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參考CNESA(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Wood Mackenzie、 SolarPower Europe、集邦諮詢、BNEF等數據,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約為290GWh,遠期2030年有望達到1.17TWh,增長潛力巨大。中信證券認為國產儲能產業鏈具備明顯優勢,電芯、儲能系統環節全球份額持續提升,建議關注佈局海外儲能產業鏈的頭部廠商,看好儲能系統集成商、電芯供應商及PCS供應商。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內需求:政策支持,國內儲能迎來市場化加速拐點。
「136 號文」要求新建新能源項目不得強制配儲的同時大力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促進儲能在電能量市場(峯谷價差套利)、輔助服務市場等獲得更加多元化的收益,經濟性顯著提升。根據CNESA數據,2025Q1-3 國內新增儲能裝機規模32.0GW/81.6GWh(同比 +37%/+42%),保持較快增速。預測2025/2026年國內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50/ 203GWh,遠期 2030年新增裝機有望達到591GWh。
美國市場:高收益驅動疊加缺電邏輯,需求保持增長。
Wood Mackenzie測算,2025年美國儲能裝機將達到19.0GW/ 52.5GWh ,同 比+53%/ +45%;考慮到 2026 年以來電芯關稅提升以及 OBBBA 法案影響,傳統儲能需求增速將略有放緩,但受益於 AIDC 快速增長,預測 AIDC 配儲需求作為增量場景,將進一步推動美國儲能快速發展,預計 2030 年美國儲能新增需求達 185.6GWh。
歐洲市場:新能源帶來負電價+電力危機,政府發力大儲。
伴隨歐洲負電價頻發提升現貨峯谷價差,多數國家儲能項目收益率已提升至10%-15%,且西班牙大停電後歐洲各國政府加大儲能支持力度,2025年有望成為歐洲大儲放量拐點。從歐洲需求體量看,中信證券測算,2030年歐洲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65GWh,對應2024-2030年複合增速40%,折算市場空間1700億元。拆分看,東歐儲能項目短期有望快速爆發,西歐&南歐遠期體量更大。
新興市場:解決基礎用電需求,新興市場儲能裝機迎來加速節點。
以澳大利亞、中東為首的新興市場積極發展光伏等資源,推動儲能發展。政策層面,政府對儲能重視程度較高,對儲能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風險因素:
儲能行業需求不及預期;行業政策超預期變化;逆全球化加劇,海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競爭格局惡化風險。