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的持續走強,市場對優質資產的價值重估正不斷深化。在此背景之下,那些兼具價值與成長屬性的行業領先者,作為市場中的稀缺標的,正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這其中便包括了最新財報展現出穩健增長趨勢的騰訊音樂(01698)。

11月12日,騰訊音樂發佈了2025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公告。數據顯示,公司報告期內的總收入為84.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6%;期內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的淨利潤為24.8億元,同比增長27.7%。收入、調整後淨利潤的雙增長,表明了騰訊音樂穩健發展的確定性。
而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後,主要得益於在線音樂業務的全方位優異表現。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報告期內,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5.6%達到1.257億,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ARPPU)同比增長10.2%達到11.9元人民幣,在「量價齊升」的雙輪驅動下,在線音樂訂閱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2%至45億元。此外,演唱會、藝人周邊及廣告服務等非訂閱業務的有力增長,也為在線音樂服務收入的高質量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若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騰訊音樂的增長展現出明顯的持續性與韌性。數據顯示,2023、2024年,騰訊音樂的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6.8%、30.7%,至2025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總收入同比增長20.6%,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27.7%,延續穩中有進的增長勢頭。
而騰訊音樂持續穩健增長的核心動力,來自於公司持續推進的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該戰略推動騰訊音樂逐步從過去的「用戶規模擴張」轉向「用戶價值深度挖掘」,通過對內容側與平臺側的精細化運營,平臺吸引力不斷增強,用戶付費意願持續提升,進一步推動超級會員滲透率與ARPPU的穩步提升。可以說,騰訊音樂通過內容深耕、技術創新以及對用戶價值的深度挖掘,構建了堅實的增長底盤。
在內容側,騰訊音樂持續引入多元化、全球化內容,增強國際影響力,在加強內容製作、共創及宣推的同時,公司亦為海內外知名藝人舉辦一系列巡迴演唱會,提升內容服務。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騰訊音樂於報告期內推出首屆TIMA國際音樂大賞,拓展自有演出IP矩陣,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演出體驗的同時,提升全球行業影響力;同時,騰訊音樂在第三季度再度為G-DRAGON權志龍2025 WORLD TOUR [Übermensch]在悉尼、墨爾本、吉隆坡等六座城市舉辦了14場演出,門票全部售罄,吸引超15萬名觀衆參與,顯著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品牌知名度。

在音樂演出服務之外,騰訊音樂憑藉出色的廣告服務能力,創新營銷模式,進一步拓寬非訂閱業務的增長來源。以「雪碧」酷爽2025全國校園音樂大賽為例,這場由「雪碧」與TME聯合打造的賽事,將雪碧「酷爽」的品牌理念與音樂緊密結合,通過獨特的賽事機制與體驗設計,為用戶拓展了新穎有趣的音樂消費場景;同時邀約檀健次、袁婭維、劉宇、孟佳、姚琛、NexT1DE等藝人傾情助力,加深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結,成功觸達年輕消費羣體。
而在平臺側,騰訊音樂升級平臺功能打造更沉浸、趣味的交互體驗,持續優化多層級會員體系,滿足了不同用戶羣體的個性化需求,且更多的高品質音質音效與不斷豐富的藝人相關權益為超級會員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報告期內,騰訊音樂推出更豐富的藝人相關權益,拓展創新產品與服務,其通過推出陳奕迅《FEAR and DREAMS》數字專輯和珍藏NFC卡的優先購權益拉動了超級會員的開通;且公司持續促進藝人與樂迷的連結,不斷擴充bubble藝人陣容,引入胡夏、NexT1DE和R.E.D等15位中國廠牌藝人,豐富內容多樣性,吸引了更廣泛的用戶羣體。

正是得益於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的持續深化,騰訊音樂的定位越來越清晰,其致力於為用戶打造一站式音樂服務平臺,在為廣大用戶羣體提供高品質、多樣化音樂內容與服務的同時,也針對更多高價值用戶羣體,從滿足其「獲取喜愛音樂內容」的廣泛需求,延伸至提供高品質音質音效、豐富藝人相關權益、精品長音頻內容、藝粉互動等多元場景體驗,進一步深化了用戶與平臺的情感連結與歸屬感,大幅度增強了用戶粘性和付費意願,從而讓騰訊音樂精準構建了從「內容-體驗-價值」的正向循環,這也是其核心增長競爭力之一。
而從長期維度上來看,騰訊音樂目前仍具備確定性的持續成長路徑,其高質量發展有望繼續保持。首先是用戶付費意願逐年提升,市場巨大潛力仍有待挖掘。瑞銀表示,00後羣體在娛樂和遊戲上的支出意願是總人口的1.32倍,這為行業的長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用戶基礎。隨着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內容質量持續改善,以及平臺商業化策略的完善,瑞銀預計未來5-7年內,中國音樂市場的付費轉化率有望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作為國內領先的在線音樂與音頻娛樂平臺,騰訊音樂將持續受益於付費轉化率不斷提升的產業趨勢。
其次,單個付費用戶月均收入(ARPPU)有望繼續提升。過往業績已經證明,騰訊音樂在內容側與平臺側構建的差異化優質內容與服務對於提升ARPPU的有效性,用戶樂意為優質的多樣化服務所買單,其中SVIP用戶的貢獻尤為突出。中金公司表示,基於用戶規模和音樂資源沉澱,騰訊音樂深化上下游雙邊平臺能力,這將為ARPPU的健康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騰訊音樂仍在不斷拓展新增長點。報告期內,騰訊音樂持續拓展內容生態與服務邊界,這其中便包括了積極探索國際化發展路徑,並與影視、車載等場景擴大化合作。而藝人演唱會及周邊業務的快速發展,也有望為騰訊音樂開闢全新的收入來源。
若說上述三大清晰可見的成長路徑有望推動騰訊音樂在長期維度上實現穩健成長,那麼騰訊音樂高質量發展下加速轉動的「飛輪效應」將為公司的增長注入持續動能。
這一飛輪始於「內容生態」與「平臺服務」對用戶的吸引和留存,進而實現「用戶價值深度挖掘」;紮實的財務表現會反哺於內容與技術,進一步鞏固並擴大其內容與體驗優勢。如此循環往復,形成驅動公司持續成長的正向閉環,從而讓騰訊音樂的長期持續穩健成長具備了更高的確定性。
在資本市場中,持續的穩健成長是一種稀缺性能力,業績增長的高確定性往往能給企業帶來更高的估值溢價。而若要衡量騰訊音樂的遠期價值,可參考商業模式較為相似的美股流媒體音樂平臺Spotify。
Spotify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賴於訂閱收入和廣告業務,但由於成本端的壓力多年虧損,2024年通過降本增效才扭虧為盈。反觀騰訊音樂,其根據國內數字音樂市場的獨特環境開拓了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且隨着公司內容與平臺「一體兩翼」戰略的持續推進,其業績實現了持續的穩健增長。顯然,騰訊音樂的成長能力接受過了市場和週期的雙重考驗,其業務基本盤更為穩健。
且此前包括中金、高盛、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等數十家券商機構和投行均發佈研報稱看好騰訊音樂未來發展。其中,中金公司表示,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收入增長多點開花,SVIP規模增勢強勁,非訂閱業務增速亮眼,並上調了騰訊音樂2025與2026年的調整後淨利潤預期,同時上調目標股價。
高盛表示,鑑於騰訊音樂穩健的業績表現,以及非訂閱業務增長具備的可持續性,其上調騰訊音樂長期收入增長預期,將2025-2027年收入預測上調2-5%,每股收益(EPS)預測上調6-7%,以反映非訂閱收入加速增長、SVIP滲透率提升及利潤率擴張。同時,基於騰訊音樂多年期增長能見度的提升,其上調了騰訊音樂美/港股目標價。
由此可見,騰訊音樂憑藉穩健增長的業績和優質基本面,已獲得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鑑於其業績持續穩健增長的確定性較高,股價回調空間或相對有限。因此,若因市場波動所帶來的股價回調,或是逢低佈局良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