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碳酸鋰需求維持強勁:10月,國內動力電池+儲能+消費電子電池合計排產186GWh,環比增22.4%,同比增45.3%,實際上今年以來下游終端表現都較強勁,其中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儲能訂單都好於預期。
2. 碳酸鋰供應持續增長:碳酸鋰供應在前期減產後快速攀升,今年碳酸鋰的供應僅在3-5月呈現下降,之後隨碳酸鋰價格持續回升,企業開工率開始不斷上升,最新數據顯示,10月碳酸鋰產量繼續呈現較大幅度增長,而11月產量恐怕將突破9萬噸,供應充足。
3. 碳酸鋰生產積極性高:碳酸鋰不同原料路線的成本差異非常大,目前鋰輝石原料佔比最大,在60%以上,鋰雲母與鹽湖提鋰相當,回收佔比最低在10%以下。成本端表現來看,鹽湖提鋰最低,鋰輝石提鋰成本最高。目前碳酸鋰價格多維持在8萬上方明顯有利於碳酸鋰全行業的生產。
4. 碳酸鋰未來行情判斷:儘管碳酸鋰尚算強勢,在8萬附近持續震盪,下方又因為反內卷政策所限,底部維持也比較清晰,但按照目前的投產進度,一旦需求從強轉弱(季節性轉弱在所難免),上方壓力必然會出現,雪崩來臨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短期很可能會出現一波較強勁的調整,價格或會去到7萬附近。不過基於全球能源需求的發展,我們中期的投資思路是多頭頭寸佈局於區間的下沿(7萬左右),區間上沿位置(8萬)設立止盈。
風險因素:反內卷政策、鋰礦山復產進展、新能源需求表現
首創期貨研究院
有色分析師:廖容榮
從業資格證號:F03113977
投資諮詢資格證號:Z0020552
報告正文
1、 鋰「閃崩」!
週二(11月4日),碳酸鋰一度暴跌超4000點,雖然尾盤有收回部分價格,但總體也大跌超4%,而更讓市場驚歎的是持倉一天跑掉了7.7萬手,接近20億的資金撤退了。如再結合上週五鋰的暴跌,整體跌幅已經接近6%,持倉減少接近9萬手,有23億資金離場!
2、碳酸鋰需求維持強勁
10月,國內動力電池+儲能+消費電子電池合計排產186GWh,環比增22.4%,同比增45.3%;11月,國內動力電池+儲能+消費類電池排產量預計209GWh,環比增12.4%,同比增64.6%。實際上今年以來下游終端表現都較強勁,其中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儲能訂單都好於預期。
從碳酸鋰庫存表現來看,6月以後,國內鋰鹽廠內庫存快速去化,從最高的4萬多噸,下降至10月底的1.75萬,減少了約2.3萬噸。而根據SMM數據,截至10月底,碳酸鋰社會庫存約為9.5萬噸,環比減少超1390噸,去庫幅度進一步加快,下游庫存去化約2000噸,至5.3萬噸左右,貿易商及其他庫存小幅累積610噸,至4.2萬噸。高速增長的需求,疊加連續的去庫,碳酸鋰價格理應維持在偏強勢的狀態。不過隨着下游生產進入年末衝刺,儘管庫存仍會繼續消耗,但大概率後續去庫會逐漸放緩。
3、碳酸鋰從短缺到「反內卷」
產業初期的供需錯配使得碳酸鋰一貨難求,價格曾一度接近60萬元/噸的歷史高點,然而,伴隨前期的鉅額投資與產能的集中釋放,產能逐漸轉向過剩,碳酸鋰價格也快速走低。
進入2024年整個光伏行業從上游到下游陷入到了嚴重的「內卷」,根本原因在於產能出現了嚴重的過剩,截至2024年,中國光伏各環節年產能已超過1100GW,而2025年全球樂觀需求預計僅為600GW,產能達到全球需求的1.8倍,同時在光伏產能盲目擴張下,產品進入嚴重同質化且技術迭代放緩,進一步加劇了企業間的價格戰,從下游到上游,從多晶硅到工業硅到碳酸鋰,價格再度進入進入一輪劇烈的下跌,全產業鏈陷入集體虧損的狀態。
鑑於產業內部無法自行調控,國家開始逐漸介入引導,並通過強制要求行業自主整合與技術創新並行,包括政策引導與監管介入、設定技術標準與質量門檻、明令要求行業開展自律與整合,逐步推動行業從"同質化低價競爭"轉向"高質量發展"。
碳酸鋰方面:開展資源治理,2025年7月實施的新版《礦產資源法》將鋰列為獨立礦種,提高了開採准入門檻和環保要求。這直接促使江西宜春等地對鋰礦開採進行整頓,多家礦山因環保不達標、成本倒掛或合規問題關停。寧德時代宜春鋰礦因採礦證到期停產,被視為「反內卷」的標誌性事件,該礦停產預計會減少了國內碳酸鋰月供應量的約8.5%,接着江特電機等公司的停產檢修也進一步強化了供給收縮的預期。
值得關注的,儘管碳酸鋰期貨價格從2025年6月的低點(58400元/噸)至7月底漲幅顯著,到8月中旬,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度創下年內新高,達到了9.01萬元/噸。但碳酸鋰供應在前期減產後快速攀升,今年碳酸鋰的供應僅在3-5月呈現下降,因部分輝石產線臨時檢修,原料供應下降,非自有礦廠家若無代工訂單,在礦價持續倒掛下開工積極性低,同時回收端受制於原料成本持續倒掛,開工率也處於低位,碳酸鋰整體產出下降。之後跟隨碳酸鋰價格持續回升,企業開工率不斷上升,最新數據顯示,10月碳酸鋰產量繼續呈現較大幅度增長,江西一體化大廠因外採少量原料生產,有小幅增量,外採礦廠家由於代工訂單增加,開工率提升,其他自有礦企業保持穩定產出;四川地區鋰鹽廠維持滿產狀態,開工率處於高位;青海鹽湖企業憑藉季節性高產及新產線爬坡,供應穩中有增;回收端頭部企業受鋰價回暖提振,保持穩定產出。而11月產量恐怕將突破9萬噸,供應充足。
碳酸鋰的反彈上漲,原則上是受到政府反內卷的干預,自8月以來,碳酸鋰市場波瀾詭譎,大起大落,均來自供給端事故、事件和小作文。尤其圍繞在短期的供給端信息,層出不窮,特別是是有關江西梘下窩的開採情況,最新消息江西公示梘下窩採礦權出讓費的評估報告,遠低於此前流傳的多種方案,成本增加有限,復產流程預計將有新的進展,進度恐怕也會加快。
碳酸鋰不同原料路線的成本差異非常大,目前鋰輝石原料佔比最大,在60%以上,鋰雲母與鹽湖提鋰相當,回收佔比最低在10%以下。成本端表現來看,鹽湖提鋰最低,鋰輝石提鋰成本最高。目前碳酸鋰價格多維持在8萬上方明顯有利於碳酸鋰全行業的生產。
4、碳酸鋰拐點已至?
自梘下窩鋰礦停產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長,本質還是政府對於競爭的限制(禁止無序降價,特別對於新能源汽車),使得碳酸鋰處於持續去庫狀態,按照年化計算,碳酸鋰年度缺口大概為15萬噸,若梘下窩復產按產能定格預期10萬噸計算,也可能不能滿足當下增長的需求,不過在靜態計算下缺口會大幅收窄至5萬噸/年左右,而如果碳酸鋰價格持續持續維持在8萬上方,我們認為供應缺口會快速被其他鋰礦礦山的擴產和投產對沖掉,甚至再度轉為過剩狀態,而新的供需預期正在逐漸確立中,此前8萬的閃崩,多頭集體獲利減倉賣盤砸破位,也許就是價格轉向的預演!
5、碳酸鋰未來行情判斷
價格很重要,因為價格的高低,決定了新產能是否投產,外購鋰礦或鋰輝石是否復產、增產,以目前原料價格為例,外購鋰輝石的加工成本大概在7.3萬以上,而外購鋰礦的加工成本則會在8.5萬以上。當梘下窩鋰礦停產後,鋰輝石產量快速增長,鋰輝石的產量,又取決於現貨價格是否給出加工利潤。價格在8萬以上,很極大地刺激復產、擴產。
目前,儘管碳酸鋰尚算強勢,在8萬附近持續震盪,下方又因為反內卷政策所限,底部維持也比較清晰,但按照目前的投產進度,一旦需求從強轉弱(季節性轉弱在所難免),上方壓力必然會出現,後期很可能會出現一波較強勁的調整,價格或會去到7萬附近。不過基於全球能源需求的發展,我們中期的投資思路是多頭頭寸佈局於區間的下沿(7萬左右),區間上沿位置(8萬)設立止盈。
風險因素:反內卷政策:若進一步增加,碳酸鋰有望繼續維持強勢,甚至受情緒影響而再度上漲;、鋰礦山復產進展:梘下窩鋰礦復產快慢決定供應增量表現;新能源需求表現: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或影響後續需求,儲能表現雖然可期,但需求增長低於供應增長。
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