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民共治」積分制看代化鎮之變

貴陽日報
11/10

轉自: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蒲豔梅

「今天逛超市,自己一分錢沒花,東西都是用積分買的。」10月27日,黔南州長順縣代化鎮麻響村村民陳李香拎着滿滿的一袋東西,走出代化鎮順民興積分兌換超市。

積分從何而來?陳李香告訴記者:「按時繳納養老保險,獎勵20分;繳納垃圾清運費,獎勵20分……我今天來兌換的165分積分,就是這樣攢下來的。」

代化鎮整合資源,打破各村(社區)單打獨鬥窘境,推出「全民共治」積分制,以小積分撬動鄉村治理。如今,全鎮家家戶戶形成了爭相「攢積分、曬積分、兌積分」的良好氛圍。

「‘全民共治’積分制實施效果明顯,我們鎮的養老保險收繳工作1個月就完成了,還超額完成了徵兵工作。」代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金松說。

代化鎮地處麻山腹地,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薄弱、羣衆參與不足、產業發展滯後。此前,鬥省村、納傍村等部分村嘗試探索基層治理「積分制」模式,受到載體單一、資金供應不足、機制未完善等制約,長效運行存在一定困難,效果不明顯。

今年,代化鎮黨委、政府牽頭組織,將積分與村規民約相結合,通過量化行為激勵、盤活閒置資源、賦能集體經濟,以「小積分」撬動「大治理」。制定「全民共治」積分制工作方案和兌現細則,明確由鎮綜治中心牽頭抓總、綜合協調,鎮屬各辦(中心)、各村(社區)密切配合、協同推進,構建「一盤棋」積分工作推進機制,以全鎮農村常住農戶和村民為對象,圍繞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風文明等6個方面23條村級重點事務內容,建立積分閉環管理體系。

同時,通過開設鎮級積分兌換實體超市,由鎮級農機合作社和所轄9個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共同籌資55萬元,註冊成立商貿有限公司(即積分超市),兼顧公益性與市場化經營,所得收益按持股比例進行分配。

「從4月20日開業以來,累計受理積分62.3萬分,已兌換積分37.18萬分,營業額167萬餘元。」長順縣順民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長羅鶯子說。

1積分等於1元錢——在代化鎮順民興積分兌換超市櫃檯上,整齊碼放各村專用的積分袋子,裏面裝了一大摞積分兌換小票。

「積分超市既兌換積分,又對外經營,收益反哺各村(社區)和羣衆,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羅鶯子說,預計各村(社區)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每年降低全鎮羣衆生產生活性開支200萬元以上。

清掃路面、整理房間、擦拭窗玻璃……一大早,打朝村村民鄭雲鋒一家忙得不亦樂乎,「把房前屋後的衛生搞好了,自家人住着舒坦,這積分纔拿得踏實。」在這個季度的家庭衛生評比中,鄭雲鋒家進入村裏的前20名,得了20個積分。

過去,打朝村的環境衛生情況較差,村幹部上門勸說,收效甚微。

「嘴巴都說幹了,效果卻不明顯。」打朝村黨支部書記陳斌總結了當時的情形。自打實行「全民共治」積分制後,情況逐漸好轉,值得一提的是,大夥掙的不光是那份物質獎勵,更在意那份榮譽。

以積分為量化參考。「全民共治」積分制還為9個村(社區)制定了專項考覈。第一、二、三名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各村(社區)鉚足了勁,爭相比一比。

「全民共治」積分制,為代化鎮帶來基層組織增力、集體經濟增收、鄉村治理增效、產業發展增量、鄉風文明增質、人民羣衆增惠的「六增」效果,「真正做到了一舉解多難。」楊金松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