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2026年交運展望:關注行業紅利股修復和反內卷機會

智通財經
11/09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報稱,2025年初至今A股申萬交運指數上漲1%,跑輸市場,主要受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紅利類資產回調影響,港股走勢強於A股。展望2026年,該行看好:1)回調到位的紅利類資產;2)快遞物流成長性機會:關注快遞反內卷、科技對物流的滲透;3)週期的結構性機會,如航空的供需反轉彈性,集運的中小船型,油運VLCC。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快遞:加盟制快遞檢驗反內捲成果和持續性,直營快遞快運或迎來修復

需求端:高基數下增速放緩,2026年增速或前低後高。2025年前9個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7.2%,超出年初預期,主要受到直播電商等新型消費場景驅動,以及中西部需求拉動。從第三季度以來,增速有所放緩,7月同比15.1%,8月、9月同比增速放緩至12.3%、12.7%。該行預期快遞需求表現穩健,在高基數下2026年同比增速或放緩至10%左右,或呈現增速前低後高趨勢。

競爭端:根據中金快遞三重「競」化論,市場、監管和平臺三重因素互相博弈和平衡。2025年最重要的變量在於監管端,在中央財經委定調後國家郵政局進行行業反內卷,目前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行業和上市公司單票價格數據中有所體現,該行認為,快遞行業的每個環節(總部、加盟商、快遞員)需要保持合理的盈利能力或收入水平。如果行業需求壓力增大(市場因素),將更加考驗政策如何平衡行業發展和質量,對上市公司的戰略定力、成本管控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 加盟制快遞:檢驗反內捲成果和持續性。考慮到2025年單票利潤的低基數,且公司盈利對單票利潤的彈性大於對業務量增速的彈性,該行認為2026年加盟制快遞行業盈利增長具有較強確定性。目前市場對於價格的持續性存在一定分歧,有待後續驗證,比如依據《價格法》對低於成本價競爭的行為進行規範,有望為行業劃定價格底線。

► 直營快遞快運:有望迎來修復。

非快遞物流:板塊輪動,優選個股

2025年板塊表現體現出幾個特徵:第一是板塊整體跑輸大盤,第二是板塊內部表現分化(小市值跑贏大市值),第三是板塊內輪動較快。展望2026年:該行認為在內外部環境仍有一定不確定下,板塊內核心標的盈利影響的因素複雜多變,明年或仍然是個股的行情為主。

公路鐵路:回調後具有性價比

2025年6月以來(至9月末),高速公路指數跑輸滬深300和中證紅利指數34.7/14.2ppt。展望2026年,雖然該行認為板塊的上漲仍需以市場風險偏好轉向為前提,但回調後板塊已經具備配置的性價比。

航運:看好結構性機會,持續關注地緣影響

供給結構性差異:利好小型集裝箱船、原油輪、成品油MR船、小型幹散貨船。該行對全球船隊的船齡、新船訂單分析推演得出,目前全球集運、原油輪、成品油輪、散貨船隊的平均船齡分別為14.0、13.7、14.1和12.7歲,與歷史平均 相比船齡偏高。在各板塊內部,不同船型也存在顯著差異,總體而言,由於集運船隊大型化發生在2010年以後,因而大船都較新,老船主要集中在小型集裝箱船3000TEU以下集裝箱船新船訂單無法替換未來五年30歲以上退出的老船,而油運和幹散貨大型船出現更早,大船小船均存在不同程度老齡化。由於大型石油公司對VLCC船況要求更嚴,該行假設到2030年25歲以上老船淘汰,該行預計VLCC運力或將出現負增長。

看好結構性市場機會,持續關注地緣因素影響。集運看好小型集裝箱船的供給緊張機會,尤其是其中部分民營集運公司船隊年輕具有市場競爭力、派息比例高;油運看好OPEC增產帶來對合規VLCC大船市場的需求機會,大型油運央企既有穩定盈利業務打底,又享受運價彈性。此外,過去五年地緣因素持續影響航運市場,往前看,仍需關注由此可能引發的貿易結構或運輸結構變化:以哈停火協議後胡賽的態度以及紅海是否復航;美國301船舶港口費用對集運美線的擾動以及是否會因此形成蝴蝶效應;歐美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伊朗的制裁效果,原油產出地變化及由此帶來的老船拆解可能性。

航空:供需結構有望反轉,油匯加大業績彈性

2026年全行業供需結構有望逐步過渡到供需平衡甚至供不應求,扭轉之前年份供過於求的局面,票價或同比提升。該行預計2026-2028年全行業供給(可用座公里)年化增速約3%,需求(旅客週轉量)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行業供需結構從2026年開始扭轉,隨後將進一步優化。2023-2025年,行業因私出行需求保持旺盛,隨着經濟回暖,公商務需求正在觸底反彈,為航空需求增長提供進一步支撐。發動機問題在未來幾年仍將導致行業可用飛機數量增長受限,疊加波音、空客產能仍緊張,行業供給增速低增長具有較大確定性。鑑於當前客座率已處於歷史高峯,該行認為供需結構優化有望帶動票價水平提升。

油價或仍保持低位,匯率變動可能有利,航空公司業績彈性加大。OPEC+增產、巴以停火協議有望達成,這些因素或使得國際油價保持低位;美元降息或使得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可能增加航空公司匯兌收益。該行認為這兩方面外部因素的變化在2026年都可能進一步提升航空公司的盈利。

機場:經營槓桿持續體現,但仍需關注免稅及新產能投產

該行預計2026年伴隨客流恢復經營槓桿逐步顯現,但機場商業邏輯有待觀察,板塊市盈率估值仍需消化。該行預期2026年機場行業旅客量進一步迴歸個位數的常態化增長,其中國際航線尤其是入境遊旅客的增速相對較高,客流復甦帶動機場公司經營槓桿進一步體現,但也需注意部分機場的大型產能投產可能會導致成本有較大幅度增長,拖累盈利表現,建議關注廣州機場三期工程、深圳機場新跑道、廈門新機場的進展。該行預期機場非航業務也將受益客流提升,但人均消費尤其是免稅客單價能否企穩回升依舊需要觀察,從上海機場今年以來的免稅租金表現看,人均消費依舊處於較疲軟狀態。此外,該行建議關注2025年末及2026年初上海、北京新免稅合約的扣點簽訂情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