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概覽:9M25港交所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219億港元(同比+37%);歸母淨利潤134億港元(同比+45%);EBITDA為172億港元(同比+48%):EBITDA利潤率為79%(同比+5pct)。從各個業務板塊來看,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結算及交收費/聯交所上市費/存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市場資料費/其他收入在9M25分別達78/53/13/11/9/14億港元,同比變化分別為+57%/+66%/+17%/+25%/+8%/+10%。
市場活躍度提升、互聯互通深化:9M25現貨市場收入為111億港元(同比+75%)。現貨市場9M25日均成交金額達2,564億港元(同比+126%),南向資金(港股通)日均成交額達1,259億港元(同比+229%),北向(滬深股通)日均成交額2,064億元人民幣(同比+67%)。債券北向通日均交易額417億元人民幣(同比-5%),互換通平均每日結算金額達到217億元人民幣(同比+61%)。
多元化發展戰略持續取得成功:9M25衍生品市場日均成交合約張數達170萬張(同比+11%)。商品業務方面,LME(倫敦金屬交易所)日均成交量達70萬手(同比+3%)。
淨投資收益受外部組合影響:9M25實現投資收益淨額為39億港元(同比+4%),其中公司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13億港元(同比-8%),主要受公司外部投資收益下滑拖累。保證金及結算所基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26億港元(同比+12%),主要由於香港平均資金金額上升。
IPO市場及再孖展勢頭持續強勁: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市場新股集資額居全球榜首,共有69家公司新上市,總集資額達1,883億港元,為2024年同期的三倍多,也是2021年以來最強勁的9個月表現。再孖展規模超過4,500億港元,是2024年同期的兩倍多。截至2025年9月30日,處理中的首次公開招股申請數目多達297宗,為2024年底84宗的三倍多,預示着未來新股管道充裕,增長可持續。
上調目標價至550.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我們認為港交所當前的估值水準具備堅實的基本面支撐。其核心業務-現貨市場、衍生品市場及互聯互通機制-一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尤其是港股通,顯示出內地資金對香港市場的持續青睞。在戰略層面,港交所持續推進市場架構優化,如實施最低上落價位下調、探討縮短結算週期、推出新產品如恒生生物科技指數期貨等,這些舉措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效率和產品多樣性,增強長期競爭力。考慮到港交所獨特的市場壟斷地位、與市場成交量的高度關聯性,以及其業績在2025年展現出的強勁增長動能,我們認為其應享有高於市場平均的估值溢價。參考其歷史PE區間及可比公司估值,並綜合其增長前景,我們給予港交所2026年38倍PE的估值倍數,對應目標價550港元,較前一收盤價有28%的漲幅,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波動加劇或抑制市場風險偏好;投資收益波動性可能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