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圈迎來重磅消息:激光雷達龍頭禾賽科技,一舉拿下小米、理想兩大頂級 ADAS 客戶的 2026 年全系車型定點合作,而且實現激光雷達 100% 標配!其中與理想更是達成全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全系獨家定點,直接鎖定未來核心市場。
這波操作不僅坐穩了禾賽的行業地位,更預示着激光雷達從 「高端選配」 全面邁入 「全民標配」 時代。
一、雙巨頭押注:100% 標配 + 獨家定點,綁定核心賽道
這次里程碑式的合作,絕非臨時拼湊的商業聯姻,而是技術認可與資本信任的雙重必然。
小米與禾賽的綁定早已根深蒂固。作為禾賽的深度業務夥伴,小米更是其重要戰略股東 ——2021 年便豪擲 3.74 億美元(約 26.56 億元)領投禾賽 D 輪孖展,從資本層面完成深度綁定。如今果斷敲定全系車型 100% 標配,正是對禾賽產品穩定性、技術領先性的最強背書,更是雙方長期協同後的戰略共識。
理想與禾賽的合作則是 「從磨合到獨家」 的進階範本。早在 2021 年 7 月,雙方就達成車規級半固態激光雷達合作,歷經數年實車驗證與技術迭代,如今升級為全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的全系獨家定點。這意味着,理想未來智駕系統的核心感知部件,將完全由禾賽獨家供應,形成 「感知硬件 - 算法優化」 的深度協同閉環。
兩大頭部車企的強勢押注,背後是行業趨勢的必然:激光雷達已成為智能駕駛的 「安全剛需」。作為 ADAS 系統的 「超級眼睛」,它能精準彌補純視覺方案在黑夜、雨霧、強光等複雜場景下的感知短板,讓自動緊急制動、城市 NOA 等核心功能的可靠性翻倍,成為車企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抓手。
二、量產里程碑:全球首個突破 200 萬臺,增速碾壓行業
就在合作官宣前夕,禾賽啱啱創下行業紀錄:2024 年 11 月中旬,累計第 200 萬臺激光雷達在麥克斯韋智造中心量產下線並交付,成為全球首個達成這一成就的激光雷達企業!
這份成績單有多能打?看一組硬核數據:
9 月底纔剛達成當年累計量產 100 萬臺的目標;
9 月單月產量和全球交付量首次突破 20 萬臺;
從季度交付千臺到單季預計超 60 萬臺,五年實現近 600 倍增長。
量產規模的爆發式增長,背後是禾賽的技術硬實力。其第四代芯片平臺實現激光發射、信號處理等核心模塊全自研,SPAD 技術讓雷達在黑夜也能精準探測 300 米外的目標,誤報率大幅降低。這種 「技術 + 產能」 的雙重優勢,讓禾賽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三、市場霸榜:47% 市佔率碾壓,連續 8 個月穩居第一
量產與訂單雙爆發的背後,是禾賽在市場上的絕對統治力。
根據最新數據,禾賽已連續 8 個月保持中國車載主激光雷達市佔率第一,2024 年 9 月市佔率更是飆升至 47%—— 相當於每兩輛搭載主激光雷達的新車,就有一輛用的是禾賽產品。
這一成績的背後,是禾賽覆蓋高中低全場景的產品矩陣。從 L2 級輔助駕駛的 「標配之王」 ATX 系列,到 L3/L4 級高階智駕的 800 線超遠距雷達 ETX,再到純固態補盲雷達 FTX,全方位滿足車企不同需求。尤其是 ETX 雷達,400 米超遠測距能力,成為高階智駕的核心選擇。
四、客戶矩陣全覆蓋:24 家主機廠 + 120 個車型,海內外通喫
除了小米、理想這兩大核心客戶,禾賽的 「朋友圈」 早已遍佈全球。
目前,禾賽已斬獲 24 家主機廠超過 120 個車型的量產定點,計劃在 2025-2027 年陸續交付。核心客戶名單堪稱豪華:不僅有長安、吉利、長城、奇瑞等自主品牌巨頭,還有上汽奧迪、上汽通用、豐田合資品牌等合資車企,更拿下了某歐洲頂級主機廠(業內推測為奔馳)和某全球新能源銷量冠軍車企的重磅訂單。
從國內自主到海外豪華,從乘用車到無人卡車、機器人,禾賽的產品已全面滲透。這背後是全球第一的專利佈局支撐,其數字激光雷達專利技術儲備最早、最深厚,為全球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着 AEBS 新規即將升級為強制國標,L2 + 級智駕滲透率 2025 年預計達 47%,激光雷達市場正迎來千億級藍海。手握小米理想的王炸訂單,坐擁 200 萬臺量產經驗,佔據近半市場份額,禾賽科技已然成為智能駕駛時代的 「感知之王」。
2026 年,當標配禾賽激光雷達的新車批量上路,智能駕駛的安全邊界將被重新定義。而禾賽的故事,或許才啱啱開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