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競爭,臺積電失去靈活性,日本看到芯片機會了?

Ofweek光電信息網
11/10

衆所周知,這幾年,中國和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博弈越來越激烈。

美國各種限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從EDA到IP,再到半導體設備等,而中國則在不斷的突破,提高自給率,提高國產化率,降低依賴。

同時在中美芯片競爭中,韓國、日本、歐洲等,也是不甘寂寞,想在趁機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進而降低自己的風險。

而在這場全球芯片產業鏈的大博弈之中,很多人認為,臺積電慢慢的失去了靈活性。

一是在決策上的靈活,我們知道,因為美國的各種施壓,目前臺積電已經計劃投資1650億美元,在美國大搞建設,包括好幾座芯片廠,以及研發中心。

臺積電甚至違背了之前的承諾,將先進芯片也搬至美國去了,而它之前承諾的是先進芯片只放在臺灣省的,如今也食言了。

所以接下來,臺積電變成美積電,決策上已經不再靈活,也不太自由了,很多時候要被美國牽着鼻子走了。

二是在工藝上的靈活性,按照日本媒體的說法,一是臺積電目前開始退出部分成熟工藝,因為先進工藝太賺錢了,所以臺積電看不上這些成熟工藝,比如GaN生產線停,未來40nm-90nm的芯片製造,可能也要外包,自己不管了。

日本媒體認為,隨着臺積電的老一輩管理層退休,年輕人走向管理崗位,所以老一輩在乎的 「滿足所有要求」 的心態,已經不再有了。

所以日本認為,自己的芯片產業發展機會來了,美國的芯片產業面臨勞動成本高、人才短缺的困境,所以發展芯片產業並不容易。

而臺積電不再靈活,不管是決策上面,還是工藝上面,而韓國明顯整個產業最近受到的衝擊很大,而中國的半導體,面臨被美國打壓的困境,只能用上一代的設備,來進行突破,壓力也很大。

所以日本覺得,自己迎來了機會,日本的工匠精神,會讓日本在產品上非常有競爭力。再疊加臺積電的不靈活,美國的缺點,中國被打壓的這一系列事件,日本就是這麼認為的。

特別是日本目前有了Rapidus,據稱即將量產2nm芯片了,日本認為它也無法與臺積電、三星正面競爭,但是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去搶點市場。

那麼問題就來了,日本真的能在目前這種芯片產業動盪的情況來,贏得自己的機會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