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Meta 財報後下跌是份 「早到的禮物」

美股研究社
11/12

市場的負面反應及當前疲軟的走勢,主要由兩大因素驅動:

· 159 億美元的稅收支出,影響了第三季度業績;

· 未來一年將投入 6000 億美元資本支出(CapEx)用於建設 AI 基礎設施。

除了年初幾個月及 4 月關稅相關波動期間,Meta 今年大部分時間估值都處於高位,投資者鮮有機會增持其股票。

如今,股價較 800 美元的歷史高點下跌 22%,估值收縮但基本面未變,風險回報比已然反轉。分析師認為它是當前 「七巨頭」(Mag7)中最值得入手的標的之一。

Meta 第三季度業績表現

Meta 第三季度營收達 512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較分析師預期高出 18 億美元 —— 營收表現大幅超預期。核心增長引擎仍是數字廣告業務,平均廣告價格持續上漲。

出色的營收表現,在一定程度上被運營利潤率的收縮所掩蓋: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 43% 降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的 40%。分析師此前曾強調 Meta 的運營優勢,其盈利能力輕鬆超越谷歌(GOOGL)等同行,但如今已出現成本費用同比增長 32%、高於營收增速的情況。這部分源於 AI 相關研發支出的增加。歷史上,Meta 的盈利能力曾引發多次股價波動,因其管理層傾向於在未來願景項目(如元宇宙、Reality Labs,如今是 AI)上過度投入。

但第三季度業績中最不及預期的是每股收益(EPS):僅為 1.05 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且同比下滑 83%。這並非運營層面的問題,而是受《一項美麗的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影響,Meta 需計提 159 億美元的一次性稅收支出。若剔除這一非經常性費用,公司淨利潤將達 18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

綜上,本季度業績喜憂參半,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其的負面情緒。

但關鍵在於審視業務本質:從運營角度看,數字廣告佔總營收的 98%,且該品類同比增長 26%。Meta 的 「應用家族」 受益於多重趨勢:

1.營銷商持續將廣告支出從傳統渠道轉向數字平臺,谷歌也同樣受益於這一趨勢;

2.平均廣告價格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上升 10%;

3.關鍵市場(美國和加拿大)增長 13%,較 2024 年第三季度高出 4 個基點;歐洲市場增長 19%,創下近 5 個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Meta 全球廣告曝光量同比增長 14%,這再次得益於其強大的內容推薦系統(在分析師看來,該系統遠優於 YouTube)。

其中的邏輯非常簡單:更優的內容推薦 → 更長的 「應用家族」 使用時長 → 更高的廣告單價 → Meta 營收增長。

核心指標 —— 日活躍用戶(DAP)再次增長 1.7%。

Meta 的支出情況

Meta 更新了 2025 財年資本支出展望,將區間下限上調 40 億美元,預計支出為 700-720 億美元。僅第三季度,Meta 的資本支出就接近 20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逾兩倍,顯示出支出加速的態勢。不過,微軟(MSFT)、亞馬遜(AMZN)、谷歌等同行當前的支出規模更大,且它們的業務不像 Meta 那樣單一依賴某一領域。

資本支出的大部分用於 AI 基礎設施,包括:

· 新建數據中心;

· 採購英偉達(NVDA)尖端芯片(H100/H200);

· 推進 「Meta 超級智能」(Meta Superintelligence)項目;

· 部署自研 AI 模型及訓練集羣(如 MTIA2)。

分析師在之前的分析中提到,只要回報充足,增加資本支出本身並無問題。分析師曾假設,若每年資本支出為 1000 億美元,Meta 需實現至少 20% 的營收增長才能合理化這一投入。

當前的營收預測顯示,Meta 2025 財年營收增長率為 21%,2026 年為 18%,而資本支出每年低於 1000 億美元 —— 這與分析師的預期一致。

潛在風險在於資本配置不當:若投入到無法產生合理投資回報(ROI)的項目,不僅會消耗現金、承壓現金流,還會因折舊攤銷增加而影響未來盈利能力。

Meta 甚至確認,到 2028 年將累計投入 6000 億美元在美國建設 AI 基礎設施。

估值分析

第三季度財報發佈前,Meta 的市盈率(P/E)超過 32 倍,儘管相較於 「七巨頭」 同行相對便宜,但已不再具吸引力。

經過此次估值回調,當前股價對應的市盈率為 27 倍。

這算 「撿漏價」 嗎?並不算。今年 4 月,投資者曾有機會以低至 21 倍市盈率買入 Meta ,而幾年前其市盈率甚至低於 10 倍。

Meta 過去 15 年的平均市盈率為 32 倍,同期每股收益年均增長率為 32%。

FactSet 當前對其每股收益增長的預測為:

· 2025 年:預期每股收益 22.90 美元,同比下滑 4%(受一次性稅收支出影響);

· 2026 年:預期每股收益 29.75 美元,同比增長 30%(復甦);

· 2027 年:預期每股收益 33.35 美元,同比增長 12%。

本質上,除 2025 財年預期每股收益外,未來的盈利展望與分析師此前的分析並無實質性變化,但其已顯著下跌。

更低的價格 + 不變的估值邏輯 = 更高的回報率展望。

誠然,Meta 未來 3-5 年的每股收益增長率難以達到過去 15 年的水平,但如今它已成為一家成熟企業,其溢價估值具備合理性。事實上,27 倍的市盈率已接近標普 500 指數(SP500)的當前估值水平。

下跌後,Meta 的風險回報比顯著改善,基本面未變且增長前景。

核心假設風險

Meta 並非毫無風險:

1.資本支出過高:若支出持續加速,可能會承壓現金流和淨利潤盈利能力。歷史上,Meta 曾在元宇宙等項目上出現資本配置不當;若 AI 投入回報不足,可能會重蹈覆轍,引發投資者信心喪失 —— 此前這曾導致其估值縮水超 80%;

2.業務單一風險:Meta 98% 的營收依賴數字廣告,而該業務具有週期性。若廣告支出放緩、用戶增長停滯或變現能力惡化,其營收和盈利能力將面臨壓力。此外,歐洲等地旨在限制個性化廣告的監管加強,可能導致廣告單價下降或合規支出增加。相比之下,谷歌、微軟等同行憑藉更多元化的業務模式進入 AI 時代。

結語

Meta 第三季度業績證實了其強勁的增長勢頭和數字廣告需求的韌性。但受一次性稅收支出和加速的資本支出影響,本季度業績(尤其是淨利潤)令投資者感到擔憂。

但基本面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廣告單價持續上漲,廣告曝光量提升,AI 驅動的內容推薦系統不斷增強用戶互動。

本季度研發支出增加,進而壓制了運營利潤率,但只要聚焦於正確的項目,增加的研發投入有望在未來釋放更多增長潛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