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界面新聞)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很多人以為我們立邦也造eVTOL了。」
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現場,立邦一位工作人員笑着說。因為該公司展臺的中心位置,放着一架來自廣汽高域的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 AirCab,格外引人注意。
11月8日,進博會已進入倒計時,立邦的展臺前依舊人頭攢動。在界面新聞記者與現場工作人員交談期間,不時有參展觀衆前來詢問這架飛行汽車。
立邦展臺,拍攝:高菁
該飛行汽車的展示核心,是立邦在此次進博會上全球首發的低空飛行全域塗裝解決方案。
「我們在中國市場看到了非常更多的‘創新紅利’。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讓中國大市場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立邦中國區CEO鍾中林對界面新聞表示。
此次參展觀衆的熱情,正是當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國內受歡迎程度的直接體現。這與立邦塗料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高度契合。
鍾中林表示,2024年,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兩年來,政策端、資金端、產業端同頻共振,讓這個賽道變得充滿機遇。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十年複合增長率為8.8%。
據立邦展臺工作人員介紹,在政府部門的牽頭下,立邦在2021年與國內eVTOL公司開展合作,共同研發針對低空飛行領域的塗裝解決方案。
此次立邦帶來的塗裝解決方案,包括低空飛行器塗裝、垂直起降地面塗裝兩大板塊。
前者被立邦稱為飛行器的「安全外衣」,能夠起到保護機身的作用,同時其輕量化的特點,能夠降低飛行器的重量。後者被稱作飛行器起降場的「堅韌地面」,能夠承受飛行器起飛降落的下洗氣流衝擊、防滑抗裂、持續耐用降低維護成本。
立邦展臺上的工作人員稱,進博會期間,已有不少政府部門、航空集團、機場集團就該塗裝解決方案進行諮詢,立邦也由此積累了部分潛在客戶。
瞄準中國廣闊新能源市場的新材料企業,不止立邦一家。
據界面新聞觀察,從新能源汽車、儲能到半導體封裝,一大批海外新材料企業正瞄準中國快速崛起的新興市場。它們希望藉助進博會這一開放平臺,加速佈局未來賽道。
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新材料業務由此進入黃金髮展期,釋放出萬億級市場潛力。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隨着市場滲透率的逐漸提升,對輕量化材料和三電系統核心材料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
同時,國內儲能行業受全球政策波動、技術迭代等因素影響,下游需求旺盛,直接拉動了上游關鍵材料的供需與技術創新。
此外,在半導體領域,先進封裝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一批用於芯片封裝的高性能材料創造了市場空間。
今年首次參展的美國塗料供應商宣偉,就藉助進博會平臺,實現了多款新品在中國的首發。
其中一款產品是專為新能源行業研發的Powdura® EV絕緣粉末。它可在動力電池表面形成緻密絕緣層,有效隔絕部件與外部環境,可滿足主流絕緣耐壓要求,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宣偉展臺,拍攝:高菁
宣偉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吳忠華向界面新聞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球領先,尤其在動力電池技術和產業規模方面。為此,宣偉中國研發團隊針對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塗料產品,進行了專門的產品開發,形成了完整國際競爭力解決方案。
中國已經成為動力電池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向全球供應了約70%的電池材料、超60%的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產量從2020年的83.4 GWh,增長至2024年的超過1000 GWh。
「通過進博會衍生的對接活動,公司有機會與中國頭部電池企業直接進行對接溝通,對產品在國內的推廣促進作用顯著。」宣偉展臺一位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
據吳忠華透露,宣偉的Powdura® EV絕緣粉末已成功應用於部分中國頭部電池和整車企業,形成了成熟的商業化經驗。「這些成果不僅推動宣偉在中國市場深度佈局,也為美國總部提供市場範本。」吳忠華說。
目前,Powdura® EV絕緣粉末塗料已實現100%的本土研發生產,並且賣到了海外,實現了「在中國,為全球」。
對於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立邦也在佈局相關業務。此次,其還在進博會上展示了針對動力電池包的塗裝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國內日趨嚴格的電池安全要求,提供「絕緣阻燃」、「防火隔熱」、「防撞耐磨」三重保護,防護範圍覆蓋電池包外殼、密封膠、電池模組、冷水板組件及電池包底部托盤等。
據該項目團隊成員介紹,目前已有部分國內頭部動力電池企業正在與立邦溝通接洽。
杜邦展臺,圖片來源:杜邦
新材料展區的另一側,杜邦展臺上一臺僅保留框架的白色車身,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
車身上勾勒着不同顏色的線條,它們並非裝飾,而是杜邦膠粘劑在產品中的「可視化」呈現。
這些膠粘劑在汽車製造中扮演着兩種關鍵角色。結構膠逐步替代傳統的鉚釘、螺栓等「硬連接」,在實現同等甚至更高連接強度的同時,顯著降低了車輛噪音與振動,兼顧安全性與駕乘舒適感。密封膠常用於車窗等部位,實現完備密封,保障結構完整性並提升環境耐受性。
杜邦的汽車膠粘劑項目是個不折不扣的「進博寶寶」。從首屆進博會期間與張家港市政府簽約,到第四屆進博會時一體化生產基地破土動工,再到2023年9月該基地正式開業,其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每一步,都與進博會的節奏緊密相連。
杜邦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張毅告訴界面新聞等媒體:「進博會不僅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金名片’,更是鏈接全球合作與市場機遇的絕佳橋樑。過去幾年,進博會已促成我們與本土夥伴達成數十項重要合作與戰略簽約。」
除了汽車領域,今年杜邦還將膠粘技術延伸至新能源領域,在其可持續發展展區首次展出了靜態儲能系統。展櫃中閃爍運行的小燈,標示出膠粘劑在關鍵部位的應用。
中國是全球最大儲能市場。截至2025年9月底,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已超過1億千瓦,佔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這為膠粘劑等配套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據工作人員介紹,杜邦BETAMATE™結構膠已獲得國際頭部儲能系統製造商的認可,被應用於集裝箱式儲能的頂蓋與側板粘接。
該材料能減少甚至替代傳統焊接,通過連續粘接實現密封性,滿足極端環境下的防水與防腐蝕要求,且其具備的強度與韌性,能提升儲能集裝箱的抗彎性能,保障運輸及安裝安全性等。
據杜邦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領域對膠粘劑的需求量有望突破18萬噸,市場規模預計可達約220億元。這一增長主要源於鋰電池在模組粘接、箱體密封與熱管理等關鍵環節用膠量的持續提升。
漢高同樣看好中國新興市場機遇。該公司此次在進博會上展示了其半導體封裝解決方案。
漢高表示,希望藉助進博會巨大的「聚光效應」與「溢出效應」,推動「展品變商品」,加速創新成果的落地生根,將更多創新產品引入中國市場。
隨着高性能計算與人工智能設備的快速普及,中國市場對2.5D、3D及高密度扇出型等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持續攀升。在封裝尺寸不斷增大、厚度持續減薄的背景下,翹曲、芯片位移和開裂成為行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漢高展出了多款針對性解決方案:高導熱毛細底部填充膠,融合高韌性、低熱膨脹與優異導熱性能,為大尺寸芯片提供可靠保障;液體模塑底部填充材料,憑藉出色的間隙填充能力,顯著降低翹曲風險;液態壓縮成型技術,能有效控制模塑後形變,確保大尺寸基板的結構完整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中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已達約1.6萬億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長至2.81萬億元。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正為漢高等新材料企業提供廣闊的創新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