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研發中心

原油周線小幅下跌,油價的走勢告訴我們,油市想要理清思路,二週的時間不夠。
過去的一週油價走得更加糾結,市場觀望氛圍濃厚,連續幾個交易日油價衝高回落,日內反覆拉扯的驅動幾乎都是圍繞着地緣層面美國要打委內瑞拉的炒作,然後特朗普政府又出來闢謠。歐美油價在拉鋸中重心小幅下移,相比之下SC原油上週表現強於歐美市場,尤其是在抗跌方面體現更加明顯。而市場也需要時間來明確對於制裁俄羅斯及歐佩克+新的產量計劃下原油市場供需平衡的變化,整體來看對於供應過剩的基本判斷仍然是略佔上風,而對俄製裁及委內瑞拉等地緣層面的擾動也讓供應端存在不確定性,在這種局面下油價重心雖然有緩慢下移動作,但這個過程油價的走勢顯示出資金對油價後市的評估仍處於謹慎觀望階段。
上週歐美原油月差進一步回落,成品油裂解差則繼續走強,反應出不同影響因素下資金從供需二端給了油市不同的計價。資金在對俄製裁消息下大幅增產了投機淨多頭寸後,最新一期的持倉數據顯示在油價震盪回落過程中又小幅削減了淨多持倉,這樣的表現也可以看出資金對油市的評估是動態調整的。




EIA短期能源展望維持油價重心下移預測
雖然西方國家加大了對俄羅斯制裁力度,俄羅斯的海運原油最近二週時間出現了回落。但11月7日EIA在最新一期月報中維持全球石油庫存將在2026年全年增加的判斷,並認為這將在未來幾個月對油價產生顯著的下行壓力。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將降至平均每桶62美元,2026年則降至每桶52美元。
EIA稱全球液體燃料產量在整個預測期內增加,預測2025年全球液態燃料產量將增加270萬桶/日,2026年再增加130萬桶/日。OPEC+以外的國家將引領我們預測的總液態燃料產量增長,這些國家的產量在2025年將增加200萬桶/日,比上個月報告中的預測高出30萬桶/日,2026年將增加70萬桶/日。具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圭亞那將在預測期間推動產量增長。南美洲一直是產量增長的主要來源,因為今年巴西和圭亞那的新近海船隻已開始提前投產,同時仍有其他項目正在開發中。OPEC+產量目標繼續提供提高,不過近期產量增加將逐漸放緩,一些成員國將達到其實際產量限制,而其他成員國則旨在防止庫存增長過快,從而限制油價的進一步下跌,預測OPEC+原油產量將在2025年增加50萬桶/日,在2026年增加60萬桶/日。預計OPEC+的產量將保持在低於宣佈的目標水平,以防止庫存累積過快,並限制油價的下降。
7月,美國原油產量平均超過每日1360萬桶,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我們之前的估計,這提高了我們美國原油產量預測的起點。此外,由於一些項目的增產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我們上調了對美國墨西哥灣原油產量的預測。儘管我們預計隨着油價下跌,原油產量將從最近的峯值水平下降,但我們現在預測,2025年和2026年美國的原油產量將平均達到每日1350萬桶。對2026年的預測比上個月增加了20萬桶。
預測顯示,全球液態燃料消費量在預測期內每日將增加110萬桶。全球液態燃料消費量的增長幾乎完全由非OECD國家驅動,這些國家在2025年每日增長120萬桶,在2026年每日增長100萬桶,而OECD國家的消費量在2025年每日減少10萬桶,隨後在2026年每日增加10萬桶。非OECD國家的大部分增長集中在亞洲,其中相比2024年印度和中國的液態燃料消費量到2026年每日將增加超過40萬桶。EIA強調對中國的需求預測僅包括最終消費,不包括庫存增加,過去幾個月來中國增加原油庫存的行為一直成為市場關注的一個熱點,因缺乏官方數據,各機構通過追蹤的數據發現中國原油庫存持續增長,在三季度有所回落之後,10月底開始中國原油庫存再次回升,根據Kpler的高頻數據過去二週時間全球原油陸地庫存增加了3000萬桶,其中中國增加了1400萬桶。而目前水上原油仍維持在近年來高位,這部分水上庫存一旦成為顯性的陸地庫存預計將繼續給油價帶來壓力,目前來看市場對此也是高度警惕。考慮到對俄製裁及一些地緣因素給油價帶來的不確定性,最終供應過剩壓力程度如何計價是需要接下來一段時間持續跟蹤的,這也是近期油價走勢猶豫的一個因素。






油價仍需要一段時間來梳理各影響因素帶來的分歧,包括等等一些委內瑞拉等地緣層面不確定性事件的落地,在局勢明朗之前預計油價將維持震盪拉鋸走勢,總體評估年內油價重心承壓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逐步挑戰迫使供應端產量下降的成本線區域。在維持逢高沽空思路同時,需注意防範地緣等因素帶來的突然異動行情,油價將繼續保持高波動特徵,注意節奏把握。
責任編輯:趙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