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中央銀行於 11 月 10 日(週一)發佈了市場期待已久的虛擬資產(含加密貨幣)交易監管規則。該規則將把現行的反洗錢及反恐怖孖展相關規定,延伸適用於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巴西已於 2022 年通過加密貨幣相關法律框架,但該框架的落地實施,仍需依賴央行出臺補充監管規則。此前,巴西央行已就該事項開展過四次公開諮詢。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的使用量大幅增長。巴西央行行長加布裏埃爾・加利波洛對此表示擔憂,尤其關注與美元等現實資產掛鉤的穩定幣使用量上升的問題 —— 這類穩定幣常與非法活動存在關聯。
「新規則將縮小詐騙、欺詐行為的生存空間,並減少虛擬資產市場被用於洗錢的情況。」 巴西央行監管部門負責人吉爾紐・維萬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新規則將於 2 月生效
根據巴西央行官網發佈的聲明,新監管規則將於 2026 年 2 月正式生效,適用範圍將涵蓋外匯及證券經紀商、分銷商,以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的資格審批流程。
政策制定者指出,與比特幣等波動性較強的加密貨幣相比,穩定幣的波動性更低,其用途更多是支付而非投資。許多用戶使用穩定幣,是為了繞過監管更嚴格、稅負更高的傳統支付體系。
根據新規則,任何與法定貨幣掛鉤的虛擬資產的買賣或兌換行為,都將被認定為外匯交易行為。
這一認定同樣適用於使用虛擬資產進行的國際支付或轉賬,包括通過銀行卡或其他電子支付方式結算債務時所涉及的虛擬資產交易。
巴西央行表示,該監管規則還將把現行的客戶保護、透明度、反洗錢及反恐怖孖展相關規定,延伸適用於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央行補充稱,該監管框架還包含治理與安全要求、內部控制機制、報告義務及其他合規性義務。
責任編輯: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