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北證券股價出現了一定的波動,在上漲多日後,出現了回調。其間,東北證券於11月10日收穫了一個漲停板,成為A股券商板塊備受市場關注的標的。
在股價表現的背後,東北證券在三季報迎來業績良好增長,中信證券更是增持東北證券。在頭部券商加速整合、中小券商尋求差異化生存的行業大背景下,龍頭券商中信證券對於東北證券的增持引發市場關注。
中信證券的三年持股軌跡
作為被增持方,東北證券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 「中登公司定期提供的股東名冊顯示,中信證券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持有公司股份,近三年來持股比例保持在2.70%-3.20%之間,未發生大幅變化。」
南都灣財社記者據此梳理中信證券對東北證券的持股軌跡。2022年三季度,中信證券就進入東北證券的前十大股東。此後時間中,中信證券始終處於東北證券第三或第四大股東位置,其間,雖有小幅波動,但從未出現大規模減持或增持。
2023年三季度,中信證券加倉173.73萬股,將持股比例提升至2.85%,彼時正值證監會明確提出「支持中小券商差異化發展」政策窗口。
中信證券對於東北證券的最高持股比例是2024年底的3.13%。不過在2025年二季度,中信證券減持905.93萬股,持股比例回落至2.72%,這一操作引發市場關注。
僅一個季度後,中信證券於2025年三季度再度加倉786.31萬股,持股數量回升至7163.23萬股,比例提升至3.06%,位居東北證券前十大流通股東第三位。
南都灣財社注意到,在今年三季度業績發佈會上,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在介紹公司自營投資情況時曾表示,公司證券投資業務堅持「客需驅動」為主的資產配置理念和穩健的資產配置風格,持倉資產以孖展類、固定收益類和客戶需求對沖端股票為主。
就中信證券此次增持是否屬於「客需驅動」的代客業務底層持倉,還是公司自營賬戶的主動配置?南都·灣財社聯繫了中信證券,但未收到對方回覆。
東北證券三季報營收、淨利潤雙增
東北證券在2025年三季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61億元,同比增長38.83%;歸母淨利潤達10.67億元,同比激增125.21%,ROE提升至3.24%,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40個百分點。
更值得關注的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科目,其餘額從2024年同期的925.96萬元暴增至34.15億元,同比增幅達36783.56%。
受益於基本面情況,東北證券在11月上旬期間股價呈現上漲態勢,11月11日收盤價較10月31日收盤價上漲接近14%。
對於前三季度的表現,東北證券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2025年以來,公司堅持以「三一五三」戰略為引領,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加快業務模式轉型升級,全力推進大財富、大投行、大投資三大業務條線優化舉措加速落地,強化數字賦能和科技引領,提升資產配置效率,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優勢,為經營業績的穩步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外延式發展」引發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10月底,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中信證券將繼續保持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增長在戰略上的平衡,鞏固境內領先地位,做大做強國際業務,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中信證券董事長「外延式增長」的發言,結合中信證券三季度對於東北證券的增持,引發了市場的猜測。
中信證券作為行業龍頭,此次增持又是否隱含對東北證券在區域佈局、財富管理轉型或投行業務協同方面的潛在價值判斷?對於上述問題,南都·灣財社向中信證券發送了採訪函,但並未收到回覆。
東北證券則向南都·灣財社表示,「公司目前暫無引入戰略投資者或併購重組安排,後續如有相關計劃,公司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東北證券同時強調,在監管推動證券公司「做優做強」及市場競爭驅動下,證券行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轉變,行業加速分化與整合,證券公司關於規模化、集約化、數字化、特色化的發展需求日益增強,差異化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在此過程中,公司密切關注落實監管精神,充分考慮資源整合和賦能轉型效用,通過優勢互補和戰略延伸,在服務公司長遠發展、戰略落地等方面,尋求高質量的合作和實現路徑,提升公司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