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本週,國際原油市場走出了先揚後抑的態勢。明天會是怎樣的局面?來看看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空襲
烏克蘭多地能源和交通設施受損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8日通報說,俄武裝部隊7日夜間至8日凌晨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軍工企業及配套能源設施實施大規模打擊,目標均被命中。
通報說,俄方使用的高精度武器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俄防空系統在過去一晝夜擊落178架烏克蘭無人機及2枚制導航空炸彈。
據烏克蘭空軍和各級政府機構8日發佈的消息,7日晚至8日凌晨,俄軍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波爾塔瓦州、哈爾科夫州、基輔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等地的能源和鐵路設施遭襲受損,包括基輔市、基輔州、哈爾科夫州在內的多地實施緊急停電。截至8日上午,襲擊已造成4人死亡。
烏克蘭國家電力公司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受空襲影響,烏克蘭多個州實施緊急停電,工業用戶繼續實施限電。
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當天在社交媒體發文說,本輪空襲是10月以來俄軍對烏能源基礎設施發動的第九輪大規模襲擊,烏克蘭負責「提供天然氣和供暖」的工業設施遭襲,生產設施受損。

美國參議院繼續就政府「停擺」談判
據央視消息,當地時間11月8日開始原定是為期約一週的退伍軍人節休會周,不過當天美國參議院並沒有休會。兩黨議員繼續嘗試推進結束政府「停擺」狀態的談判,但進展有限。
多數參與相關談判的兩黨議員留在了華盛頓。據共和黨方面透露,若兩黨達成協議,參議員將在投票表決前24小時接到通知以閱讀法案文本。議員們被建議保持行程靈活,以便隨時返回華盛頓進行投票。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8日表示,他正努力爭取與民主黨參議員達成一致,通過一攬子包含三項全年撥款法案的「綜合撥款案」,以使政府恢復運作。草案「已經接近完成」,他希望能儘快進行表決,但前提是「票數足夠」。圖恩還透露,過去24小時雙方已展開「積極的跨黨派對話」,並對談判進展持樂觀態度。
胡塞武裝稱打掉一隸屬於美以沙三方的間諜網絡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11月8日,也門胡塞武裝宣佈,打掉了一個隸屬於美國、以色列、沙特三方情報機構聯合行動室的間諜網絡。
胡塞武裝在聲明中表示,這一行動是一次「重大的安全成就」,經過長期偵查、跟蹤和監控後,成功揭露了涉案人員的計劃、運作方式及其對外聯繫。
目前美國、以色列、沙特暫未對此作出回應。
分析人士:油價大概率震盪下行,地緣衝突或成變數
11月7日,市場觀望情緒升溫,受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後有反彈需求的影響,油價獲支撐小幅上漲。其中,WTI原油期貨12月合約漲0.69%,報59.84美元/桶,本週累跌1.87%;布倫特原油期貨1月合約漲0.50%,報63.70美元/桶,本週累跌1.65%。同時,上期所原油期貨2512合約收漲0.59%,報459.60元/桶,本週累跌0.22%。
本週,國際原油市場在OPEC+政策急轉、EIA庫存暴增與地緣事件交織中,上演了驚心動魄的拉鋸戰。本週伊始,在OPEC+宣佈12月小幅增產、明年一季度將全面暫停增產計劃的影響下,國際油價一度上漲。此後,亞洲工廠數據持續低迷,EIA庫存意外爆表、美元走強和美國經濟出現隱憂等,放大了供應過剩恐慌,疊加美國政府史上最長「停擺」導致的美航班銳減、勞動力報告暫停等影響,國際油價整體呈現震盪下行走勢。
對於原油後市,東證期貨分析師安紫薇認為,供應端未來的變化預計仍是定價主導因素,需求端暫時缺乏增長潛力和顯著提升的驅動。
據隆衆資訊分析師吳燕介紹,當前美國煉廠正值秋季檢修期,原油需求季節性減弱。數據顯示,10月31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超預期增長,為4.212億桶,環比增長1.25%。美國煉廠加工量方面,10月17日當週加工量為1525.6萬桶/日,環比增長0.24%,位於年內較低區間運行。整體來看,近期終端需求欠佳,對原油的消耗下降。預計下週美國商業原油或延續累庫趨勢,屆時將給予油價利空壓力。
國內市場方面,據國元期貨原油分析師韓廣宇介紹,燃油催化利潤延續降勢,虧損格局難改。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當週,山東地煉燃料油樣本催化利潤為-275元/噸,較上週期下跌5元/噸,跌幅為1.85%。與上週期相比,本週期催化柴油現金價格漲至4289元/噸,催化汽油跌至6843元/噸,油漿價格跌至3758元/噸,液化氣均價漲至4210元/噸。原料方面,化料價格暫穩於4775元/噸。
新加坡市場方面,數據顯示,燃料油到港量激增,庫存環比增加。根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週四發佈的庫存數據,截至10月29日當週,新加坡陸上各類成品油庫存走勢分化。其中,殘渣燃料油(包括燃料油及低硫含蠟殘油)庫存較前1週上升175.4萬桶,增幅約為7.6%,總量達到2478.1萬桶(約390萬噸),創下近兩週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1周庫存曾小幅回落,本週因進口量大幅增長而再度回升,總庫存水平持續高於約2200萬桶的周度歷史均值。進口方面,新加坡燃料油到港量較前1周激增超50%,總量接近120萬噸,來源地較為多元。其中,巴西連續第二週位列最大供應國,阿聯酋及馬來西亞等儲存樞紐地區亦有較大貢獻。出口方面,當週新加坡燃料油出口量上升22%,達到約43.5萬噸,主要流向韓國與中國市場。此外,截至10月29日當週,輕質餾分油(主要包括石腦油、汽油和重整油)庫存減少27.3萬桶,降至1333.9萬桶,為3周以來的低點;中質餾分油庫存則大幅下降625.1萬桶,至852.2萬桶,創下近13周新低。韓廣宇認為,當前新加坡燃料油遠期合約價格高於近月,無論是高硫燃料油還是低硫燃料油,均存在一定的儲油套利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庫存的累積。
吳燕表示,增產氛圍延續疊加需求季節性回落,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原油供應過剩的憂慮增強,且地緣局勢暫無激化的跡象,對油價的支撐有限,預計近期油價將震盪下行。
安紫薇補充道,四季度地緣衝突有較多變數,俄羅斯的供應穩定性預計是接下來地緣衝突交易的重點。若地緣衝突造成實質性斷供發生,則將給油價帶來顯著的上行風險。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