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芝商所、期貨日報和產業服務聯盟在北京舉辦「2025實體企業衍生品風險管理創新研討會」,主題為「融合創新 聚力前行」。
本次研討會會聚期貨和現貨行業精英,通過廣泛交流、案例分享及趨勢研討,旨在促進各方在風險管理領域的深度合作與協同發展,為相關企業提供切實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與方法。
衍生品市場戰略價值凸顯
期貨日報總經理陳邦華在致辭中表示,日前,「穩步發展期貨、衍生品」被寫入「十五五」規劃建議,為行業未來發展錨定了航向,注入了強大的政策信心。然而,當下能源轉型、地緣博弈等因素交織,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正在經歷深刻重塑,實體企業經營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價格波動與跨境貿易風險敞口愈發複雜和多維。在此背景下,衍生品市場作為風險管理的「壓艙石」和資源配置的「導航儀」,戰略價值與使命愈發凸顯。
陳邦華介紹,基於對時代脈搏的深刻把握,本次研討會主題為「融合創新 聚力前行」。
其中,「融合」涵蓋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場內與場外的協同發力、境內與境外市場的互聯互通,以及科技賦能與風險管理工具的交叉碰撞。這要求打破傳統邊界與壁壘,構建一個共生共榮的生態圈。「創新」是在融合基礎上,回應時代之問的關鍵答案,不僅涉及產品與工具的迭代升級,而且涉及服務模式的變革、風險管理理念的躍遷,以及人才培養機制的優化。「聚力前行」是行業發展的目標與方法,強調匯聚監管、行業、機構與實體多方力量,共同抵禦風險,促進市場行穩致遠。期望以本次研討會為起點,融合各方智慧,激盪創新活力,凝聚前行力量,共同譜寫中國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新篇章。
芝商所董事總經理Tim Smith在致辭中表示,在當前市場波動與不確定性並存的情況下,客戶傾向於選擇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以及把握各種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機遇。放眼亞太地區,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場正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中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是亞太地區的重要亮點。過去20年,隨着衍生品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協同發展,中國期貨和期權市場在產品種類和交易者數量方面均實現了顯著增長。中國監管機構進一步向合格境外投資者開放衍生品市場,有助於吸引全球資本,建立穩健的價格發現機制。法治建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例如,2022年施行的期貨和衍生品法、2025年10月9日生效的《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均旨在使中國的衍生品監管框架與國際標準更緊密地接軌。
Tim Smith表示,芝商所始終致力於產品創新,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接觸新產品和新市場的途徑,幫助其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風險。同時,芝商所積極參與中國市場的發展,並與中國合作伙伴攜手並進。未來10年,中國期貨市場將持續發展並有望通過分享專業知識和發揮基礎設施優勢,促進東亞地區規模較小、發展迅速的經濟體的成長。在見證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和衍生品市場持續發展之際,相信研討會將進一步助力芝商所在中國的投資者教育工作,繼續為理念交流、前沿信息分享提供重要平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徐朝陽在研討會上就「十五五」期間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進行了展望。他表示,2025年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回升,但依然面臨內需不振和物價下行的壓力。「十五五」期間,全球經濟增長將呈現放緩態勢,中國經濟有潛力、有底氣保持增長,需要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政策層面,中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着力於全方位擴大內需。同時,中國將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並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在全球市場中,中國的影響力將持續提升。
助力衍生品風險管理理念與策略升級
本次研討會圍繞新能源金屬、原油和農產品的風險管理實踐、國有企業套保要點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衍生品風險管理正在從傳統的「成本中心」思維向現代的「戰略工具」理念轉變,隨着市場環境的日益複雜多變,衍生品不再僅僅是企業控制風險的輔助手段,而是企業戰略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幫助企業主動出擊,捕捉市場機遇,實現穩健經營。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鎳鈷分會特聘顧問徐愛東提到,佈局氫氧化鋰和鈷產品衍生品對產業鏈企業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企業管理價格波動風險、穩定利潤。廣期所正在積極推進氫氧化鋰期貨的研發及上市工作。電解鈷市場流動性較高,推進相關期貨品種上市有利於通過市場化方式建立鈷庫存。企業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合理利用衍生工具,以應對地緣因素、產業政策和技術路線變化帶來的挑戰,確保穩健運營。
振華石油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專務張祺表示,全球原油市場受宏觀經濟、地緣政治及供需格局等因素影響。整體來看,原油市場供應偏寬鬆,地緣衝突和OPEC+政策為油價提供支撐,但不足以扭轉中長期過剩格局。在多空博弈下,預計布倫特原油價格繼續低位震盪。在此背景下,風險管理工具在原油產業鏈中具有核心價值。
北大荒集團九三中墾國邦(天津)有限公司運營研發總監李健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在大豆等農產品進口業務操作過程中,跨境風險管理是一道必須跨越的門檻。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對市場的研判,靈活作出決策,相機抉擇。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選擇適合自身的套保比例和風險敞口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靈活運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景,選擇最有利的策略。
「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中國大宗商品貿易行業正經歷從現貨貿易到基差貿易再到含權貿易的演進。」恆力產融學院衍生品學院院長管大宇在研討會上表示,面對產業鏈生態脆弱、企業利潤波動大等壓力,衍生品成為企業穩定利潤、管理風險的關鍵工具。他認為,現貨企業應構建滿足自身需求的業務體系,通過基差貿易、含權貿易等創新模式,實現資源變現與業務增量。此外,在面臨風險和極端行情時,企業應建立基於宏觀和產業的極端風險監測模型,注意識別價格風險、基差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等,提前預警並主動管理風險。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專業業務合夥人田雪彥表示,國有企業套保業務需嚴格遵守內控要點與財務處理規範,以確保風險可控、業務合規。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監管要求,國有企業應嚴守套保原則,不得開展投機交易。同時,建立有效的金融衍生業務風險管理體系,覆蓋事前防範、事中監控和事後處理。此外,企業需建立健全金融衍生業務審計監督體系。財務處理方面,國有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套期場景,運用公允價值套期或現金流量套期進行期現覈算,使財務報表更加公允地呈現企業套期保值的效果和利潤水平。
芝商所市場監管部外聯組經理梁樂怡就芝商所主要交易規則和市場監管資訊進行了解讀和說明。具體來看,芝商所設立了法規與監管外聯組,以提高市場參與者對交易所規則的認識及理解。芝商所通過持倉限額、禁止洗售交易等規則維護市場秩序,避免擾亂市場行為和降低集中風險。同時,芝商所還提供相關頭寸互換(如期轉現)等靈活交易類型。此外,芝商所還提供市場監管建議通告、線上課程等資源,並翻譯成中文,助力企業理解規則,提升合規操作能力。
在結業典禮上,產業服務聯盟為參加培訓的近百家實體企業代表頒發培訓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