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中金公司發研報指,創新出海趨勢明確,藥品先行器械等同樣可期。藥審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在國內工程師紅利、豐富臨牀資源和支持性政策多方加持下,中國創新藥產業已進入2.0時代,由「引進模仿」轉向「創新輸出」,license out和new co等形式證明中國創新藥正在不斷國際化。創新藥的發展與投孖展數據改善背景下,CXO及上游進入下輪週期。我們認為器械等其他品類出海也值得期待。內需偏弱逐步好轉,商保突破帶來支付矛盾緩和。2023年開始的醫療反腐經歷1年集中整治,2024年進入常態化,我們認為2025年對行業影響逐步緩和;反內卷相關政策的提出,在生物醫藥行業也在藥品集採層面有所體現,第一批仿製藥集採的價格錨點有所鬆動,不再唯低價是取。多元支付體系的嘗試,商業保險的呼聲不斷。政策衝擊區域緩和,內需短期偏弱但在好轉。啞鈴策略2026年同樣適用,科技進取+傳統防守。一方面,看好醫療科技進取屬性。除創新藥的突破與國際化外,AI+醫療的發展同樣可圈可點。大模型應用普及化階段,算法算力優化加速AI在各行業的發展。人工智能發展迅速,AI+醫療大有可為。另一方面,也需看到傳統板塊的防守屬性。在國企改革和科技創新進一步推動下,醫藥國企也有望迎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