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賽Q3月均交付近15萬臺,L3政策利好將帶動激光雷達需求暴增

出行範兒
11/12

隨着中國智能駕駛產業邁入關鍵轉折點,激光雷達行業也迎來歷史性時刻。

11月11日,禾賽科技(NASDAQ: HSAI; HKEX: 2525)以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再次刷新行業認知:2025年三季度營收8.0億元,同比增長 47.5%;淨利潤2.6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達2.8億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GAAP盈利目標。

在激光雷達行業普遍仍處於高投入期的背景下,禾賽的盈利突破具有標誌性意義,也印證了激光雷達正從「技術新貴」向「規模化剛需」的跨越式發展。

特別是隨着L3級車型加速商業化落地,激光雷達的重要性也已在相關法規中得到確認,比如明確要求系統需配置激光雷達,並建立更完善的冗餘安全機制等。

這也意味着激光雷達作為必備安全件將迎來更大的市場規模。禾賽聯合創始人及CEO李一帆預計,每輛L3級車輛將搭載3至6顆激光雷達(單車激光雷達價值量約為500至1000美元),這將極大拓展禾賽的潛在市場。

憑藉技術領先性、規模化量產能力及全球化佈局,禾賽不僅提前鎖定盈利,更在機器人與Robotaxi賽道中開闢了第二增長曲線,未來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01

全球首家且唯一實現全年盈利

得益於激光雷達在ADAS和機器人兩大核心領域的滲透率持續提升,禾賽三季度淨收入和淨利潤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財報顯示,禾賽今年三季度淨收入8.0億元,單季營收實現連續 6 個季度同比增長,其中產品收入7.9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7%;淨利潤為2.6億元(3600萬美元),創歷史新高,而且遠超預期,相比之下,2024年同期淨虧損為7040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禾賽淨收入20.27億元,淨利潤2.8億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標。

與此同時,禾賽在第三季度保持了42%的綜合毛利率,經營開支同比減少23%。禾賽CFO樊鵬表示,「這體現了我們利用AI技術在成本控制、營運週轉與質量管理方面不斷優化改進所帶來的顯著成效」。

作為業內首家堅持自建產線的公司,禾賽的麥克斯韋智造中心是全球首個研發與製造一體化的激光雷達智造中心,實現了從設計到生產的全方位閉環。通過垂直整合和技術創新,禾賽不斷推動激光雷簡化結構、降低成本、提升製造效率,成本在8年內下降 99.5%,從20多萬元一臺到千元級產品,進入更大規模的市場。

截至2025年9月30日,禾賽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73.69億元(10.35億美元),較2025年6月30日為28.49億元大幅增加。

禾賽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的淨收入將介乎10億元(1.4億美元)至12億元(1.69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約39%至67%。在強勁的增長勢頭下,禾賽也將全年淨利潤指引上調至3.5億至4.5億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禾賽能夠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GAAP盈利目標,這對於禾賽和整個激光雷達行業來說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目前禾賽是全球首家且唯一實現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經營和淨現金流為正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充裕的現金儲備也為禾賽接下來在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和國際化佈局方面提供了充足資金支持。

02

交付量暴增,月均交付近15萬臺

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和交付是禾賽業績穩步提升的基礎。

此前的9月底,禾賽2025年度第100萬臺激光雷達正式生產下線,成為全球首個年產量突破百萬臺的激光雷達企業。

在「年百萬級」超大規模量產交付能力的基礎上,禾賽的單月交付量也將突破15萬臺,再創新高。

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禾賽激光雷達總交付量為 441,398 臺,同比增長 228.9%,平均每個月交付近15萬臺。

在ADAS 領域,禾賽交付激光雷達380,759 臺,同比增長 193.1%。在市佔率方面,禾賽也憑藉卓越的產品研發能力與大規模量產優勢保持了優勢地位。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今年1月~8月車載激光雷達裝機量排行榜顯示,8月份禾賽車載主激光雷達裝機量繼續穩居行業第一,其中市場佔有率已上升到46%,約為第二名的1.5 倍,第三名的2.4倍。這已經是禾賽連續7個月主激光雷達市佔率第一併保持高速增長。

截至目前,禾賽已獲得來自24家主機廠超過120個車型的量產定點。僅今年,禾賽激光雷達就助力多款爆款車型上市,包括理想i6、小米YU7、零跑B10 、極氪001及7X等。其中極氪旗艦車型001和7X煥新版本均開始全系標配禾賽的激光雷達,充分彰顯了市場對禾賽產品與技術實力的高度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禾賽還在第三季度斬獲小米理想汽車2026 年全系車型定點合作,並實現100%標配。這兩大車企也是禾賽的前兩大 ADAS 客戶。

03

激光雷達的「新基建時代」

隨着L3級政策落地、車企全系標配趨勢強化,以及機器人場景的多元化拓展,激光雷達正從「高端配置」演變為「安全剛需」。

今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首次明確提出「有條件批准L3級車型生產准入」,並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此外,《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上線公示,對傳感器的遠距離檢測、低反射率目標識別及動態響應能力提出嚴苛要求。

這也意味着L3級自動駕駛對激光雷達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別是高線數、強性能的前向主激光雷達將成為主流,以滿足更遠探測距離和更高分辨率的需求,而補盲激光雷達成為剛需,車輛四周尤其是側向和後方的盲區感知,都需要專門的大視場角激光雷達覆蓋。

目前,禾賽ETX+FTX產品組合已經斬獲首個乘用車量產定點,以「主雷達+多顆補盲雷達」的配置實現全域感知覆蓋,計劃於2026年底或2027年初啓動量產。

ETX是禾賽車規級800線超遠距激光雷達,兼顧高性能與小體積,能夠實現最高0.05° x 0.025°的角分辨率,將車載激光雷達的測距上限再次提高了30%,感知視野大幅延伸,成為 L3/L4 級自動駕駛的感知王者。

FTX是禾賽新一代車規級純固態激光雷達,測距可達30 m@10%反射率,點頻是上一代的2.5倍,達到49.2萬點每秒。除了出色的分辨率,FTX還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體積大幅減小,可靈活嵌入車身。FTX計劃於2026年量產,將進一步完善禾賽「遠距+近距」的激光雷達產品矩陣

與此同時,機器人正成為繼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後的下一代超級終端,激光雷達作為機器人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橋樑,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力量。

正如李一帆所說,「你不可能同時開兩輛汽車,但可以同時讓很多機器人為你工作。」激光雷達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也正在成為禾賽的第二增長曲線。今年三季度,禾賽激光雷達機器人領域交付量為 60,639 臺,同比大幅度增長 1311.9%。

在機器人領域,禾賽已成為宇樹科技、Vbot 維他動力、星動紀元等全球頭部機器人企業的首選。目前搭載禾賽 JT16 的割草機器人 MOVA600/1000 不足半年出貨量已破十萬臺,已登頂德法亞馬遜。未來一年內,禾賽科技將為可庭科技提供 30 萬顆 JT 系列激光雷達,賦能其割草機器人。

在近兩年爆火的Robotaxi 市場,禾賽接連拿下 Motional 及多家北美、亞洲、歐洲全球領先自動駕駛企業的激光雷達訂單,並與包括小馬智行、哈囉及京東物流在內的多家國內頭部無人出租車及無人卡車企業達成合作,部分車型計劃搭載多達 8 顆禾賽激光雷達,涵蓋主激光雷達與補盲激光雷達。

據公開信息,目前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八家選擇禾賽作為激光雷達供應商。

作為智能汽車和機器人的安全之眼,禾賽憑藉技術、製造與生態優勢,正引領行業邁向「年百萬級交付」的新週期。李一帆表示,未來十年,禾賽將從激光雷達製造商轉型為「全棧式基礎設施建設者」,推動汽車與機器人感知技術的深度融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