人產品方面,均勝電子今年全面佈局。公司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包括大小腦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塊、高性能機身機甲材料等關鍵零部件以及機器人頭部、胸腔總成等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
目前,公司已與智元機器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覈心技術攻關、定製化開發、測試驗證平臺建設等方面深度合作;此類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海外機器人頭部企業、國內的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等。
2023年、2024年,均勝電子的研發費用為25.41億元和25.85億元,研發費用率均在5%以下。2025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為25.58億元,同比大增四成多,研發費用率達至5.58%,主要歸因於智能電動車和機器人先進技術投資增加。
但據港股招股書,此次公司募資款項主要用途基本圍繞汽車領域。且據此前浙商證券援引公司公告,目前公司機器人相關零部件業務營收佔比不到0.1%。上半年均勝電子收入約303億元,以此計算,該業務收入約為3030萬元。人形機器人業務貢獻明顯增量還待時日。
另外,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貨幣資金為72億元以上,較上年末略減。公司短期借款與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高達117.3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近30億元;本期末公司還有近143億元的長期借款,債務端壓力可見一斑。
投時關鍵詞:均勝電子(A股600699.SH、港股00699.HK)|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